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批判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但是,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这段著名论述被一些学者误读为马克思对他本人的自然观的论述。通过与黑格尔自然观相对照、对马克思的这段论述进行的全面解读证明:这段话中,“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就是黑格尔自然观中的自然界,“人”是活生生的人;是黑格尔把他的抽象自然界与人分隔开来,这段论述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批判性分析,而不是马克思对他自己的自然观的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黑格尔自然观;误读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113—05

马克思自然观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关涉对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理解。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首要的是正确解读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但是,马克思的一些重要论述却常常被误读。“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①这段著名论述就遭受了这样的命运。这段论述被一些著名学者看做是马克思对他自己的自然观的明确表述,并被这些学者解读为:马克思认为谈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论述说明马克思的自然是人化自然等等。在本文看来,这些解读是对马克思这段重要论述的严重误读,而且这种误读造成了对马克思自然观、马克思哲学不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为了弄清这段论述的真意,本文试图依据相关文本,对这段论述进行再解读。

一、黑格尔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批判性著作的被误读,主要原因在于,对马克思所要批判的相关思想或著作不了解,以及没有注意区分马克思批判性著作中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性质。马克思批判性著作中的不同性质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所要批判的著作的摘录,对这些著作所表达思想的复述、转述或概括;二是对被批判者的思想进行的批判性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也有差别,有的暗含有马克思本人对相关事物的认识,有的并不含有马克思本人对相关事物的认识而只是马克思对被批判者的思想的分析;三是马克思撇开被批判者而论述自己对相关事物的认识。由于这些不同性质的内容都是从马克思的视角出发的,所以,在解读相关文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时候,必须对这些不同性质的内容进行准确的区分。过去,有一些学者,常常把只是马克思对批判对象进行分析而不含有马克思本人对相关事物认识的论述,甚至把马克思转述、复述或概括的被批判者的思想,当做马克思本人对相关事物认识的论述,就是既不了解被批判者的思想,也没有对马克思批

收稿日期:2013—03—18

作者简介:李文汇,男,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44)。

林建成,男,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44)。

判性著作中不同性质的内容进行正确区分的结果。可以说,弄清楚被批判者的思想,对马克思批判性著作中不同性质的内容进行正确区分,是正确解读马克思批判性著作的前提或基础。因此,为了要正确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那段著名的论述,本文从弄清楚黑格尔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开始。

自然观涉及的基本问题是:自然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它具有哪些规定性?它将去往何处?其发展动力是什么?对这些问题,黑格尔在《哲学全书》(《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关于自然是什么的问题,在《小逻辑》的最后一节中,黑格尔说:“直观着的理念就是自然”②,“存在着的理念就是自然”③;在《自然哲学》导论中,黑格尔说:“自然仅仅自在地是理念”④,“自然是他在形式中的理念”⑤,“自然是理念他在中的理念”⑥;在《精神哲学》“精神的概念”中,黑格尔说:自然“是理念的在自己外存在”⑦,“自然也是一个被设定的东西”⑧。这些回答,出自《哲学全书》的不同部分,是黑格尔从不同角度对自然是什么这个问题所作的回答:直观着的理念就是自然,自然是被设定的东西,自然是他在形式的理念,是理念在自己外的存在。

关于自然的本质,黑格尔说:“自然的内在本质无非是普遍的东西”⑨,“概念就其本性来说,一般是内在的,因而是内在于自然本身的”⑩,“精神在自然内发现它自己的本质,即自然中的概念”。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的本质就是存在于自然之内的普遍的东西,概念性或观念性的东西。

关于自然从哪里来的问题,在《小逻辑》中,黑格尔说:理念“外化为自然”;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说:“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自然从理念异化出来”,自然“是内在的、构成自然根据的理念里产生出来的”;在《精神哲学》中,黑格尔说:“显示,作为抽象的理念的显示是向自然的直接过渡,即自然的生成……在概念的范围内,显示是把自然创建为它的存在”,“自在存在着的精神或逻辑的理念显示的方式,在于理念向外在的、孤立的定在的直接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自然的生成”。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了黑格尔对自然从何而来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即理念外化、异化为自然,自然是理念产生出来的,理念向外在的、孤立的定在的直接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自然的生成。

关于自然的规定性,在《小逻辑》中,“直观着的理念就是自然”强调的是自然的直观的性质或直接性;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说:“既然理念现在是作为它自身的否定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它对自身是外在的……外在性就构成了自然的规定”,“自然是理念他在中的理念,所以这就意谓着自然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显然,在这里黑格尔强调的是自然的外在性、观念性;在《精神哲学》中,黑格尔说“自然的外在性、孤立性和直接性”,这里黑格尔除了再次强调自然的直接性和外在性外,还明确提出了自然的孤立性这一规定。由此看来,直接性、外在性、观念性、孤立性都是黑格尔对他的“自然”的规定,都是黑格尔对自然具有哪些规定这个问题的回答。

