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书法美学范畴“秀”的内涵诠释

| 来源:网友投稿

人物风貌。《世说新语言语》中顾长康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评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评王爽“风流秀出”,评王夷甫“姿才秀异”,评嵇康“风姿特秀”,评谢安“才峰秀逸”。以上“秀”范畴既针对人的外在风姿神貌,又指向人的个性才华,对书法审美范畴“秀”的运用具有示范意义。

2.“秀”向书法审美范畴的转化

以“秀”评书,较早见于传为王羲之《用笔赋》中:“吁嗟秀逸,万代嘉休,显允哲人,于今鲜俦。”他以“秀逸”来评价书法清秀飘逸、挺秀英发的特点。其后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中定义“秀”为“翔集难名曰秀”。张怀瓘书论中较频繁地运用“秀”品评书家,使其转化为常用的书法审美范畴。如《书议》中评谢灵运:“宋、齐之间,此体(八分)弥尚,谢灵运尤为秀杰。”评王献之:“宁拘制则,挺然秀出。”《书断》中评王献之:“灵姿秀出。”评虞世南:“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评庾肩吾:“才华既秀,草隶兼善。”评房玄龄:“房行草亦风流秀颖,可与亚能。”评王洽:“卓然孤秀。”评薄绍之:“风格秀异,若干将出匣,光芒射人。”《书估》中评王献之:“及其业成之后,神能独超,天资特秀。”《评书药石论》中论结字:“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可见“秀”范畴主要承袭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内涵,主要形容书家的天资聪颖或才华出众,后也多用于品鉴书作的风格和气韵,主要包括用笔结字的秀丽、精神气质的秀挺俊发等。

一 “秀”的书法美学内涵

“秀”范畴在古代书论中运用广泛,能与书法品评的多个层面结合,这种极具活力的派生能力,渊源于每个时代创作经验的总结、书学趣味的变化以及艺术家不断创新的才华。

1.创作主体论中的“秀”——从人之秀杰到书之秀出

魏晋时期,当时的文人士族注重把人的才情、风姿、气度与资禀相联系,来品藻其人之飘逸洒脱,其文之华丽绮靡,其书之意韵萧散。《世说新语·德行》:“桓彝见其四岁时,称之日:‘此儿(谢安)风神秀彻,当继踪王东海。’善行书。”《世说新语·文学》:“(王)惰明秀有美称,善隶、行书,号日‘流奕清举’。”风神秀美才流溢出书法之美。陈思《书苑菁华》:“繇曰:‘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传为卫夫人《笔阵图》云:“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传为王羲之《书论》:“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灵秀之人才能领悟天道的奥秘,化为玄妙之技,创造另一个秀美的书法世界。

从人之秀杰到书之秀出的转化,首先讲究人的资质秀挺秾粹,则学书易成。如朱履贞《书学捷要》:“二天资。有生而能之,有学而不成,故笔资挺秀秾粹者,则为学易;若笔性笨钝枯索者,则造就不易。”曾国藩《求阙斋书论精华录》:“以作字论:生而笔资秀挺者,上智也;屡学而拙如姜芽者,下愚也。”然后将人之秀杰之气发为翰墨,沁入字里行间,其书自然秀出。书论中相关论述,如米芾《宝晋英光集》:“褚模兰亭宴集序……英英穰秀之华,翩翩自得,如飞举之仙。”李日华《六研斋二笔》评:“东坡先生以雄文直节高视一代,而其英伟秀杰之气,发为翰墨者,姿态横生,锋颖道劲,尤非时人能及。”徐用锡《字学札记》:“苏文忠秀发姿态足。”钱泳《书学》评王文治:“其书亦天然秀发,得松雪、华亭用笔。”

2.鉴赏论中的“秀”

