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三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民办高校招生生源的特点,根据教学改革的精神,对浙江树人大学开办的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课程结构设置、教学设施的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关键词:教学改革;整体优化;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完善和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1-0063-04
近年来,在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同时,社会发展对于教育规模和水平的要求也日趋提高。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提出: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适应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办高校在近二十年来的艰苦创业中已经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民办高校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教学质量,更新办学理念,体现教学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将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树人大学的新兴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装饰绘画专业要在民办高校,甚至普通高校中创造出有利的发展趋势和地位,则更应转变观念,更新教学体制,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目标和服务方向,探索符合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浙江树人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装饰绘画专业于2000年9月开始招生,整个办学进程相当短,办学经验也较浅薄。与兄弟院校特别是与中国美术学院相比,资力较浅,尚未建立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硬件设施也较浅陋,在优胜劣汰的社会激烈竞争的大潮中,没有特色的专业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
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而言,改革的重任主要在于管理理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深入探讨。因此,作为浙江树人大学的新兴专业——装饰绘画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想在众多的高校所办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占有一席立足之地,更应适时地改革和思索:如何加强本专业的竞争力?如何培养具有民办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只有通过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以及民办高校所招生的生源差异性,不断摸索和改革出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办学模式。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如何结合浙江树人大学实际,更好地开展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
一、合理的专业方向定位,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浙江树人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聘请了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以及版画系等资深教授,在他们的指导下,沿用中国美术学院的本科的办学模式来开展和实施教学的。装饰绘画专业也是聘请中国美院的资深教授,根据原中央工艺美院往年的办学方向以及他们对该专业的教学经验研究讨论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注重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技能。从教学经验和课程设置来讲,这样成熟而有效的现成的教学模式给浙江树人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开设提供了直接便利的条件。但从这三年多来的办学经验看,笔者发现别校最好的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适应浙江树人大学的实际情况:
1.从学生的综合素质看: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浙江树人大学的学生的差距。在当今报考艺术类专业往往成了高中生中读书不太好的学生的升学出路,更何况浙江树人大学招收的学生批次为艺术类第三批,专业分数线和文化分数线在全省来讲几乎属最低,学生不管在艺术方面还是文化方面的素养都已经在很多高校中属于较低水平,更无法与中国美院招收的学生相提并论。
2.从报考浙江树人大学的学生的入学动机看:有的学生因为成绩太差而改学美术,原本没有上大学的希望而被浙江树人大学录取,也有部分学生是为拿大学文凭而来就读的,甚至有个别学生是家长让他来而来的。要使这样的学生具有对艺术设计浓厚的兴趣,并要培养具有创新和研究型的人才是不现实的。
3.从培养进程看:中国美院的培养进程是四年制,而且学生的基本素养多数是全国佼佼者,学校培养的是研究型创新型人才。而浙江树人大学是三年制的专科,从培养时间上也存在差异,因而更不能完全借用美院的教学模式,或者说以美院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来衡量和开展浙江树人大学的教学。
因而根据浙江树人大学招收的生源层次以及培养年限而需尽快对该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和设置。从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根据当前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迅速发展的方向来看,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才是当前新兴的岗位群,社会上对这类人才需求量很大。从浙江树人大学招收的学生生源的差异和就业方向来看,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介于有计算机应用和美术设计综合能力的装饰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应将装饰绘画专业更名为装饰艺术设计,以更明确地体现浙江树人大学的培养方向。
二、更新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合格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除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外,通过学习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宽广的知识面,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上又有扎实的专业设计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辅助操作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急需的艺术设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人才质量的内涵在于课程结构的合理有效的安排,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接受的知识信息量、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达到人才所规定的标准。教学改革的实施是提高艺术设计人才质量的核心。要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只有合理有效地优化知识培养结构,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手段,适应社会需要为方向,动态改革为教改内容,实行课程整体优化,才能完成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
根据三年多来的办学经验,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通过调查社会各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培养人才目标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领域,重新设置浙江树人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
1.文化课的完善
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合格人才素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就完成不了专业的学习,关注文化素养的提高是所有专业教育首先予以重视的课题。特别是针对浙江树人大学所招收的生源层次,教学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使学生在做设计作业或今后的工作中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简练清晰地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以及完成设计课题时要写出可行性报告和市场调研报告,应增设应用文案写作,同样还需增设市场营销学、设计美学、消费心理学、社会调查学、传播学等学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课程的进行可以通过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既不必占有太多的课时,却可以给学生增加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专业课的交叉学习,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和应用技能
专业课的交叉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是浙江树人大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一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同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有共性和差异。而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有部分学生对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不明确,在进校后有改选专业方向的要求;也有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外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拓宽个人专业素养和技能,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浙江树人大学三年制课时已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专科总课时数,却还反应专业课时间不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在专业课时间内,多数同学不能自觉地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对课内安排的查资料和看稿子的时间常采取放弃的态度,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利的。
