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国争霸新起点?
人物看来有望在未来的仕途上飞黄腾达。载人航天计划与总参谋部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投入载人航天计划的国家资源可能会用于提高相关军事实力。
神舟计划又名“921”工程,就国防工业参与其中的广度来看,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航天项目,在中共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载人航天项目的管理集中于总装备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又名“921”工程办公室)负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要负责轨道舱的设计、开发和制造。
目前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载人航天器的最优设计方案,决定开发一款航天舱,而非航天飞机。这款航天舱最终演变成了神舟号宇宙飞船。政治局于1992年9月12日投入资源支持这一项目。
神舟计划最初始于一系列的无人发射试验。1999年发射的神舟一号检验了航天舱的控制系统和分界面,神舟二号关注的则是环境系统。2002年3月发射的神舟三号进一步扩展了环境测试,并在轨道中停留了长达六个月之久。神舟四号则检验了航天舱的紧急救援系统。
中国航天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发生于2003年10月,这一次,神舟五号将空军中校杨利伟送入了太空。神舟五号共环绕地球轨道航行了14周,最终安全着陆于内蒙古。2005年10月,中国发射神舟六号,进行了第二次载人飞行,并完成了“921”工程的初始阶段。这一项目为搭建太空实验室、完成建立长期运行的空间站这一最终目标奠定了基础。该计划的第二阶段为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其任务包括太空行走。接下来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发射于2011年11月1日,并与天宫一号进行了对接,完成了组装空间站的初步任务。
下一站月球
以载人航天计划取得的成功为基础,中国制订的探月计划由国家航天局负责,这也标志着此机构被授权成为国家级航天项目的主管。在听取了中国科学院专家的建议后,中国高层领导人于1995年开始考虑将探月计划作为“863”计划的重点。其动机之一在于勘探氦3的矿藏,以此代替化石燃料。总装备部的前任国防科工委于1998年就开始制订详细的计划,2000年11月,国务院将探月计划纳入了有关航天行为的白皮书之中。
2004年,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以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在这方面,探月计划与载人航天计划的区别在于并非直接归属军队管辖。探月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目的在于验证技术能力,包括于2007年和2010年发射的两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嫦娥一号的任务是创建月球表面的三维地图,考察存在何种有用元素和矿产(例如铀和钛)以及分布情况,并测量太阳风、评估对地球和月球的影响。发射于2010年的嫦娥二号关注的则是未来月球车的着陆区域。
探月计划的第二阶段将于2013年展开。两艘远程控制的月球车将被用于进行地表勘探工作。定于2017年发射的嫦娥五号标志着探月计划进入第三阶段,嫦娥五号的任务将是从月球表面收集样本。探月计划还准备在2025年后的某个时间完成人类登月的任务,为此,国家航天局正在寻求来自个人及国际社会的资金支持。
太空:新战争空间
对于太空领域的有效利用,并且阻止他人使用太空空间,同样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中心目标。航天系统有助于增强解决领土和主权争议时进行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常规弹道导弹尤其是中国施加政治与军事压力的最有效工具,也可能是对台湾实行压制战略的中心元素。
航天系统包括遥感、导航、通信、气象、侦察与勘测等卫星,这使得远距离的物资及信息传递成为可能。同时,穿透防空和导弹防御体系,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将保证特定地区的制空权。总之,航天系统、远程制导武器和有人驾驶战机的综合运用,将确保在地区冲突中占据空中优势,空中优势又会为地面和海上的行动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中国分析家将破坏美国投射常规军事力量的能力视作国防现代化的目标。中国还主张将天空和太空整合成统一的航空航天领域,并强调航天技术之于更广泛的国家航天航空安全体系的重要性。航天系统还提升了中国核威慑应对第一次打击、并实施报复性回应的能力。在未来的10~15年内,预期解放军将进一步整合传感、通信、远程精确打击及联合演习的能力。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解放军对于兑现领土声明的能力将有更大的信心。
观点
1中国政府对航天计划的大量投入,目的在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国际威望,从而巩固政权合法性。同时,这也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与国防现代化的作用。
2航天计划中载人航天和探月计划尤为引人关注。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已于2003年将航天员送入了太空,探月计划也将进入第三阶段。
3航天技术的成就,还可能在传感、通信、远程精确打击等方面增强中国的军事能力,从而令解放军更有信心兑现领土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