(1)作品基本形态中的“秀”——结合技法层面的运用

唐以后的书论中,“秀”的运用层次非常广泛,其中“秀”与用笔、用墨、结体、章法等技法层面相结合,形成一组范畴群,包括秀润、秀活、秀密、圆秀、秀杰、丰秀、爽秀、松秀、疏秀等。譬如评用笔,从速度、力度、灵活、圆熟等角度结合。李之仪《姑溪居士论书》评黄庭坚:“正书行书,则爽秀为多,要之足以名世。”笪重光《书筏》:“古今书家同一圆秀,然惟中锋劲而直、齐而润,然后圆,圆斯秀矣。”何焯《义门题跋》:“窦臮《述书赋》所称《洛州长史德政二贾碑>,极峻利丰秀。”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董文敏楷书四绝,风神骀宕,笔力凝秀。”周星莲《临池管见》:“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王澍《虚舟题跋》评宋张即之:“笔力秀挺。”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要是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

用“秀”评结体与章法,从疏密、肥瘦、松紧等角度结合而述之。项穆《书法雅言》:“体态肥纤,加之以便捷道劲,流丽峻洁,虽肥而实秀也。瘦而腴者,谓之清妙,不清则不妙也。肥而秀者,谓之丰艳,不丰则不艳也。”一味求“肥”则伤于臃肿,一味求“瘦”则骨骼轻纤,加之以秀挺清丽,则能转变为丰秀与清妙。尤镗<清贤纪》:“古雅士张藻仲,殚力临池,结构秀密,真草皆得大令风度。”王澍《虚舟题跋》评《九成宫醴泉铭》:“宽裕明秀。”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顶戴’条:旁看时,欲其玲珑松秀,而见结构之巧。”杨守敬<学书迩言》评《石门颂》:“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论用墨,《宣和书谱》评王安石:“凡作行字率多淡墨…而评书者谓得晋宋人用笔法,美而不夭,秀而不枯瘁。”总体来看,“秀”与笔法之“圆”、用笔之“挺”、墨法之“润”、结体章法之“疏密”“肥瘦”相关。

古人对“秀笔”“秀体”的偏至弊病,也有批评。郑燮《论书》:“坡书肥厚短悍,不得其秀,恐之于蠢,故又学山谷书,飘飘有欹侧之势,风乎云乎,玉条瘦乎?”项穆《书法雅言》:“文氏父子,徵仲学比子昂,资甚不逮,笔气生尖,殊乏蕴致。小楷一长,秀整而已。”何焯《义门题跋》评冯补之:“用笔圆润稳秀,盖不减唐经生,微恨失之太拘,乏映带飞动之势。”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我吴明季以来,书家用笔皆以轻秀俊逸见长,至惕翁始以道厚浑古矫之,遂为三百年所未有。”肥厚容易蠢钝,要以挺秀治之;秀整、稳秀不及秀逸,要以飞动激之:轻秀容易靡弱,要以道厚矫之。

(2)“秀”与阳刚风格相结合

“秀”与阳刚风格的结合首先是“骨秀”,窦蒙《语例字格》:“翔集难名日秀。”窦臮《述书赋》:“若夫小王风范,骨秀灵运。”这里“翔集”语出《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释为乌在空中盘旋之后聚停在一个地方,此可引申为字之骨力道拢,体态轻灵。

“骨秀”与中和、“清和”结合才是完美之境。如王宗炎《论书法》:“欧阳之所以可贵者,骨秀神骏,而气象盅和,浑穆如春风鼓物,自然温煦。”王澍《竹云题跋》:“不知率更风骨内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润,风韵绝人。”骨秀力劲往往瘦硬有余而丰润不足。如项穆《书法雅言》:“欧阳得其秀劲之骨,而乏温润之容。”杨宾《大瓢偶笔》:“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蒋衡《拙存堂题跋>:“后虚舟为秀挺,余亦加敷腴,乃觉肥瘦适中。”因此“骨秀”不仅强调用笔清劲有骨力,还应丰润秀美,不能枯瘠干涩。

