河北省阜平县南庄旺金银多金属矿普查设计
【摘 要】该项目为河北省地质勘查专项预算项目,属基础性矿产普查新开项目。以金银多金属为主攻矿种,采用地质测量、地表系统槽探揭露和深部钻探工程控制相结合,大致查明勘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蚀变矿化特征,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的勘查基地一处。采取以地表评价和深部钻探揭露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查评价。本着从已知到未知,先地表后深部,由稀到密,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部署各项勘查工作。
【关键词】南庄旺;测深断面等值图;阜平群四道河组;裂破碎带
目的任务:以金银多金属为主攻矿种,采用地质测量、地表系统槽探揭露和深部钻探工程控制相结合,大致查明勘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蚀变矿化特征,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的勘查基地一处。通过开展1:5000地质草测,大致查明测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以及与成矿的关系,大致查明测区内矿化蚀变带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及分布特征。利用槽探对破碎矿化蚀变带进行系统揭露控制,了解矿化性质,准确圈定矿化体,具体了解其规模、形态、产状及有用组份的变化情况。选择主要矿化脉带适当投入钻探工程进行深部揭露和控制,探求金银多金属矿资源量。
一、矿区地质特征
勘查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成矿物质来源丰富,运储空间环境优越,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十分简单,为阜平群四道河组(Arfsd)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其混合岩化现象普遍。片麻理走向NNW,倾向E,倾角20°左右。为Ag、Au、Pb、Zn、Cu等成矿的矿源层。
2、构造
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走向NW及近NNW向,倾向E,倾角60°-70°局部较陡,甚至有反倾现象。长度一般600-4000余米。其中以西庄旺—南庄旺NW向断裂为主干断裂,规模较大,总长超过10 km,多被石英斑岩脉充填,银金矿体往往赋存于该脉岩内及其上下盘,是本区主要控矿、储矿构造。断裂多表现为张扭性和压扭性,并具多期活动特征。成矿与较后期次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3、岩浆岩
调查区岩浆活动除东侧相距约3km的岭东斑状花岗岩体外。在本区仅表现为沿NW向断裂充填的辉绿岩脉和石英斑岩脉。
辉绿岩脉在本区出露两条,走向NW,倾向NE,倾角60-80°,长1000m左右,宽20-60m。
石英斑岩脉区内出露两条,一条走向NW,另一条走向近SN,倾角均较陡,近于直立。规模较大,调查区内出露长2000余米,向NW延伸至西庄旺银矿区内,向SE和南部则延伸至调查区范围之外的南沟、连年一带。石英斑岩脉普遍具破碎蚀变矿化现象,与本区成矿密切相关。
4、矿化带地质特征
目前南庄旺调查区内已发现四条具一定规模的银(金)矿化带,均赋存于NW及近SN向断裂破碎带中,走向310—350°,总体NE倾,倾角70—86°,多数近直立,常有反倾现象。自西向东编号为Ⅰ、Ⅱ、Ⅲ、Ⅳ号银(金)矿化带,其中以Ⅱ、Ⅳ号带规模最大。
Ⅰ号矿化带:位于炭窑沟口南坡上,产于压扭性断裂内。由矿化石英脉组成,断续出露长约600余米,宽0.7m左右,走向325°,倾向NE,倾角70—80°。有金银矿体一条,长约100米, Ag 品位93×10-6、Au品位2.24×10-6。主要蚀变矿化为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
Ⅱ号矿化带:位于西庄旺—南庄旺断裂破碎带中,属张扭性断裂。调查区内出露长2700余米,带内充填一条石英斑岩脉,宽20余米,最宽处达40余米。其地表普遍具有较强的破碎蚀变,矿化蚀变在脉岩的上下盘及脉岩内均有发育。总体走向310°,陡倾,倾角近直立。
通过对地表露头及老硐调查取样(X113、X114、L4、L5、L6、CM1、LD91-1),圈出银多金属矿体三条,北边一条长约260米,宽0.8米-4.7米,中间一条长约180m,宽1米-5米,银品位52.8-267×10-6,还含金0.06-1.48×10-6;含铜0.01-0.46×10-2。。南边圈出铜银矿体一条,长约220m,宽1-3m,Cu 品位0.1-0.3×10-2、Ag 品位48-135×10-6、Au品位0.1-0.8×10-6,主要蚀变为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和孔雀石化。
