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应用效果的评价,提高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应用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情况及效果,给予总结。 结果 90例患者均使用了抗生素,在使用时机、时长、种类、是否联合及使用后患者的体温、痰液、血象等情况上不尽相同。 结论 治疗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时应合理、科学,其治疗的基础最主要的还是内科基础护理。
[关键词] 呼吸内科;老年;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83-02
老年患者逐渐成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主体,而其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感染约占呼吸疾病的80%~90%,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应用抗生素至关重要[1]。为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90例老年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呼吸内科老年患者90例,其中,男45例,女45例;年龄62~86岁,平均(72.8±6.1)岁。本组患者住院时间7~86 d,平均(12.3±6.1)d。具体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本组90例病例在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主要从药物的使用时机、时长、是否联合及使用后血象、体温、痰液等变化的情况上进行比较。所有结果均以发生的例数计算,并以百分比进行比较。
2 结果
本组90例病例在住院诊疗均使用了抗生素,在使用时机、时长、种类、是否联合及使用后患者的体温、痰液、血象等情况上不尽相同。患者一入院即使用抗生素者60例,在患者出现发热时使用者40例,在血象升高时使用者35例。在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于7 d者10例(11.1%),超过14 d者50例(55.6%)。单用一种抗生素者11例(12.2%),二联用药者46例(51.1%),三联用药者33例(36.7%)。使用头孢菌素三代者48例(53.3%),使用头孢菌素四代者14例(15.6%)。使用经验来选择抗生素者67例(74.4%),凭药敏培养结果来选取抗生素者23例(25.6%)。
3 讨论
3.1 用药原则和方法
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感染性疾病,因此在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前须分辨出致病菌的种类。在临床上可以依据医院和病房病原菌的流行学调查、经验和痰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来选取抗生素[2]。应用时应先做痰涂片检查。通过痰涂片检查,可判断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是球菌还是杆菌。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大多以G-杆菌和G+球菌中的厌氧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依老年人生理特点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价格便宜、抗菌谱窄、低毒副反应、专属性较强的抗生素类药物[3]。然而从结果可以看出在临床上选用抗生素仍然是以经验为主,也可能由于痰培养很多情况效果不佳或老年人不配合。
3.2 用药时机与时长
由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患者一入院即给予抗生素治疗,虽然其中一部分患者即有发热、咳痰、血象升高等,但是一部分人却是预防性给药。过长时间的持续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一定能够增加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长时程的预防性用药与短时程给药的效果相当,甚至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抑制皮肤、体内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4]。
3.3 联合用药
老年呼吸内科患者的致病菌的变异性较强,容易发生耐药性,可采用联合用药。在临床上联合使用的用药可达到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用药疗效,特别是对于病原菌不明的长期感染、抵抗力较低的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的原则是:静止期杀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联合。避免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合[5]。
3.4 内科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均不同程度减弱,很容易造成坠积性肺炎,呼吸肌力量减弱,大量的痰液不能顺畅排出。因此,即使正确应用抗生素也并不能完全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发生。重要的是加强内科基础护理,从空腔护理、减少交叉感染,给予老年患者翻身、拍背、使用体位排痰,促进呼吸道的通畅和积液的排出。
总之,呼吸内科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应合理、科学应用抗生素,不应随意滥用,同时还要兼顾老年患者的自身条件,最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覃红艳,李萍.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376-1377.
[2] 李俊峰.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39-40.
[3] 赵炜磊,孙波,周建新,等. 对内科住院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干预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66-67.
[4] 刘萍. 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 15(2):184-185.
[5] 王晓玲,王大果,吴伏娜,等. 临床药师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作用[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6,6(5):379-381.
(收稿日期:2012-03-21 本文编辑: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