围绕“骨秀”衍生的范畴群有秀劲、秀挺、秀拔、秀健、秀伟、峻秀、道秀、雄秀、苍秀等。王澍《虚舟题跋》:“虽以文侍诏之秀劲,犹循吴兴故辙。”梁巘《评书帖》:“山谷书秀挺伸拖,其摆宕处似苏,而逊其雄伟浑厚。”周星莲《临池管见》:“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赵孟頫《松雪斋书论》:“米(米芾)老书,如游龙跃渊,骏马得御,矫然拔秀,诚不可攀也。”“信本(欧阳询)书清劲秀健,古今一人。”娄坚《学古序言》:“坡公书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于拙,特为秀伟。”包世臣《艺舟双楫》评《朱君山碑》:“其行画特多偏曲,骨血峻秀,盖得于秦篆。”阮元《南北书派论》:“然其笔法劲正道秀,往往画石出锋,犹如汉隶。”苏轼《评书》:“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余藏董香光临阴符经墨迹册页—本,道劲苍秀,良可宝也。”梁巘《评书帖》评文衡山:“晚年作大书宗黄,苍秀摆宕,骨韵兼擅。”评张照“只执笔是入门正耳,然劲健不粗野,有含蓄,极苍秀。”“道秀”“秀健”在秀劲的基础上还具道宛的筋力和矫健之势,“峻秀”则更见结体的挺拔、瘦峭,“秀劲、秀挺、秀拔”突出骨气充盈磊落,“雄秀、秀伟”强调气势雄伟而不乏秀美,“苍秀”不仅苍劲老辣而且兼具灵秀之气。

(3)“秀”与优美风格的结合

与“骨秀”强调气力劲拔不同,“清秀”则偏尚形式清丽秀美,侧重用笔的秀颖和神态的妍美妙逸,也是运用较频繁的范畴,如赵与时《宾退録》:“钱易如美丈夫,肌体充悦,神气清秀。”黄庭坚“山谷论书》:“李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项穆《书法雅言》:“清秀端伟,飘颻若神仙。”“真行诸体,彼劣此优,速劲迟工,清秀丰丽。”杨宾《大瓢偶笔》:“常熟冯补之清秀无俗气。”

“清秀”在气质上明净脱俗,才情秀出,但骨力不足则容易纤弱、轻佻、单薄,因而要在精深和厚润上着力,古代书论常加以提醒。赵宦光《寒山帚谈》:“徵仲(文徵明)之清秀,效颦者流而为举吴纤弱。”黄庭坚《山谷论书》:“宋宣献富有古人法度。清秀而不弱,此亦古人所难。”此外“秀”还通过与“丽”、“妍”、“娟”、“媚”等范畴的组合,来表达“秀”之形式优美,透出书家个性才华。如黄庭坚《山谷论书》:“蔡君谟行书简札,甚秀丽可爱。”王潜刚《清人书评》评陈希祖:“其行书姿态颇妍秀。”黄庭坚《山谷题跋》:“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龚显《书林藻鉴》中评郭尚先:“书法娟秀逸宕。”孙鑛《书画跋跋》:“祝京兆书秀媚出尘,细玩尽有姿态。”“狳往从文嘉所见真迹,清圆秀润,天真烂然,大令以还,一人而已。”邢侗《来禽馆集跋王宠墨迹》:“王履吉(王宠)书,元自献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即祝之奇崛、文之和雅,尚难以议雁行,矧馀子乎?”杨宾《大瓢偶笔》:“唐文皇书本不及高宗精拔秀润,徒以其坚劲浑厚,遂为梁武帝后一人。”王世贞《艺苑卮言》评朱藩:“婉秀潇洒,绝有姿态。”梁巘《评书帖》:“何义门未得执笔法,结体虽古,而转折欠圆劲,特秀蕴不俗,非时流所及。”