在学制不可能无限延长的同时,如何巧用学时、改变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来提高教学效率,是办好该专业的又一必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对专业课的安排进行调整和改革。即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专业限选课模块,并计入相应学分。专业限选课主要是该两个专业的专业差异课程。课程的开设可通过压缩部分必修课的学时,每周腾出两个半天的时间让学生用来交叉选修感兴趣的专业限选课,在没开课的情况下,学生可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外出调研、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展览等课外活动。采取这样的改革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拓宽知识范畴和应用技能的学习要求,也使专业之间起到相互渗透补充的作用,更体现了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就业范围和机会,同时也对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和教学过程的严密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
3.开辟第二课堂,延伸课堂教学,活跃学术气氛
由于三年制的学习时间短促,在无法延长年限,却又要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的情况下,除了必修、选修课程以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人才资源来参与学校的第二课堂。即通过邀请各领域的专家、教授以及一些社会实践第一线的成功人士来校讲学。如设计总监、总经理、策划总监等,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市场信息,而且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获得许多在实践点和教学中得不到的实际经验,如市场调研、客户沟通、管理经验、成本预算等等,并为今后的工作起到很好的引导和铺垫作用,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社会。讲座的类型不光局限在专业领域,还应拓展人文社科领域以及职业教育、就业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来延伸课堂教学,完善课程体系;甚至还可通过优秀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的系列研讨交流,拉近学生和社会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能更深入而有目标地学习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性设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更新教学设施,改变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1.根据艺术教学的特色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
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现代学科,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的辅助给艺术设计专业开辟了新的空间,大大缩短了徒手绘画的时间,使学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构思,同时计算机信息网络又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更新的信息,开阔了我们的设计思维。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则更应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及计算机辅助给我们带来的优势,抓住这一有利条件,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往往讲课时间不多,学生实践操作时间较多,在现实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讲完学生跑完的现象,特别是像浙江树人大学学生自觉性较差,等教师布置完课题,学生基本就空场了。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很有必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即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在每次课前利用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观看优秀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并进行分析和介绍;也可经常在课前利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结合相关课题进行手绘创意草图的训练;也可对所做的课题进行分组讨论和评价。诸如此类的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避免教室空场现象,充分抓住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加快建设工作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在校内建立工作室。艺术设计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的一大特点是特别强调创作设计与工艺技能相结合,强调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强调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的教学形式,这使工作室制教学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难以替代的优越性。工作室制教学是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时期就已开展实施并沿用至今且被推行已久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教学更应该与社会实践课题相连结,才能使教学生动活泼而有生命力。建立工作实验室,学生在那里可以将自己的设计转化为成品,可更充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职业意识。如浙江树人大学现已成立了电脑工作室,为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专业的教学交流提供了方便。同时为适应社会上平面设计行业对苹果电脑的广泛应用,浙江树人大学最近配备eMac IG苹果机电脑工作室,以便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为学生就业铺上一个台阶。浙江树人大学还建立了雕塑工作室、装饰艺术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工作室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帮助。诸如此类的具有艺术特色的开放式的工作室还应加快建设,如丝网印刷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漆艺工作室以及建立专业资料室等等,以期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培养他们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性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进行专业教育,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更加完备,并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群体合作的能力。
(2)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为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已要求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到社会需要中去发现寻找设计题材,进行市场调研和课题选择。可以通过学生的暑期实践或者是将学生安排在学校挂靠的专业对口的设计公司、印刷厂、报社、杂志社和装饰工艺制作厂等,将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连接起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如浙江树人大学学生沈建祥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实习基地的课题设计——《茶文化》形象设计,并将完成的设计应用于市场。这样的社会实践既拉近了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距离,也使学生有了进入岗位的准备。因此,学院应加快建立校内外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或合作、挂靠单位,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到生产实践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磨练,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是一个学院乃至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民办高校专业教学的改革还必须建立一支稳定而精干的教师队伍,同时要体现专业结构、知识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性,以保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教改健康地发展。学术水平及教学科研能力的加强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根本保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是提升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一是必须为专业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建立教师进修深造轮换制度,每年分批选送部分教师到国内外同类院校进行不同方式的培训学习。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提升教师教学理论和专业水平,促进他们提高学历层次,尽快达到国家对院校师资队伍学历层次的比例结构要求。二是为了增强专业教师创作设计水平,每年能拨出一定经费让教师参与国内外专业设计大赛,同时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或社会实践中去锻炼,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创作设计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继续教育的良性循环。对于一些专业性或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可以请在社会生产实践一线的高级技师来授课,如印刷技师、专业摄影师、装饰设计师等,来充实和完善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摸索,认真开展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调查研究,并通过院系领导和各专业教师的总结和反馈,广泛听取社会各应聘单位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反映和意见,以及根据相应的学生生源情况而展开的教学教改实践和探索。希望通过不断的摸索和研究,制定符合民办高校实际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上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创造出一套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健亲.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漫步[J].装饰,2003,(10).
[2]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陆平.设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8).
[4]吴尚君.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学实践课程改革新探[J].装饰,2002,(8).
[责任编辑 朱媛美]
上一篇:中外石油企业并购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