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普比例严重失衡如何破局?
当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高中阶段普及攻坚最突出的问题,是职普比例失衡,职普比过低。
2017年,甘南州共有中职学校8所。其中,州直属学校4所,舟曲、临潭、迭部和卓尼县各一所。迭部、临潭、卓尼县职业中学目前只做培训,没有学历教育。2017年,州内中职学校招生754人,州外中职学校招生424人,藏区“9+3”计划招生341人,职普比为2.12:7.88,中职学校在校生188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7297人。这样的数字,既没有达到甘肃省要求的3:7,距离国家要求的5:5更是遥远。
目前,甘南师范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甘南州藏族综合专业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管理等3个专业;甘南州卫生学校开设了医疗、护理、助产、检验、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甘南州畜牧学校开设了畜牧兽医、草原生态保护两个特色专业;舟曲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电算会计、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等4个专业。
数据显示,甘南州的职业教育专业数量少、规模较小,专业水平不高。在甘南各类教育比较中,职业教育是最薄弱、最落后的。要实现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即培养更多高中毕业起点的劳动者,还存在相当大距离。
中职教育发展迟缓受制于哪些因素
职业教育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讲,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规模和水平。甘南地广人稀,地方经济非常落后,财政自给率不足5%,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一方面,全州的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养殖业和农业种植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放牧和农耕;第二产业主要是牛羊肉与奶制品加工业、黄金、矿产及水泥生产等。本地的工矿业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下,还在逐渐减少甚至被禁止。牛羊肉和奶制品加工业,除了燎原乳业、华羚乳业、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几个大一些的企业,多数为小企业,甚至是家庭小作坊,提供的大多是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科技附加值低,能够提供的岗位有限,也无对应的专业。
另一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较经济发达地区多,行政、事业岗位相对较高的稳定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火爆,趋之若鹜。社会上已经形成一种价值取向,好学生就要上大学考公务员,学习不好的才去考职业院校,上职校也没有前途。它甚至影响到普通高中重文轻理,因为考公务员不用数理化知识。
此外,一州一职校的建设周期太长,自2011年5月开始立项,至今没有完成新校舍建设和中职学校整合,造成现有中职学校干部、教师思想波动大,影响发展的积极性和动力。
近年来,甘南州抢抓时代机遇,加强交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比如,甘南州畜牧学校加强和甘南州农牧系统内企业的合作,续签了和甘南州畜牧综合实验场、河曲马场的战略合作协议。舟曲县教育局、舟曲县职业技术学校与舟曲县宏顺实业公司签订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承包合同,实施校企合作,基地启用后必须无偿地为舟曲县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学生传授技术。甘南州藏族综合专业学校与甘南州皓域民族服饰有限公司、绿源公司、甘南维新汽修厂、名车一站维修服务汽车保养之家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甘南师范学校与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武威职业学院、兰州外语职业学院以及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联办“2+3”高职模式,甘南师范学校与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武威职业学院、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签订协议,实施转段办学模式。
然而,甘南州的职业教育在整体上还存在五大发展障碍。
一是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定位不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模糊,思路不清,中职学校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二是教育管理者的职业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还都是新鲜名词,仅仅有尝试,还没有深入开展。
三是“双师型”教师凋零,专业发展水平落后,实训设施、设备因陋就简,很难培养出高水平、高技能的毕业生。
四是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少,展示舞台更少,参加省内职业大赛,做“分母”的时候多,几乎无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造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眼界境界都太低太窄,技能水平总是低水平徘徊。
五是职业教育“出口”不畅。职业教育是“出口”决定“入口”。出口分为升学和就业两个方面,即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能够考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学生,能够依靠自己获得的知识技能成功入职或者自主创业。当前甘南中职学生知识、技能水平都比较低,升入高职院校机会少,学生自主择业、就业、创业的能力更低,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最后职业选择的关联性差,甚至没有关联。
地方政府和学校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变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一是要在职业教育定位上,将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纳入全州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既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拔穷根的重要手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进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群布局,做好超前谋划,顶层设计。领导者必须有战略眼光。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中职学校习得一项专业技能,就能够实现就业,就能够获得一份稳定收入,不但自己生活有保障,甚至可以推动整个家庭脱贫。国家大力提倡的劳务输出扶贫,基础就是劳动者必须有一定的职业技能。