不过,读《哲学全书》我们会发现,关于自然,黑格尔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规定,这就是自然的否定性。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说“自然是否定的东西,因为它是理念的否定东西”,“这类粗野地以东方式的趣味表现出来的观念,其基础和意义在于自然界的否定本性。他在的另一种形式是直接性,这种直接性在于有区别的东西是抽象自为地存在着的。但这种抽象自为的存在却只是暂时的,不是真正的存在”;在《精神哲学》中,黑格尔说:“精神则是自然的真理……在这个真理中自然消失了”。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了黑格尔把否定性视为自然界的本性。自然最终消失了!这是自然界的最终命运,是自然界的“本性”!所以,我们可以说,自然的否定性是黑格尔对自然的根本性规定。

关于自然去往何处以及自然发展的动力问题,黑格尔的相关论述有很多,这里只引证如下两点:一是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说:“自然事物并非自在自为地是绝对的目的。但这种否定性对自然事物却不是外在的,而是它们的理念的内在要素,这一要素促使它们消逝,促使它们向另一种现实存在过渡,同时也向更高的概念过渡”;二是在《精神哲学》中,黑格尔说“包含在自然内部的永恒的理念,或——这是一样——在自然的内核里劳作着的、自在存在着的精神本身在实行着对于相互外在性的观念化、扬弃”。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在黑格尔看来,自然被扬弃而消逝了,这就是自然的归宿;理念、“理念的内在要素”就是促使自然消逝、促使自然向精神“过渡”的动力。

二、被误读成马克思自然观的“批判性分析”

弄清楚了黑格尔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让我们以此为基础,开始解读“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这段论述。在本文看来,解读这段论述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明确“被抽象理解的自为的自然界”指的是黑格尔自然观中的自然界,而不涉及马克思本人的自然观;二是要明确这段论述中“人”指的是活生生的人,是黑格尔把这里的“自然界”“与人分隔开”的;三是要明确,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抽象思维就是“无”!

关于第一点,首先,在马克思看来,这里的“抽象”正是黑格尔思想的特征。《手稿》在摘引《小逻辑》最后一节的内容后紧接着说:“举止如此奇妙而怪诞、使黑格尔分子伤透了脑筋的这整个观念,无非始终是抽象,即抽象思维者,这种抽象由于经验而变得聪明起来……决心把那只是作为抽象、作为思想物而隐藏在它里面的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就是说,决心抛弃抽象而去观察一番摆脱了它的自然界”,“从逻辑学到自然哲学的这整个过渡,无非是对抽象思维者来说如此难以实现、因而由他作了如此离奇的描述的从抽象到直观的过渡”。我们知道,《小逻辑》的最后一节就是讲从逻辑学到自然哲学的过渡,也就是讲从观念到自然界的过渡。所以,我们只能说,这里所说的“观念”、“抽象”、“抽象思维者”等等正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所作的批判性分析,而不涉及马克思本人的自然观。

其次,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自然观中的自然界是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然界。《手稿》中,马克思在谈到《哲学全书》时说:“逻辑学是精神的货币,是人和自然界的思辨的、思想的价值——人和自然界的同一切现实的规定性毫不相干地生成的因而是非现实的本质,——是外化的因而是从自然界和现实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即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的外在性就是……自然界,就像自然界对这种抽象思维所表现的那样。自然界对抽象思维来说是外在的,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而抽象思维也是外在地把自然界作为抽象的思想来理解,然而是作为外化的抽象思维来理解。”这段论述表明,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人和自然界的思辨的、思想的价值,是人和自然界的非现实的本质,这一本质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现实规定性毫不相干;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外化的因而是从自然界和现实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即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的外在性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对抽象思维来说是外在的,是抽象思维的外化和自我丧失;而抽象思维也是外在地把自然界作为抽象思想来理解,然而是作为外化的抽象思维来理解。与黑格尔的自然观相对照,我们只能说,这段话不是马克思对他本人的自然观的论述,而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因此,我们只能说,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自然界,作为抽象思维的外化,是抽象地理解的自然界。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一点,我们再看一段《手稿》中的论述。马克思说:“不言而喻,这位决心转向直观的抽象思维者是抽象地直观自然界的。正像自然界曾经被思维者禁锢于他的这种对他本身来说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即绝对观念、思想物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物从自身释放出去时,他实际上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思想物。”这段论述清楚地表明,在马克思看来,“抽象的自然界”是由“这位”“抽象思维者”“从自身释放出去的”,“抽象的自然界”与“这位抽象思维者”是联结在一起、不能分开的。如果考虑到在马克思视域中,黑格尔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那么,我们就只能说,马克思论述中的“这位抽象思维者”、“抽象的自然界”都是“黑格尔那里的”,“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然界”只能是指黑格尔自然观中的自然界。

