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4-04-02
作者简介:刘晓红(1957-),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专业类教学改革。(广东 广州/510300)
马炎坤(1964-),男,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专业类教学改革。(广东 广州/510300)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0201037)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本文以制冷设备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通过研究与教学实践,构建制冷与空调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完成了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既分别实现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为中职转段考核及考核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冷与空调专业;制冷设备维修工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5-0053-04《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十二五”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指中职三年制的毕业生通过考试选拔,进入高职院校经过二年高职教育成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有效方式。中高职有效衔接能够减少或避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教学要求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在我国已开展数年之久,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双方采用自由组合、自愿合作方式,中职毕业生通过转段考试进入对应高职院校学习。以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设置,一般做法是以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进行高职课程的设置,这种分步的课程设置做法缺乏系统思考。我们认为,在构建好五年一体化(一贯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再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既能保障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又能实现人才培养教学工作无缝对接,特别是可避免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实验实训设备的重复建设等,节省了办学成本,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自2012年开始,我校制冷与空调专业开始进行调研工作,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对应专业进行合作并深入探讨与实践,在“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1],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细类或其工种相对应,这样既能达到促进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因此,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要求是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制冷与空调专业对应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工种为制冷设备维修工。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中职人才培养标准与能力分析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中职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即操作工或初级管理人才为主,达到中级职业证书资格标准。中等职业教育有责任承担就业、升学双重任务,既要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培养技能人才,又要为高等职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中职三年教育既要满足中级工职业资格标准和规格,满足中职就业要求,又要满足五年一体化教育为高职人才培养做准备。 中职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的毕业生既要取得中职教育毕业证书,又要取得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四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建设·“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根据《制冷设备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总结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等级应掌握如下7种技能:①领会应用能力:能看懂电冰箱、空调器的电原理图、接线图、结枸图、安装图。②实际操作能力:能判断空调器故障产生的部位;能用检测仪器、仪表对制冷设备的主要性能进行一般性测试;能进行国内外电冰箱、空调器等制冷设备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的更换;能排除压缩机故障;能安装、调试分离式空调器;能应用观察法判断电冰箱、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充灌量否准确;能更换、修补双门电冰箱的上、下蒸发器;能检测制冷设备的电子电路温控器;能熟练地检修制冷设备、制冷系统、电气系统的疑难故障。③应用计算能力:能对空调器制冷量进行计算。④工具设备使用维护和检修排障能力:能对测试仪器、仪表、专用工具的一般性故障检修。⑤应变及事故处理能力:能对本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能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⑥语言文字能力:能分析制冷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写出检修报告;能借助工具书看懂电原理图中外文(一种)的含义。⑦其他相关能力:能组织、指导初级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
(二)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与能力分析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高职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如何定位“高端技能型人才”?李宗尧指出[2],高技能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毕业生应具备高级职业证书资格标准并有一定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这是高职人才培养标准。因此高职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的毕业生既要取得高职教育毕业证书,又要取得制冷设备维修工(三级)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制冷设备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总结制高级冷设备维修工应掌握如下6种技能:①实际操作能力:能全面正确分析制冷设备故障产生的部位;能绘制机械图样,加工、改造制冷设备的简单易损配件;能自行设计、加工、制作、修理所用的装备和专用工具;能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制冷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能检修制冷设备,排除复杂疑难故障。②应用计算能力:能对制冷设备的供电线路、设备容量等技术参数进行计算;能对本部门的维修工作进行经济核算,并能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③工具设备使用维护和检修排障能力:能检修测仪器、仪表的故障;能及时发现本部门的事故隐患。④应变及事故处理能力:能正确处理本部门发生的重大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⑤语言文字能力:能编制、修订本部门制冷设备的检修规程;能结合检修实践写出检修技术报告;能借助工具书看懂外文(一种)维修技术资料。⑥其他相关能力:能组织指导中级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能培训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
(三)“三二分段”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依据
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中这样阐述[3]:“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国家职业标准是人才培养的依据,也是设置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五年的分段培养既要保障中职生在三年中职学习后能达到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的规格与能力要求,顺利就业,同样也要为中职生转段进入高职学习做好铺垫,之后的高职两年学习要达到高级制冷设备维修工的规格与能力要求,达到高职学历证书规定的毕业标准。三二分段要有效衔接,两个阶段人才培养均不可偏颇。要培养职业所需要的人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因此职业资格标准显得十分重要。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法