“秀润”强调墨色厚润温雅之趣,“秀蕴”为蕴藉深厚之意,“秀丽”“妍秀”特指结体的妍美,“婉秀”则添一份灵动的深婉之致,“娟秀”“秀媚”更多姿态的柔美。

(4)“秀”与神韵、意境层面相结合

“秀”与神韵、意境层面的结合,形成的范畴群有古秀、高秀、秀气、秀逸、秀韵、深秀、神秀等。如李世民《笔法诀》:“巧在乎躏蹀,则古秀而意深。”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评王文治:“观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朱长文《续书断》评虞世南:“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王世贞《艺苑卮言》:“或清润有秀气,转折毫芒备尽,与真无异,非深知书者所不能。”沈道宽《八法筌蹄》:“多读书,则落笔自然秀韵。”王潜刚《清人书评》评钱泳:“至其小行楷书,风神秀逸,实与清成亲王伯仲,而圆润过之。”王昶《春融堂书论》:“于《孟法师碑》尤深,故秀逸之气自不可掩。”沈道宽《八法筌蹄》:“晋、宋以来以神韵胜,唐人以规矩胜,宋人以姿态胜,盖皆以秀逸行之。”赵之谦《章安杂说》:“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积学大儒,必具神秀。”翁方纲《复初斋文集》:“上而米书,下而董书,皆极神秀,皆有习气。”刘熙载的“深秀”论,如《艺概书概》:“论书者日“苍”、曰“雄”、日“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游艺约言》:“无论文章书画,俱要苍而不枯,雄而不粗,秀而不浮。”此处,明确指出了“秀”本身是容易流于纤弱单薄、轻靡肤浅,因而他把“秀”与“深”结合。“深”字、是强调书法背后的人生修养力度和深度,也是构思的丰富意蕴。“苍”“雄”“秀”并非不好,但易致“老秃”“粗疏”“轻靡”之弊。而只有加之精深沉稳,方可臻至秀之“深”境。所谓“深”境,刘熙载云:“高山深林,望之无极,探之不尽。书不臻此境,未善也。”又有:“又《老子》有云:‘微妙元通,深不可识。’余谓书之道正复如此。”“深秀”赋予了“秀”更多的自然意趣和心性内涵。

“秀气”是书家才华气韵的整体彰显:“古秀”强调高古典雅:“高秀”“秀逸”则自然洒脱、出类拔萃,显出一种高蹈秀逸之致:“秀韵”更多儒雅书卷之气:“神秀”则神明茂盛,神采秀发,成为书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5)格调层面的“秀”——“秀雅”

格调层面的“秀雅”,可见古代书论数则。项穆《书法雅言》:“气体充和,标格雅秀。”王世贞《龛州山人书画跋》:“(詹希元)署书于端重严整中,寓苍劲雅秀之趣,是为难能。”王潜刚《清人书评》评朱彝尊:“所作隶书,清健秀雅。”评高凤翰:“小楷书习《宣示表》、《乐毅论》,秀雅可爱。”评俞樾:“笔亦秀雅。”评奚冈:“半寸行草学唐人,秀雅有法。”沈道宽《八法筌蹄》:“究而言之,则秀雅二字该之。多读书,则落笔自然秀韵。”杨守敬《学书迩言》:“后附右军《霜寒帖》,亦疑褚临,秀雅绝伦。”明清书论家评书之“秀雅”的核心准则是以“二王”书法为典范的,其实就是要求书法创作应合乎王羲之书法“志气平和,不激不励”的中和雅正之美。

“秀雅”与“鄙俗”相对,历来人文传统的价值始终是尚雅黜俗。书法格调的雅俗之分主要看用笔和结体,如黄庭坚云:“近世惟颜鲁公、杨少师特为绝伦、甚妙于笔,不好处亦妩媚。大抵更无一点一画俗气。”王铎《临古法帖后》:“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丰坊:“惟近世沈度、姜立纲等,俗浊之甚,在所痛绝。”锺惺:“夫世间技艺不一,从器具出者有巧拙,从笔墨出者有雅俗。巧拙可强,雅俗不可强也。”包世臣:“至于狂怪软媚,并系俗书,纵负时名,难入真鉴。”

