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分为奶粉喂养组、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同时对早产儿出生时、纠正胎龄40周、纠正年龄2月时的体质量、身长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 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时,母乳喂养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大于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2月时,奶粉喂养组各项指标变化均大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通过母乳喂养可以促使患儿的生长和发育,之后可通过奶粉喂养促使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关键词】 早产儿;喂养方式;生长发育
随着新生儿营养支持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促使了早产儿存活率的有效提升。由于宫内储备不足的影响,早产儿生后存在较差的生活能力,同时在并发症的作用下,发生宫外生长迟缓已成为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借助三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促使早产儿能够通过较好的喂养方案,促使宫外生长迟缓问题发生率的降低,并进一步增强早产儿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120例,包括男66例,女54例。新生儿的胎龄为26+5-37+6周,出生时体质量为1005g-2385g。入选标准:无先天性畸形、心肺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窒息等症状。依据母乳情况,将120例新生儿分为奶粉喂养组(60例)、母乳喂养组(30例)、混合喂养组(30例)。其中在头围、身长、体质量等方面,三组新生儿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120例早产儿生后24h左右开始进行喂养[1]。母乳喂养组:按需喂养;奶粉喂养组:以0.5-1mL/kg进行喂养,每2-3h进行1次喂养,同时以1-2mL/kg的速度对奶量进行增加,至每天140-160mL/kg为止;混合喂养组:奶粉与母乳交替进行喂养,同时确保奶粉与母乳的喂养量比例为1:1。全肠道营养之前,摄入不足时以肠道外营养进行补充,且至全肠道营养的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1.3 生长发育指标监测 对早产儿出生时、纠正胎龄40周、纠正年龄2月时的头围、身长、体质量、年龄及身长别体质量z评分等进行仔细记录。早产儿生后1h内,用电子秤对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进行首次称量。24-72h内对头围、身长的首次测量进行实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验结果的重复测量数据间的相关性通过球性判断进行处理,如果不存在相关性则P>0.05,依据单因素方差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反之通过重复测量进行方差分析。行×列表卡方对计数资料的比较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 早产儿出生时各项监测指标的对比 三组早产儿出生时,体质量、头围、身长、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的比较,见表1。
2.2 纠正胎龄40周早产儿各项指标的对比 与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相比,母乳喂养组在头围、身长、体质量增加量以及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等方面均比较的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奶粉喂养组早产儿的身长增加量比较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身长别体质量Z评分方面,各组早产儿的差异对比无显著性,具体情况见表2。另外,奶粉喂养组早产儿中发生宫外发育迟缓的为15例,母乳喂养组中发生宫外发育迟缓的为18例,混合喂养组则为10例。全组的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差异比较无显著性[2],见表2。
2.3 纠正年龄2月时各项指标的对比 奶粉喂养组体质量增加量、头围增加量均大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相比,母乳喂养组的早产儿身长增加量较小,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组早产儿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体质量、身长、头围增加量,见表3。
3 讨 论
早产儿的功能发育还处于初期阶段,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等状况,一旦对能量摄入造成影响,就会促使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3]。对于宫外发育迟缓而言,此种状况的发生对早产儿发育及并发症的问题具有较大影响。所以,重视对早产儿营养的补充,促使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的降低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针对早产儿进行肠内营养的维持,能够促使消化功能的成熟及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完整[4]。作为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都可以通过头围、身长、体质量的增长来进行反映,而对个体生长的反映可以通过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指标进行体现,能够有效地对早产儿生长状态进行评估。
本组病例中,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时,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率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而在头围增加量、体质量增加量、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等方面,母乳喂养组均优越于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这主要是因为母乳中的激素生理活性肽和胃肠激素能够较好的促使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的有效发育,对于早产儿40周之前的营养需求,通过早期母乳成分及量的给予都能够满足其需求。
通过3种不同喂养方式的对比,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分析,得知纠正胎龄40周时的母乳喂养组具有较好的生长优势;对于早产儿营养能量的需求,可以通过配方奶喂养来满足,应用配方奶喂养,直至纠正年龄2月后,能够较好的促使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其中,三组早产儿均有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如何进一步促使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的降低,还需要通过后续的工作和研究进行处理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营养相关状况多中心调查974例报告[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2-17.
[2] 单红梅,蔡威,孙建华,等.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83-188.
[3] 程环.益生菌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支持策略中的应用[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5):439-441.
[4] 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等.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711-714.
上一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