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摘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整体推进。通过开展“三服务”专项活动,为村谋发展、为企办实事、为民解忧困,阐述了秀洲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三服务”;美丽乡村;浙江嘉兴;秀洲区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26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8年,嘉兴市秀洲区开展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三服务”专项活动。本次“三服务”活动,以“联百村、进百企、帮千户、带万户”联村达户活动为载体,以为村谋发展、为企办实事、为民解忧困为宗旨,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总目标,确定“三个一”重点任务,创新方式方法,建立长效机制,整合各方资源,重点突出“重大项目攻坚年”和“环境治理提升年”行动,在产业提升、项目推进、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上找准路径和捷径,选好方法和措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服务民生短板,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保持同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1 一以贯之“联百村”,立足“四美”展新貌
1.1 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重点帮助创建村在文化传承、产业发展、自然禀赋、乡风文明等方面找准1处,做好延伸和扩容,形成特色。二是扎实推进“三清一改”百日行动。帮助各村制定“一村一策”或“一户一策”,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并重点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1.2 打造“美丽河湖”
要重点围绕“百项千亿”工程建设,积极打造“美丽河湖”。并依托北部湖荡整治项目,着重探索淤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利用,逐步扩大区域水系互连互通覆盖范围。要重点推进“连三连四荡”争创省级美丽河湖和省级水利工程风景区,不断提升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3 创建“美丽田园”
以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为载体,继续以“五化五A”创建为重点推进农业主体整体提升。帮助企业梳理优势,提升劣势,在基础环境提升、标准体系建设、新型农机应用、农业品牌培育、休闲农业发展等方面加强指导,逐级提升基地档次。加快推进15个绿色发展先行区块创建,强化生态发展理念,厚植农业绿色发展。
1.4 发展“美丽经济”
摸清村级实情,分析集体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培育挖掘集体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抱团、跨区域等经济薄弱村项目建设。重点探索以土地确权赋能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挖掘闲置农房综合利用能力,增加农村增收途径。同时,根据各村特色,帮助发展农村电商、光伏等新兴产业,逐步实现集体经济总量、质量、均量同步提升[1]。
2 一心一意“进百企”,当好“四员”谋发展
2.1 当好项目建设“推进员”
结合秀洲区区委“百日攻坚”和“重大项目攻坚年”行动,重点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特色农业强镇、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农业经济开发区、“百项千亿”重点水利工程等项目。根据项目推进细化方案,倒排时序,强化监督和指导,落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建设项目。
2.2 当好惠农政策“宣讲员”
重点围绕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知识入户、职业农民培训等工作,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重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指导,做好“上情下达”。加强基层舆情监控,及时反馈基层意见,做好“下情上传”,严防土地确权、粮食稳定等集体信访事件发生[2]。
2.3 當好企业发展“监管员”
一是严管大棚房。切实加强农业设施用地、农业非法搭建监管。二是严管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推进农产品“一证一码”工作,联系主体必须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同时,强化科室联动,加强农产品抽检力度,确保质量安全[3]。三是严管生产安全。重点强化农业投入品、农业包装物收储、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农机安全等监管,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农业用地监管。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用地使用,严防耕地开挖鱼塘、种植苗木情况发生。
2.4 当好技术服务“指导员”
充分发挥秀洲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牵头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及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组成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疑难咨询解答等集中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将农业、水利科技服务送下乡,努力将秀洲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3 一呼百应“帮千户”,做到“四心”促增收
3.1 用“热心”指导农户增收
全面摸清粮油、瓜菜、林果、水产、蚕桑、畜牧等产业每季度的播种、养殖面积及产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对农户进行产业发展指导。重点推广庄安葡萄种植(王店镇庄安村187户“5060”农户转产种植葡萄,年总增收近3 000万元,户均约15万元)、稻鳖共生(新塍鎮南洋村凌建新户稻鳖共生,收益逾40.5万元/hm2)等增收新模式,推进农户剩余劳动力就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本地职业农民[4]。
3.2 用“真心”关爱低收入农户
深化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每位干部兼任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指导员,注重低收入农户的帮扶工作,向低收入农户宣讲产业扶贫政策,指导低收入农户科学选择产业;低收入农户的产业项目落地;协调开展低收入农户生产技术指导;帮助低收入农户销售农产品;建立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台账等工作。
3.3 用“专心”培育职业农民
结合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区、镇农广校和农民实训基地,加大农民技术和能力培训,着力打造“吴越绣女”“秀洲阿姨”“秀洲农旅”“秀洲农匠”4个农培品牌。要结合本村实际和劳动特色,强化培训需求调查。
3.4 用“诚心”引导新型经营业态
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通过发展这些农村新型业态,使农业生产实现物化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增值[5]。
4 参考文献
[1] 梅桂英.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4):296.
[2] 戴东军,李小清.南京市江宁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294-295.
[3] 万积平.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9(5):32-35.
[4] 韩伟宏,李建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新型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8(12):46-48.
[5] 姚振.美丽乡村与环境要素分析[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