用笔抖擞、嫩弱,不善运用笔锋,好效时流,不师古法,便落软媚、野俗一路。透过用笔看到的是人的资禀和学养。因此格调除了重视对经典的临习和规范法度的掌握,取法乎上、精进严谨而训练有度,而且还需提高主体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气格,做到“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才能从整体风貌上变化气质,写出骨秀调雅的作品。

三、“秀”在书论历史中的地位衍变

1.帖学品评的核心范畴

帖学一脉的代表书家在创作中注重将骨之“秀劲”与气之“秀颖”相结合,来表现字的天挺秀出和秀姿逸态,其背后透出的更多是人的才华和气质。书论中多有阐发,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登善(褚遂良)深于《兰亭》,为唐人秀颖第一。”蒋衡《拙存堂题跋》:“褚河南临《枯树赋》墨迹,劲秀飞动,画中有骨,笔外传神。”王澍《竹云题跋》:“不知率更风骨内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润,风韵绝人。”孙鲼《书画跋跋》:“此(多宝塔碑)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吴宽评赵孟頫:“秀润可贵。”叶廷琯《欧陂渔话》评董其昌:“萧氏谓其书更秀逸不群。”

当然秀美一旦步入偏至,就会变为轻佻柔弱、姿媚稚气。如孙鑛《书画跋跋》:“陈方伯子兼《三槐堂铭》,蝇头体,秀而少逊骨。”孙鑛《书画跋跋》:“希哲(祝允明)虽秀媚出尘,然是少年书,尚未苍古。”翁振翼《论书近言》:“近时学董者,不及其秀,只得其弱耳。”王澍《论书剩语》:“思白虽姿态横生,然究其风力,实沉劲入骨,学者不求其骨格所在。”其中“少逊骨”“少年书”“不求其骨格”等弊病应是针对“秀媚”范畴的,而“媚”在宋以后的书论中多受批判。如黄庭坚《山谷题跋》:“凡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庇,轻佻是其大病。”黄道周:“书字自以道媚为宗,加之浑深,不坠佻靡,便足上流矣。”朱彝尊:“于书法亦然,第审楷则,弗逞姿媚,故晋唐墨迹,勒诸石而弥工,若赵吴兴、董华亭手书,藏者争诩为墨宝,一摹勒上石,乃削色矣,无他,过于逞姿媚也。”指出轻佻、姿媚实为忌病,即少骨力,欠风神,过于婀娜多姿,流于媚态形式,所以明清之际多批判“秀媚”,强调骨秀力劲。

2.清代中晚期碑学大兴,“秀”的书学地位旁落

清劲秀媚主要依托的是帖学趣味,而清代中晚期以后的碑学则以浑厚、古拙、丑拙为尚,因而对“秀”范畴基本是回避的。但在清人评价汉唐碑碣中,也偶见“秀”范畴的运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葛府君碑额》“高秀苍浑”,评《樊兴碑》“秀美绝伦”,评《美人董氏》“秀美”,评《罗周敬墓志》“整秀峻爽”,评《王留墓志》“精秀无匹”,评《裴镜民》“匀粹秀整”,评《朱君山》“超秀”,评《张氏墓志》“骨血峻秀”,评《曹全》《元孙》“秀韵”,评《凝禅寺>“峻秀”。但总体来说,此时的“秀”范畴已蕴含险峻、瘦峭、方整之意趣,并更加倾向劲正的笔法和苍浑的气势。而这些审美风格显然与帖学一派书风相对,其次这些碑志也并非碑学一派所极力推崇和效仿的主流气象。

“秀”是与“丑拙”“朴拙”“重拙”等相对的审美趣味,“秀”本身主要是才华四溢、清气挺拔、文雅妍丽,充分代表了魏晋以来的文人趣味。但明末清初,以傅山为代表提出了“宁丑毋媚,宁拙毋巧”的书法审美观念,大倡碑学,加之清代金石学的推波助澜,最终使“重、拙、大”的审美趣味,代替清秀文雅成为时代的风尚。