我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团队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多次深入行业与企业调研,共同研讨,制定了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为中、高职两个课程模块。其标准一致、相互衔接、分段实施、逐级提升。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职与高职的人才培养规格已经非常明确,能否完成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效衔接?基于此,我们在完成中职三年课程制定的基础上,提出五个实施指导意见,确定了两年高职课程设置,完成了五年一体化课程的整体构建。
1.加强基础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实现职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在中职学习基础上,加强基础课程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教育,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满足终身学习要求。我们在高职课程中开设大学英语、专业英语、高级计算机语言、高等数学、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暖通CAD、管理学原理、解决问题能力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应用计算能力”和“其他相关专业能力”,满足高级制冷设备维修工培养要求。
2.增设主干课程,强化技能培养
以《制冷设备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根据专业领域和就业的需要,体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我们在高职阶段增设了相关的专业主干课程,分别为:冷库及制冷工艺设计、流体输送机械、通风工程、供热与给排水、中央空调工程预算与施工管理、制冷空调检测控制技术等课程。这部分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应变及事故处理能力”。
3.设置真实工作任务课程,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对接
为了保障学生就业后成为岗位技能熟手,具备高级工的要求。我们在下列课程中,引入生产任务作为教学任务,将真实的工作情景引入课堂教学。这些课程分别为:冷库工程课程设计、空调工程课程设计,冷库安装等课程;同时我们根据制冷设备维修工高级工的鉴定要求,开设制冷空调设备实训、高级制冷维修工考证实训、制冷空调装置运行及维修实训等课程。这部分课程深化本专业的工程设计和安装的技能,同时提高工程现场“实际操作能力”“工具设备使用维护和检修排障能力”。
4.设置“四新”课程,注重现代技术发展与社会能力培养
为了体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对接”,了解企业工作和工程项目,我们开设制冷新技术、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现对“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求,同时强化学生社会能力培养。
5.设置专业拓展课程,拓宽相关专业知识面和相关技能
为了提升技能、拓宽知识面,我们开设: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传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节能技术、市场策划营销等课程。拓宽电气控制知识和技能、节能技术、市场策划营销的知识,实现多技能育人。
三、课程标准制定与课程设计
(一)突出能力培养,制定课程标准
为了更好实施课程教学,我们进一步开展了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教学实践工作,我们认为,下列几点非常重要。第一,明确课程在课程体系或者是人才培养中的定位,课程标准应在充分调查研究企业、行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来制定;第二,课程标准应充分考虑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将相关要求纳入课程教学考核标准;第三,充分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将新技术、新工艺编入课程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
按照“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我们进行了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4,5]。同时对每位专任教师提出要求,“设计好一门课,说好一门课,讲好每节课”,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将课程开发与设计作为专任教师教学工作的职责。极力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融入课程,使中高职的五年一体化课程极具职教特色。
四、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构建,制定转段选拔考核办法
从中职学校毕业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高职学院学习,要根据中职人才的培养成效和高职人才的培养期望而制定,因此选拔考核办法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过程密切相关。我们制定考核原则是:(1)设立门槛,必需取得中职毕业资格和中级冷设备维修工才能参加选拔考核。(2)择优原则,按照30%择优比例选拔。(3)综合评价,通过计算综合评价总分进行选拔,将综合测评、考试成绩与选拔技能考核相结合,从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四方面进行评价,合理设计权重,做到全面,公正,合理选拔。
五、思考与展望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开展已经有三年多时间,尽管教育管理部门有一定指导意见和建议,但是一对一的中职与高职院校“联姻”,学校的主动性很大,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选拔考核办法、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各学校不尽一致,因此没有完全一致的标准,完善的教育教学方式都是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6,8,9]。虽然我们开展了“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工作,但是在实际执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体系不完善或者课程衔接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在实践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按管理学上“P-D-C-A”循环进行修改、提升和完善。
其次,应根据社会需要和技术进步、就业岗位技能的需要,应及时修改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生产或工作过程的改变,修改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方面不断补充和更新案例,把业内的新技术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4,7]。
随着“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开展,可以充分整合和利用中、高职学校(院)的资源,产生“1+1>2”的非加和效应:可以建立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利用双方的实训实验设备设施;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校企(校)协同的大平台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一项方兴未艾的工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既打开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空间,又拓宽了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生源与渠道,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2]李宗尧,张明德,王义智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4]叶小明.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马炎坤,林小棉.“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7):46-48.
[6]何玉兰,林彩梅,彭益武.“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12):41-44.
[7]沈凌.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的课程标准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29-31.
[8]汤霞,王新桥.物流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问题探讨[J].高职通讯,2012(23):1-3.
[9]肖坤,陈粟宋.中高职有效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2011(30):18-21.
责任编辑何丽华
上一篇: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六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