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第一步
对于中国进军外太空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
2008年9月25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在步入“神舟七号”前挥手致意。这次“神舟七号”载有三名航天员,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零4秒,搭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次日凌晨4时零5分,在成功实施变轨之后,飞船进入围绕地球的近圆形工作轨道,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太空之旅。
按照预定计划,9月27日下午,在距离地面343公里的高空,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走出“神舟七号”轨道舱。
这是中国人真正意义上走进外太空的第一步,也是更近距离接触的新起点。
从2003年中国首次实现载人航天,到五年之后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多幕剧正在渐次上演。每前进一步,要逾越的障碍也就越高;与未来可能的技术挑战相比,“神七”在舱外航天服、气闸舱等领域的突破也仅仅是个序曲而已。
慢中有快
1986年10月,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正式启动。航天技术作为该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主题,其目的就是发展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等。之后,经过三年多的讨论,原航空航天部在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之间选择了投资较少、风险较小、把握较大的载人飞船,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的起步点。即利用现有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一次性使用的宇宙飞船,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到2010年或稍后,再建成载人空间站大系统。
1992年9月21日,十三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195次会议,讨论同意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并决定把这项工程叫做“921工程”。
按照“921工程”计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将分三步走。
首先,在2002年前,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而后,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大约在2007年左右,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8吨级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则是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应用问题。
虽然时间上有所延迟,但和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苏太空竞赛相比,中国的步调仍然显得简练了许多。前苏联的“东方”计划一共进行了七次不载人试验和六次携带一名宇航员的载人试验,而后才利用两艘“上升号”第二代宇宙飞船完成了多人飞行和太空行走。美国在实现三人飞行以及太空行走之前,所进行的试验次数则更多,仅无人和单人就有25次之多。
和他们相比,中国把试验次数削减了大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叶定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方面得益于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技术,虽然有许多自己的创新,毕竟不是从头做起,少走了许多弯路。另外,目前地面模拟试验的设施也比较完备,就使得很多试验不必都在天上进行。
据悉,“神舟七号”的航天员逃逸系统动力装置、飞船舱体密封件和宇航员出舱航天服橡胶都是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并被分别应用在“神舟七号”的火箭、飞船、航天服三大系统上。
虽然现在很难精确地判断,中国的太空探索已经达到了美苏什么时候的水平,但“神舟七号”所彰显出的进步仍显而易见。美国世界安全研究中心(World Security Institute)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 D. Hagt)告诉《财经》记者,比如航天服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它的任何一个瑕疵,对于航天员来说很可能都是致命的;这次“神舟七号”出舱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01
第二幕开启
今年8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载人航天的展望”院士沙龙上,“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表示,“神五”和“神六”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第一阶段圆满完成,“神七”则将是第二阶段的第一步。
其中,航天员出舱工作是主要任务,而气闸舱和出舱宇航服是其中两大关键技术。气闸舱的一个舱门与轨道舱相通,另一个舱门通向太空,是航天员出舱必经的过渡舱。它可以防止打开舱门时座舱内的气体快速泄光,并且让航天员出舱前对大气压力进行调节,预防减压病发生。
出舱航天服则要给航天员提供如飞船内一样的生存环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确保航天员在真空、高辐射的空间环境万无一失。
太空行走,在航天上被称为舱外活动(Extra-Vehicular Activity,EVA),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
9月24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神舟七号”飞船运行期间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分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其中一名航天员将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空间材料试验装置,另外一人则在轨道舱内提供支持。
出舱活动完成后,飞船将释放一颗伴飞卫星,此外,“神舟七号”还将进行“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实验。
在成功实现太空行走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阶段的下一步,则是要实现两个航天器交会、对接。这样,航天员就可以通过对接机构,从一个航天器转移到另一个航天器,并能用一个航天器控制整个组合体。
据悉,按照目前的“路线图”,在“神舟七号”飞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的重大关键技术后,“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船将进行无人发射,以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自动交会对接。然后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号”与空间舱进行人工对接,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空间站。
要顺利完成第二阶段使命,面临的挑战或许更加艰巨。
上海航天局高级工程师李必光对《财经》记者解释说,由于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在空中都处于超高速飞行状态,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要在充斥着高密度等离子体、游离氧及紫外线等的复杂空间环境中,实现两个活动体间的精确对接的难度依然很高。它不仅需要非常复杂的地面远程引导,更需要精心的空中组织和实施。
戚发轫也表示,长寿命的活动材料、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以推进剂为代表在轨自动补加技术、空间维修、设备更换和装配技术以及航天员长期飞行保障技术,也都是下一步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李必光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上海航天局承担了“神舟”八号、九号之间的对接机构的研制工作。按照规划,“神舟八号”所需要的技术将在两三年内解决,先将其作为目标物发射上天后,再发射“神舟九号”与其对接。而这以后的“神舟十号”,则将与前两个飞船进行人工对接。
届时,八号、九号将联合构成短期驻守的临时性空间实验室,而十号将像摆渡船一样上去靠“码头”。之后,类似前苏联“和平号”这样的长期有人驻守的空间站计划,目前也已经进入论证阶段。
空间站时代
所谓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器。小型的空间站可一次发射完成,较大型的可分批发射组件,在太空中组装成为整体。空间站中需要提供航天员生活的一切设施,可以长期驻守。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发射了十座空间站,其中包括前苏联的礼炮1-5号第一代空间站,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前苏联的礼炮5-7号第二代空间站,前苏联和平号第三代空间站,以及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16个国家参与的国际空间站(ISS)。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后,澳大利亚太空观察家莫里斯琼斯(Morris Jones)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要建设中国自己真正的空间站,中国需要一种更大推力的火箭。
承载“神舟七号”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目前国内可靠性、安全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它总重约480吨,可将8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宇宙飞船和空间站运行的近地轨道。要把20吨甚至更重的空间站发射上天,中国显然需要更大推力的重型火箭。
2007年10月30日,总投资约45亿元的中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已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工。该基地将生产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主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并将于2013年前后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进行首次发射试验。
这种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将使中国运载火箭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25吨;同时,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也将从5.2吨提高到14吨,这也将为进一步探测月球以及更远的空间提供必要的动力。
今年3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梁小虹就曾透露,中国正在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2014年后发射月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
然而,太空探索毕竟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即便中国国力日益增强,也不能独力前行,参与国际性合作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但作为一个军事性极强的领域,中国航天事业一直徘徊在主要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集团之外。
有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中国也曾经多方努力,希望参与到国际空间站计划,成为第17个成员;但由于航天领域仍然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色彩,在美国等国家的反对下,一直没能如愿。
不过,种种迹象显示,虽然美国对于中美民用航天领域的合作仍然谨慎,但积极的信号也开始出现。毕竟,无论在载人航天还是在探月领域,中国和俄罗斯、欧盟都有合作;美国的冷淡态度,即使就美国自身利益而言,也未必是最佳选择。
实际上,美国已经有不少航天专家呼吁,中美应加强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甚至有美国官员还表示,希望中国改进“神舟”飞船,让它能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从而缓解美国航天飞机和俄罗斯飞船往来运输人员和物资的“疲劳”。
中美航天合作的融冰之旅,或许注定是漫长的。但无论如何,中国都注定会拥抱属于自己的“空间站时代”。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科技委主任叶定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所表示的那样,中国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式发展载人航天。■
推荐访问:神七
上一篇:国内外镁合金板材生产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