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个核电项目或年内开工
在经过一年半的停顿后,中国决定重启核电建设。自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以来,中国暂停了核电项目的审批。
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下称“核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核长期规划”)。
会议明确,“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除上述的布局要求外,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措辞谨慎,并作出三点部署。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在建设节奏上要“合理把握”、“稳步推进”,“稳妥恢复正常建设”;在准入门槛上,“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
“这两个规划出台的意义就在于,以后核电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会放缓,国家在很短时间内批1000万千瓦或者2000万千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如是说。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指出,此次核电项目重启,许多核电相关企业已经摩拳擦掌等待重新进入市场,而整个重启过程始终强调核电站的安全性,这对核电站承建商的技术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期规划中的新变数
11月初的西安,秋风萧瑟,气温已明显下降,陕西某核电设备供应公司的总经理刘辉的心情也像此刻的天气一样,多少有点凉。
这源于两个规划中的规定,“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并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
这让刘辉的心情从期盼跌到谷底,“今后的订单会越来越少,本以为核电重启后会好转,但现在看来短期内是不可能了。”
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前,我国核电建设正以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速度突飞猛进,每年上马七八座核电站。2007年正式颁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到2010年已激增至8600万千瓦,之后核电业界又力挺1亿千瓦。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核电机组已建15台、在建26台(两者累计装机达4141万千瓦),拟建机组21台(累计装机2272万千瓦),上述运行以及在建核电站都只限于沿海地区。但由于现有核电机组已把沿海地区基本布满,内陆地区出于种种考虑,电项目规划极多,不仅是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地都已纷纷宣布了当地的核电规划。
对于我国发展内陆核电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王亦楠是坚决的反对者,“国外科学界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欧美的诸多内陆核电站经过多年实践后已经遇到冷却水的难题,已经认识到内陆核电是没有前景的方向,我国必须充分关注这一国际最新态势,绝不能重蹈覆辙。”
“福岛事故之前,中国核电一直在高速发展,到底要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新出台的规划显然比以前的调子降下来了,一个是装机目标和建设速度降下来了,再一个是对安全性的标准也提高了。”王亦楠说。
国内一家核电集团的资深人士也指出,实际上,中国现有的能力一年也就建4-5个反应堆。按照之前核电的建设速度,是在国情、技术条件、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脱离,“实际上,原来的目标是超出中国国情的。”
王亦楠用“饮鸩止渴”来形容核电如果在不安全的状况下高速发展,“核电并不是中国要解决能源紧张、减排压力的最好选择,中国要依靠核电的话,无异于走入了一个歧途。”
核电在整个世界的发展是几起几落,在前苏联发生核电事故以后,世界核电产业已经陷入了一个衰落。不过从本世纪开始,核电又开始复苏,这次复苏主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兴起的,但就是在这次复苏的过程中,日本福岛的核事故再次重重打击人们的自信心。
“实际上,新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出台以前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讨论,我国2020年的核电装机目标该如何调整,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而争论的核心就是因为福岛核事故而暂停审批的20多座内陆核电站要不要上。”王亦楠说。
“政府部门考虑到民众对内陆核电计划的排斥情绪,以及核电站可能造成的辐射威胁,不安排内陆核电计划在情理之中。”沈宏文说,尽管福岛核事件已经过去一年,该事件就其恶劣影响提醒核电国家,核电站的建设运行必须围绕安全性来展开,“既然核电站最好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立,那么沿海地区发展核电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选择。”
数个核电项目或年内开工
在核电重启的背景下,处于漩涡中心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此前一直静悄悄,没有对核电重启的话题作出明确回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核无所事事,种种迹象表明,中核正在摩拳擦掌,为新一轮建设大潮的到来储蓄力量,中核正在各地招兵买马,所招聘地区涉及到上海、广东、浙江、河北、福建等多省市。
10月18日,中核集团三门核电工程1号机组装卸料机组装工作正式启动。装卸料机主要用作燃料在燃料运输系统、反应堆堆芯和堆内燃料存贮搁架之间的运输,是燃料运输系统最主要的设备之一,也是钢制安全壳顶封头就位前需要引入的主要设备之一。
中核甚至抢滩风电项目,10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同意富川长春风电场项目由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承接。这是中核集团在广西开发的首个风电项目,共规划装机容量15万千瓦,其中,一期4.95万千瓦项目已获得国家能源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
10月19日,中核甘肃风电一期第一个49.5MW风电项目33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该项目是中核集团首个风电项目,由中核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计划于年底前实现并网发电。
中核集团一位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介绍:“现在大家还是摸不清上面政策的最终走向,都在观望,所以不敢向外界做什么表态,但是事情还是需要做,也在继续做。”
该人士称,中国面临着一些发达国家的压力,“欧洲最大的核电国家德国,现在正在准备全面去核,这些都对中国继续进行核电发展的意志造成影响。”
10月30日,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近日在田湾核电站视察时表示,核电发展对于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和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有望成为我国在两个规划批准后首个启动的新建核电项目。
