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交通肇事犯罪已经成为一种多发性犯罪,它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刑法修订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后,司法实务中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和处罚产生了认识上的不够统一,并演绎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共同犯罪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41-02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道路等交通设施的改善,人们在享受道路交通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交通肇事发案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罪”及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当立案追究。

交通肇事罪的主要特征:

1.交通肇事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如非司机违章开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在偷开汽车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或者撞坏了车辆,又构成其他罪的,应按交通肇事罪与他罪并罚”这一解释说明,非交通运输人员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不以肇事行为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为要件。

2.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这种过失既可以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表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尽管过失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行为人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心理状态却是一样的,即在主观上都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至于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本身,则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3.交通肇事罪犯罪客体,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广泛破坏,所以,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4.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据此,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由以下因素组成:(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在实践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主要表现为违反劳动纪律或操作规程,玩忽职守或擅离职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违章行驶等。例如,无证驾驶、强行超车、超速行驶、酒后开车等。上述违章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不论哪种形式,只要是违章,就具备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条件。(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法定严重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行为人有违章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时间上存在先行后续关系,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从空间上说,必须发生在铁路、公路、城镇道路和空中航道上;从时间上说,必须发生在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活动中。如果不是发生在上述空间、时间中,而是在工厂、矿山、林场、建筑工地、企业事业单位、院落内作业,或者进行其他非交通运输活动,如检修、冲洗车辆等,一般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外发生的,应当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由此可见,对于这类案件的认定,关键是要查明它是否发生在属于公共交通管理的铁路、公路上。

二、交通肇事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一)中国现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一些缺陷

1.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是量刑情节还是定罪情节的问题。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标准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至于造成多少重伤、死亡,造成多少公私财产损失方可成为重大交通事故,这需要有关部门的详细解释。从该条规定我们可以发现,交通肇事中的“逃逸”行为仅具有量刑层面上的意义,而不具有犯罪成立构成要件的作用。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只要肇事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这一情节的,就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第(6)项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即为交通肇事罪所规定的“逃逸”行为。因此可得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明确规定“逃逸”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节。

由此可以得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第(6)项的规定已把原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的量刑情节的“逃逸”行为上升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的情节,明显修改了该罪的构成要件,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享有法律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交通肇事罪只有权解释什么是重大交通事故,即明确界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限度,而无权修改该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明显属于越权解释。其不是在解释法律,而是在修改法律,因此有违背中国刑法所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之嫌。

2.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共犯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这一规定在中国刑法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

中国现行刑法对共同犯罪及共同过失犯罪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共同犯罪的定义,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该条款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三个要件:(1)二人以上,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2)共同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3)共同的犯罪故意。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第2款还是规定了“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这就明确把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排除在共同犯罪之外。因为共同犯罪的特点是二人以上通过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人的行为形成一个共同的有机整体,因而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并且在共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主犯、从犯、教唆犯的区分,只存在过失责任大小的差别,因而也不需要对他们以共同犯罪论处,而只根据各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刑事责任就可以了。

(二)如何完善上述交通肇事罪存在的问题

在法律上明确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的救助义务,并得到刑法认可或要求,如果肇事人违反了该项义务,进行了“逃逸”行为,则应该根据受害人的伤亡情况,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与先前构成的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本人就此进行粗浅的探讨,可否在法律上明确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的救助义务,并得到刑法认可或要求。这样一是有利于被害人的救助,保障伤者能及时得到抢救,二是有利于查明事实真相,为司法机关侦破和查处交通肇事案件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肇事人违反了该项义务,不作为,则应该根据受害人的伤亡情况,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然后再与先前构成的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这样,上述的两个问题便得到了妥善解决。

第一个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是量刑情节还是定罪情节的问题便得到了解决,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将不再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或定罪情节,而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的定罪情节;第二个关于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能否在一定条件下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由于肇事人负救助义务,肇事人违反了该项义务,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如果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则与肇事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责任编辑 王玉妹]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2022年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完整文档)

《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争先创优演讲稿,希望会对大家的与有所帮助。争先创优演讲稿1

共青团员自我总结400字

《2022共青团员自我总结4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共青团员,思想****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共青团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也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理论上的成熟是****上成熟的基础,****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共

2022年爱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本

《2022爱的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爱是冬日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落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

2022年学生会竞选自我介绍演讲稿最新10篇

《学生会竞选自我介绍演讲稿最新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演讲稿不仅要充分体现演讲者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要对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进行设计并加以注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自我介绍演讲稿,希望会对大

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完整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节的历史起源于法国,最初是法国的一些主张变革的人为嘲笑那些因循守旧的人而在4月1日使出一些骗人的招数。后逐渐成为西方及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现在也成为东方很多国家人们喜爱的节

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五篇(范文推荐)

《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五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一年来,在团组织和各位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做好本职,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范文五篇,欢迎阅读分享。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1一个学年以来,在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我在

2022年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合集通用(全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通用》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培训能够拓展员工的视野,提升员工的能力,让员工在培训之中成长。员工培训心得对经历过员工培训的人具有许多的影响,你知道它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新

关于珍爱生命作文800字高中【精选推荐】

范文参**网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关于珍爱生命的作文800字高中【】》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关于的作文800字高中【5

2022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本10篇600字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清明祭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说到清明节这个大家熟悉的节日,大家一定都是去祭拜祖先!但是可曾想过在清明节这天来祭奠我们的英烈们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

2022年度《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本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文【五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虽然人类已浪费了许多,但是人类们已经感觉到水的可贵而开始保护起来。在此大家一起杜绝浪费水之源,保护水资源吧。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

2022年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写总结,面对年末的时候,你们知道教师是怎么写的工作总结?来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希望您能喜欢!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

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2022全国中小学生日心得体会三篇为贯彻落实珍爱,安全第一为主题的中小学安全日教育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安全日安全教育这一主线,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