二是要在财政投入、人事安排和舆论导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植。发展教育本来就是“养母鸡”的事,没有前期的“饲料”,没有成长的等待,“母鸡”是不会产蛋的。职业教育前期投入比普通教育更大,可回报率更高。因此,政府要想尽一切办法,既要保证学校生存经费,又要保证发展投入,选配好校长,引进职业教育人才。大张旗鼓地褒奖、宣传职业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自主就業、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弘扬创新创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无上光荣的社会风气和舆论导向。
三是应积极作为,引导和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支持现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推动州内外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对支教助学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待。
四是要发挥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设置专项奖励,表彰职业教育教师、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明星,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尊重创新创业者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
五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有步骤地缩减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增加中职招生计划。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一是要抓住国家、省、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坚定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信念,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争取、开发学校发展项目,以项目带动学校发展。
二是要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和突破口,理顺和通畅“出口”,刺激“入口”,形成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学校应深入调研,顺应地区经济发展潮流和需求,并结合现有专业基础与历史传承,设置或者调整专业。在“出口”方面,一是积极引进企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适应企业发展和要求,满足学生实习、就业、创业需求。二是主动和省内外同专业中职校建立友好互助关系,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实现取长补短,互利双赢;积极和省内外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提高学生知识技能,通过参加春季高考、“3+2”办学等方式,满足学生提高学历的升学需求。
三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可以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展示活动(校内大赛),积极参与省内外职业技能大赛,开拓眼界和视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知名度。推动校园内部管理与内涵建设,积极主动宣传学校,把学校做强做大。
四是培养自己的专业骨干、名师、学科带头人。专业建设成果是由专业教师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兴衰是由拥有多少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能力有多强决定的。当前,甘南州中职学校教师总体超编和专技人员短缺的矛盾相当突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和优化师资结构,培养本校本地区的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迫在眉睫。学校要花血本培养教师,用制度、待遇留人,用干事创业的精神留人,用学校提供的发展机遇留人。
以汽修专业为例看如何进行专业建设
近年来,甘南州委、州政府作出了全州大景区建设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决策,大力推动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景区建设中,必然引进和使用大量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城镇交通中,传统燃油动力车要升级换代,混合动力、电力汽车必将大量增加,公交车已经率先由燃油动力换成零排放的电力客车。这一政策带来的机遇是,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保养、维修存在巨大商机,必将产生大量工作岗位需求,因为就地维修最经济。
在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中,汽修专业的实训车间等已经预留,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建设空间。当务之急是抓住政策机遇,实现专业升级换代。
一是可以着手课程整合,进行专业调整、完善、提升。学校要马上着手调整专业课程,提升传统燃油汽车维修教学水平与技术层次,增设混合动力和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课程。与之相适应,超前性地谋划与建设汽车实训车间,购置配套实习、实训设备。
二是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引进新能源汽车制造维修企业、大型现代汽车企业,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争取企业对学校专业建设的物质和人才支持,实现互利双赢,拓宽实习、就业、创业的途径。
三是联合办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应当主动牵手对口支援的天津交通技校、交通技术学院等中高职院校,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眼界,使有升学需求的学生能够顺利升学深造。进一步拓宽专业出口。
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循序渐进,先从现有骨干教师中选择最有发展潜质的教师,送到合作企业和中高职学校,拜师顶岗,实习结对,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聘请企业工程师和中高职学校名师在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培养教师骨干和进行全员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最后,在我看来,提升甘南州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改变职普严重失衡局面,最关键的一点是尊重和善待每个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抚平学生被应试教育伤害的心灵,让他们从知识技能的獲得中,从技能大赛的胜利中,重新获得信心与尊重,重新拥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开心、幸福地生活、学习。
(作者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副局长,天津市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援藏干部)
下一篇:高考填报志愿信息的获取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