Ⅲ号矿化带:位于炭窑沟西侧,产于压扭性构造破碎带中。带中发育石英脉或硅化体,主要蚀变矿化为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地表断续出露长约600米,宽0.4-0.8米左右,走向330°,北东倾向,倾角70-80°。有银矿体一条,长约100米,宽0.4米,含Ag 61×10-6、Au0.2×10-6。
Ⅳ号矿化带:北起炭窑沟掌东侧,向南断续延至区外的连年金矿,全长超过4000米,区内长约2000米左右,宽0.7—5米,北段走向340°,南段近南北向,倾角较陡,近于直立。带内发育一条石英斑岩脉,其普遍见破碎蚀变矿化现象。通过现有工程大致可圈出两段矿体,特征如下:
北段为Ag(Au)矿体,矿体长480米,宽0.7-0.8米,由X121、X123、X124、LD④-3和LD④-4五个工程控制,含 Ag43-320×10-6、Au0.36-2.30×10-6。主要蚀变矿化有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
南段矿体由一个采样线(W4、W5两件样品)控制,长约100米,矿化体宽3米,银平均品位47.9×10-6;金0.75×10-6。
二、工作部署
1、 工作部署原则
采取以地表评价和深部钻探揭露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查评价。本着从已知到未知,先地表后深部,由稀到密,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部署各项勘查工作。
2、总体工作部署
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
本区的矿床类型为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根据该区矿化带规模、形态、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构造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该区矿床勘探类型为Ⅲ类。按照专家论证意见,对工作部署调整如下:
①以Ⅱ号矿化脉为基础,将Ⅱ、Ⅳ号矿化脉一体考虑勘查线布设,勘探线方位45°,按40m的倍数系统部署勘查线及勘查工程,地表槽探按照80m的间距对矿化带进行揭露控制,钻探按照160×80~160m的间距进行布置。
②安排1:5000地质草测5km2。
系统地表评价
①开展1:5000地质草测,工作量5km2。大致查明工作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②在1:5000地质草测的过程中,对已发现的矿化蚀变带实施系统地表槽探揭露工程,大致查明矿化带的规模、形态、产状及有用组分的变化特征,工程间距80m,预计工作量3000m3。
③对区内的老窿进行清理编录,了解浅部矿体的厚度、产状、矿石品位变化和采空区情况,并为钻探工作提供依据,以此达到找矿目的。设计工作量500m。
重点区段深部验证上述地表及浅部工作完成后,选择以Ⅱ号脉为主的矿化较好地段及物化探异常较好地段,布设钻孔进行钻探揭露控制。
①Ⅱ号脉的15-21线之间地表矿化比较连续,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显示良好的物化探异常,另外民采老硐(CM1)揭露到多层银矿(化)脉,因此选择在17线布设一个钻孔(ZK17-1),对该地段矿体进行控制,在21线布设ZK21-1号钻孔,对矿脉进行追索和控制。
②Ⅱ号脉的45线布设ZK45-1号钻孔,对LD45-1所揭露的两层金银铜矿化脉进行深部控制;按照160m的间距在37线布设ZK37-1号钻孔,在29线布设ZK29-1号钻孔,在53线布设ZK53-1号钻孔,对矿脉进行追索和控制。
③在Ⅳ号脉地表矿化比较好的16线布设ZK16-1号钻孔,以了解Ⅳ号脉深部矿体变化情况。
④后施工的钻孔根据先施工钻孔的见矿情况进行调整。
综合研究,扩大找矿远景
根据工作获得的成果认识,对地质、物探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拓宽银多金属矿找矿前景,整理资料编写报告,提出下步工作建议。本次普查拟投入的主要工作方法有地质测量、槽探工程、钻探工程等,具体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执行。
上一篇:探究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