清代碑学力矫元明以来寒俭卑弱、媚俗流靡的传统帖学书风,将书法创作更多地与儒家精神气质相融通,将一种宏大、崇高、刚健的气质融入书法中,从而振兴书法气象,激昂起士人返本立大、追古求真的人文精神。在金石学的迅速发展下,士人们开始推重秦汉篆隶。郭宗昌《金石史》评《华山庙碑》“汉隶之壮伟者”,评《乙瑛碑》“高古超逸”;朱彝尊跋《汉武梁祠碑》“元气浑沦”;王宏撰评《华岳碑》“风骨秀伟”;王澍云“汉碑有雄古者,有浑劲者,有方整者”;万经评《夏承碑》“气体雄伟”,包世臣评《般若碑》“敦厚浑雄”;何绍基评《龙兴寺额》“四大字雄厚”;评《张黑女碑》“道厚精古”,评北碑“方整厚实”;傅山云“汉隶之妙,拙朴精神”;翁方纲《复初斋文集》云“书虽小道,而篆隶之后变为正楷,汉魏之后,结为晋唐,盖一言以蔽之日:质厚而已矣。”:刘熙载《艺概书概>云“汉碑气厚”。虽然“秀劲”、“秀伟”、“秀拔”在力量上也追求笔力丰润厚劲,但魏晋以来帖学的主要载体仍以信札尺牍和手卷的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局限着力量的浓烈宣泄、结体的夸张表达,与之相应,风格也表现为流畅圆润、清秀俊逸。不管是囿于幅式的限制,还是行草书流便简易的书写要求,都令帖学局促在有限的力量、规矩舞和风格中周旋,而碑学则要借助篆隶和魏碑的高古形式,突破这种“秀劲”、“清秀”和“秀媚”的单一格局。

碑学的核心审美价值范畴从傅山、顾炎武等大儒开始,到清代中晚期邓石如、伊秉绶、郑篚等人将碑学的核心价值转化为创作实践,此时帖等一派已趋旁落。到康有为这里,赵孟頫的“润秀圆转”变成了“峻宕拙厚”。在《广艺舟双楫》中列数众多汉碑、魏碑的美,唯独就没有“秀”。他极力推崇的审美理想是雄强、浑穆、奇逸、峻拔、丰美等风格。这些风格都偏于崇高美,强调力量、体势、质实,甚至不避丑拙粗重,“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周睿在《儒学与书道》中写道:康有为“在大肆张扬汉魏书法的雄强之风时,也是在对新的士人风骨和民族精神的引领。他以骈文的排宕气势列数各家碑版的审美特色,雄辩滔滔,汪洋恣肆,不可阻挡,与其说他是在为碑派艺术鼓吹,不如说他更是在国运危难之际大声疾呼自强自新的民族精神”。因此,“秀”的优美性质、圆润雅致,在当时特殊的时代氛围中稍显得不合时宜,它与帖学一起暂退出了书坛地位的中心。清人其实并非舍弃清劲秀媚的帖学传统,而是通过鼓吹碑版这种“重、拙、大”的雄强之势来体现儒家发强刚毅的人格力量,表达对当时政治和时势的精神抗争。

书学史上的“秀”,是相当开放的审美范畴,它从最初论人的“五行之秀气”到书的“挺然秀出”,这一转化过程喻示了“秀”主要指一种笔力劲挺、骨气充盈、婉畅妍丽、才情丰沛的艺术风格。它以清劲秀媚为基本内涵,以雄秀、秀逸、神秀为最高审美境界,支撑起帖学一派的典型风貌,但还需要雄浑、厚重、古拙等阳刚型范畴兼容并济,才能构筑书法审美的完整价值体系。

推荐访问:美学 范畴 书法 诠释 内涵

热门文章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这个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呢,有些小伙伴在假期中参加了实践,那么如何做一份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大一暑假社会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