最后,关于“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自然界”中的“自为的”,《手稿》中没有很明确地进行批判或说明。不过,在本文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知道,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说过:“他在的另一种形式是直接性,这种直接性在于有区别的东西是抽象自为地存在着的。但这种抽象自为的存在却只是暂时的,不是真正的存在。”这段话中的“他在”就是作为观念的异在的自然界,“有区别的东西”就是自然界的各种存在物,所以这段话中的“抽象自为地存在”就是指自然界的存在,虽然这种“抽象自为的存在”“只是暂时的,不是真正的存在”。所以,“被抽象理解的自为的自然界”中的“自为的”就是黑格尔的“抽象自为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被抽象理解的自为的自然界”就是黑格尔自然观中的自然界,而不涉及马克思自然观。

关于“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这段论述中“人”的所指,我们先来看一段《手稿》中的另一段论述。马克思说:“我们下面将会看到,黑格尔为什么把思维同主体分隔开来;但就是现在也已经很清楚:如果没有人,那么人的本质表现也不可能是人的,因此,思维也不能被看作是人的本质表现,即在社会、世界和自然界生活的有眼睛、耳朵等等的人的和自然的主体的本质表现。”这段论述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马克思明确地说,黑格尔把思维同主体分隔开来;二是马克思明确地说,黑格尔把思维与之分隔开来的那个“主体”是“在社会、世界和自然界中生活的有眼睛、耳朵等等的人”,即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很清楚,马克思是说:黑格尔把思维与主体——活生生的人——分隔开来。

当然,与人分隔开来的思维,就不再是人的本质的表现,而只能是“黑格尔那里”的“抽象的、只在思维中运动的思维,即无眼、无牙、无耳、无一切的思维”,即黑格尔那里的抽象思维。这再次确认: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那里的思维是抽象思维。由于与活生生的人分离的思维只能是黑格尔那里的抽象思维,又由于黑格尔那里的自然界是抽象思维中的自然界,所以,黑格尔使思维与活生生的人的分离开来,其实也就使他的(抽象的)自然界与“人”分隔开来。

关于黑格尔的抽象思维,马克思说:“全部逻辑学都证明,抽象思维本身是无。”非常清楚,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抽象思维就是无。抽象思维是无,抽象思维中的自然界也就只能是无!

弄清楚了黑格尔那里的思维是抽象思维,“被抽象理解的自为的自然界”就是黑格尔自然观中的自然界,“与人分隔开来”中的“人”就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人,是黑格尔把他的(抽象的)自然界与活生生的人分隔开来,弄清楚了黑格尔的抽象思维就是无,“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这段论述怎么能理解为是马克思在表述他自己的自然观?结论只能是:这段论述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批判性分析,而不是马克思对他本人的自然观的论述,那种把这段论述看作马克思对他本人的自然观的论述的看法,弄错了马克思的真意,是对马克思文本的严重误读。

三、黑格尔的“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也是无

在《手稿》中,还有一段也很有名的论述,这段论述就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这是说,就它还在感性上不同于它自身所隐藏的神秘的意义而言,与这些抽象概念分隔开来并与这些抽象概念不同的自然界,就是无,是证明自己为无的无,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由于这段论述(为了方便称之为B论述)与本文第二部分解读的那段论述(称之为A论述)之间存在着不为人注意的区别,而对B论述的解读又常常影响对A论述的解读。所以,这里有必要对B论述进行解读,弄清楚A论述与B论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本文认为,对B论述的解读,需要确认以下两点:一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是指黑格尔那里的自然界;二是这个自然界也是“无”!

首先,这里的“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即“隐藏着神秘意义”的自然界就是黑格尔那里的自然界。马克思说:“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这是说,就它还在感性上不同于它自身所隐藏的神秘的意义而言,与这些抽象概念分隔开来并与这些抽象概念不同的自然界。”可见,这里的自然界,虽然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但它却是“隐藏着神秘意义”的自然界。我们知道,在黑格尔那里,观念外化为自然界,这个外化其实就是一种“过渡”,是观念或理念为了认识自身而“显示”自身,是观念或理念发展的一个环节。这种“过渡”充满着神秘主义。同时,这个由观念外化出的自然界,在黑格尔那里又具有这样一种意义:“即这个自然界是思想的异在,是现实的、被直观的、有别于抽象思维的自然界。”所以,很清楚,黑格尔那里的自然界,一方面它是观念的异在,具有神秘的意义;另一方面,它又是现实的、被直观的、有别于抽象思维的自然界,在感性上不同于它所具有的神秘意义。所以,这里的“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即“隐藏着神秘意义的”自然界就是指黑格尔那里的自然界。