此前,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网刊工作部主任汪兆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两个规划获批后,业内专家和该协会一致认为,年内可能开工3-4个(核电)项目,分别是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站4号机组、中广核集团广东阳江核电站4号机组、华能集团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项目。
汪兆富分析称,福清核电站4号机组和阳江核电站4号机组都属于二代改进型技术,由于福清4号机组是和3号机组是共用公共设施的,所以4号机组是必须建的,高温气冷堆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比较可靠,所以年内也能获批(动工)。
“中国的核电项目其实并没有暂停,原来进行的一些工程仍在继续,现在出台了一些新标准,为下一步一些新的核电项目的审批提供一些框架。”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晓平告诉时代周报。
核燃料供应缺口大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2011年3月至12月,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并研究编制了核安全规划。今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该规划,同意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该规划认定,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和科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核安全保障体系渐趋完善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各类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核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该规划也承认,中国核电工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核电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并存的局面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运行和在建核电厂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不过,在韩晓平看来,中国的核电安全系数还是很高,在福岛核电站出事后,中国对核安全问题更重视了,“核电还是目前最干净的发电方式,比风电、太阳能都干净。”
核安全规划也对新建核设施提出具体目标,新建核电机组具备较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预防,每堆年发生严重堆芯损害事件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每堆年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事件的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完善核电站配套技术的安全性,力争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将是未来核电市场的竞争主题。”对于核电的安全问题,沈宏文如是说。
10月16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国务院批复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根据此规划,“十二五”期间核安全及污染防治重点项目投资需求约798亿元。
实际上,核电发展不仅存在安全问题,还有核燃料的供应问题。王亦楠认为,目前制约中国核电大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安全问题、核废料处理难题外,我国还面临着核燃料的供应问题。
“中国是贫铀国,供需缺口很大,如果中国核电再次发展,铀的供应将是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已建和在建的41座核反应堆如果全部投入运行的话,已经让我国核燃料的对外依存达到了85%,已经远远高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如果装机容量再大的话,那就意味着核燃料可能全部都要依赖进口,而铀的进口和国际运输将要比石油困难得多、敏感得多。”王亦楠说。
对于核燃料的供应,沈宏文也表示担忧,“若是要达到2020年4000万千瓦的目标,国内对天然铀的需求量为6000-7200吨。其中,将有绝大部分的天然铀从国外进口,中核已经加快对国内天然铀的开采,并且在提高天然铀的利用率上已见成效,相比国内对天然铀的巨大需求,国内铀的矿藏量还是太少。”
未来核电降速?
对于核电重启,林伯强认为,重启很容易,但是关键要看批多少,如果重启后,只批两台机组,那和不重启也没什么差异,“如果重启后能批20个甚至30个机组,那才算是真正的重启。重启的关键在于以后规模的有多大,会以什么方式来做。”
在林伯强看来,中国不得不选择核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中国要完成15%清洁能源的承诺,“没有核电,完成这个承诺会比较困难,所以核电是一个很难避免的选择。”
沈宏文则认为,规划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核电市场在我国核电项目停止审批这一年遭遇冷藏,这次重启再次激起了行业的活力,“发展核电的优势明显,不像风电、水电会受时间限制,核电站的供电时段更加灵活,并且回收成本的效率更高。”
一名要求匿名的核电设备供应商,对于规划出台后的市场,同样持乐观的态度,“核电建设是一个很慢的过程,规划出台要变成订单的话,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所以现在没有订单是很正常的事情。”
按照新的规划,中国将要求新的核电站采用“第三代”技术建造,这指的是由日本东芝旗下西屋和法国阿海珐开创的最新技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核电站建设者,占目前在建反应堆的40%以上,因此中国转向第三代技术对于推动采用此类新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上述设备供应商由此认为,以后建设核电站的门槛会提高,目前核反应堆的堆型都是按照2代或者2代半的技术建的。现在如果要建设,必须上第三代核电技术,“这就意味着目前二代的或者二代半的技术都不能用,所以在财力和人力上都要大幅度地投入,如果想占的市场份额多一些,那就得多投入一些。”
不过,目前很多公司确实不愿意投钱,一是没钱投,二是怕投的钱全都白投,“如果国内的公司无法生产三代的东西,那就只能依靠进口了。”该设备供应商称。
王亦楠称,核电原来的发展速度很快,目标很高,现在速度放慢,目标调低,市场份额势必就会减少,中国的核电在降温,原来的发展是过热过快,“大家都在抢建,忽视了核电中安全、技术等风险,现在核电发展回归理性谨慎,这是好事情。”
王亦楠说,在近几年核电装机“井喷”式增长下,很多核电设备都供不应求,但实际上这都是不健康的现象,现在把技术标准提高了,那就是说,肯定会对相当多厂商的设备、生产线等造成一定的冲击,当然这也同时会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国金证券新能源行业研究员邢志刚则表示,“两个规划对于市场的影响是看空的”。他认为,未来核电行业会走入没落,“对于核电来说,订单比较关键”。
在核电规划的白皮书里,2015年要达到装机4000万千瓦,现在已经在运行的有1300万千瓦,在建是3100万千瓦,还有规划中的3300万千瓦,全部数字加起来已经超过了7000万千瓦。而根据已知信息,在这7000万千瓦中已经招标的机组是5500-6000万千瓦,所以未来招标就很少,“这样一来,整个核电行业的订单会大幅度下降,毕竟核电是个长周期产品。”
邢志刚分析,按照规划未来五年不会审批多少核电项目,这也意味着订单没有多少了,“其实目前这些企业都处于一个消耗订单的过程,从2012年的规划来看,现在每年交付使用的大概在1200万千瓦,如果规划不变,2015年以后,平均每年新增的机组会降到300万千瓦,这会形成很大的断层,也就是说整个市场容量会大幅度下滑,很多企业在未来根本就会有订单。”
“很多能源工程都是先上车再买票,现在看来,未来三年都买不到票了。”王亦楠这样形容核电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来源:时代周报)
上一篇:习大大访美带给西雅图“中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