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作为高中化学教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摒弃了以物质结构为基础、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的知识构成。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后,化学教学的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内容选择;知识体系构建
在新课程改革后,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基础实验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人能力的差异,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构建合理的化学知识体系。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传统的化学课程学习中,基本上都是以化学元素周期表作为主线,学习物质的结构。而在新课改之后,高中化学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注重化学的应用与发展的趋势,是以物质、结构和反映三方面为基础,注重形成学生重视化学,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应用化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1.注重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对于化学的基本观念,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认为化学观念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和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它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化学知识掌握后,对其他化学现象所具有的认识。它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它要求学生能够将学习的基本化学知识形成概念性的具体化学知识,并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研究,形成对化学知识的总括性的认识。
通常,学生在初中的化学课程学习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于化学元素、微粒、化学反应以及物质分类的认识。高中化学的教学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理论知识学习,并设计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等,引导学生对基本化学观念的进一步认识。
2.注重将化学知识融入到在社会背景中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卫生、健康等各个方面,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在化学课程内容标准的选择上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一方面是化学的学习要与社会的发展或者社会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联,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习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模块较小,无法单独列主题的化学基础内容,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采取穿插渗透的方式,将各个知识点与相关内容的模块相联系起来。
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社会背景当中,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为学生提供一种解释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方法,使化学课程避免了单一传统的理性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亲身经历一些社会活动,提高应用化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高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课程内容要注重科学的探究
科学的不断发展,需要研究人员具有不断的科学探究能力,它是人们对科学现象认识、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认识各种化学现象,学会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分析现象、解释原理、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进行应用。因此,在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将科学的探索注入到课程当中去,在化学课程的内容中需要设置一些实验课程,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和基本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课程是学生提高能力、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新课程的设置增加实验课程,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融入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改革后的一个改革亮点,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重大的转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全力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大纲中是按照学科中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的,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课程的改革之后,知识体系的构建是由义务教育化学、高中必修化学和选修化学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从义务教育化学到高中必修化学,知识的深广度有较大变化,某些义务教育化学没有涉及的内容被丰富进来,已经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而从必修化学到选修化学,由于增加了其选择性,所以化学知识的深广度便以模块或主题为单位进行提高和深化,各个选修模块既相互独立,形成一个小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又作为一个单元与其他模块一起构成中学化学完整的知识体系。
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学生理解化学、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高中化学新课程在知识体系构建方面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树立整体意识,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同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目标要求和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认识基础,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形成。然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总是习惯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新教材的改革,对整体的课程内容理解和把握不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而且由于知识难点的集中和知识深度的增加,往往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所以,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体系构建的层次性和渐进性,按照不同模块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切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但要正确地选择课程的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认识情况,让知识体系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适合学生学习现状,不断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磊,毕华林.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化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知新.刘知新化学教育文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毕华林.化学教育.2005.26(10)
上一篇:简约复习,,轻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