其次,这里的“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也是“无”!按照马克思的论述,这个“自然界”“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关于这里的“外在性”的理解,马克思说:“在这里不应把外在性理解为显露在外的并且对光、对感性的人敞开的感性;在这里应该把外在性理解为外化,理解为不应有的偏差、缺陷。因为真实的东西毕竟是观念。自然界毕竟是观念的异在的形式。而既然抽象思维是本质,那么外在于它的东西,就其本质来说,不过是某种外在的东西……就自然界不同于抽象而言,自然界是个有缺陷的存在物”,“它的本质是不同于它自身的另一种东西”,“因此,对抽象思维者来说,自然界必须扬弃自身”。按照这种理解,黑格尔那里的自然界是抽象观念的异在,是与“抽象概念分隔开来”,是一种外在性的存在,是与其本质分离的,其本质在其自身之外,这是这一自然界的缺陷,因此,这个自然界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存在,这个自然界“必须扬弃自身”。自然界扬弃自身的结果是精神、是概念的更高阶段,这时,自然界消逝了。自然界消逝了,不是“无”又是什么呢?

应当说,马克思的这种理解是直接依据黑格尔的文本的。但是,依据黑格尔的文本,“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最终是“无”,似乎还可以做另一种理解。在黑格尔那里,作为自然界的本质的概念是内在于自然自身的,而且,正是自然界的内在本质或理念的内在要素“在自然的内核里劳作”,使理念扬弃自然,“从自己的直接性和外在性”“回到自身”,使自然界最终消逝,成为“无”的!这里的两种理解,虽然结论是一致的,但又是有差别的。这里的不同理解,是由黑格尔自然观中的前后不一贯造成的。在本文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看到,外在性是黑格尔对自然的基本规定之一,这种外在性是说自然界是观念的外化或异在,也就是在观念之外的存在,但是,黑格尔在谈到自然界的扬弃的时候,又把概念或理念看做是内在于自然的。这是明显的前后不一贯。正是这种前后不一,造成了对黑格尔思想的不同理解和把握。

通过对B论述的解读,B论述与A论述这两段论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就很清楚了。联系在于二者都是言说黑格尔自然观的,都紧紧抓住了黑格尔的自然界是观念的外化或异在的思想,都强调黑格尔那里的自然界是“无”。区别在于两段论述中的“自然界”强调的重点不同。A论述强调的是“抽象地理解的自然界”,B论述强调的是“感性上不同于它自身所隐藏的神秘的意义”的自然界和自然界的扬弃。

注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6、115、98、116—117、116、116、115、118、117、118、119页。②③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27、428、428页。④⑤⑥⑨⑩黑格尔:《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21、22、19、6、18、19、21、28、18、22、27、27—28、29页。⑦⑧黑格尔:《精神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24、23—24、24、24、23、18页。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2022年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完整文档)

《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争先创优演讲稿,希望会对大家的与有所帮助。争先创优演讲稿1

共青团员自我总结400字

《2022共青团员自我总结4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共青团员,思想****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共青团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也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理论上的成熟是****上成熟的基础,****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共

2022年爱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本

《2022爱的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爱是冬日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落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

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五篇(范文推荐)

《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五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一年来,在团组织和各位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做好本职,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范文五篇,欢迎阅读分享。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1一个学年以来,在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我在

2022年猪场学习心得体会合集

《猪场学习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当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猪场学习心得体会111月25日至12月1

2022年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写总结,面对年末的时候,你们知道教师是怎么写的工作总结?来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希望您能喜欢!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

2022年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合集通用(全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通用》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培训能够拓展员工的视野,提升员工的能力,让员工在培训之中成长。员工培训心得对经历过员工培训的人具有许多的影响,你知道它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新

关于珍爱生命作文800字高中【精选推荐】

范文参**网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关于珍爱生命的作文800字高中【】》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关于的作文800字高中【5

2022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本10篇600字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清明祭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说到清明节这个大家熟悉的节日,大家一定都是去祭拜祖先!但是可曾想过在清明节这天来祭奠我们的英烈们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

2022年度《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本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文【五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虽然人类已浪费了许多,但是人类们已经感觉到水的可贵而开始保护起来。在此大家一起杜绝浪费水之源,保护水资源吧。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

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完整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节的历史起源于法国,最初是法国的一些主张变革的人为嘲笑那些因循守旧的人而在4月1日使出一些骗人的招数。后逐渐成为西方及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现在也成为东方很多国家人们喜爱的节

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2022全国中小学生日心得体会三篇为贯彻落实珍爱,安全第一为主题的中小学安全日教育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安全日安全教育这一主线,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