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风格探析
摘 要:纵观三千余年的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能够开辟一代新风,而且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书法家,非常之少。颜真卿当属这其中的佼佼者,其书法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他性格刚正不阿,从不阿谀奉承,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关键词:颜真卿 祭侄文稿 雄浑
一、颜真卿的划时代书法成就
(一)颜体的创立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得张旭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端壮雄伟,气势开张,行书刚劲多姿,开创了“颜体”。六十岁以后是颜真卿书风的成熟时期,特别是《颜勤礼碑》已成为这一时期颜体风格之代表作品。从六十三岁到七十二岁这段时间,产生了较多的名作,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标志着颜真卿的书艺水平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壮美书风的形成
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自身的审美意识的原因当首屈一指,但是其审美观念的建立,又直接受到书家所处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说,颜真卿书艺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一方面,他是经历了盛唐时期而进入中唐的人物,历仕四朝,是唐王朝政权机构的重要成员之一,他既有繁荣强盛的盛唐之世的经历,又有中唐之后动乱年代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颜真卿卓越的人格情操、耿直刚烈的性格,直接影响着他的审美趣味。所有这些都使他必然具备了雄壮博大的审美追求。
(三)颜体书法的特色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他的楷书气势豪放雄健、博大精深,用笔上外方内圆;结构上外密内疏;字形外紧内松、舒展开阔。颜书这种“以拙为巧”,正是颜体书法艺术所追求的天真无饰的艺术真谛所在。
颜真卿的行书,犹如他的楷书一样,给人以刚健、雄厚、大气之感。他一改“二王”妍媚柔弱的书风,并且吸收消化了篆意,利用中锋、藏锋的妙用,追求气势的豪放、意蕴的宣泄、情感的流露,既富有道逸飞动之势,又不失凝重劲拨之神。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风格研究
(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颜真卿多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祭侄文稿》纯用中锋行笔,一改中侧并用的传统用笔方法。真迹中不难发现,颜真卿的用笔厚重处浑朴苍穆,细劲处筋骨凝练;特别是在转折处或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而在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祭侄文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化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在行笔中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整体章节中,字与字上下牵连,似断还连,或者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或者细筋盘行,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起伏,奇趣横生。在文稿中,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绝可谓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深得“计白当黑”的意趣。布局中,行与行之间,则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性挥洒。
(三)渴涩生动的墨法。《祭侄文稿》中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正是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正是这样恰好的表达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帖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再现明明在目,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的奇妙所在。因此,元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此评为历代书家公认。
三、 颜真卿书法的影响
在中国书法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最深广,使后世书家受其教益最大者,莫过于王羲之与颜真卿。颜真卿一生忠烈,人品与艺品高度统一,受到历代书家与书法评论家的推崇。
在颜真卿之后的中晚唐及五代时期,书家们受颜体的影响比较直接和具体。他们对颜真卿的笔法和神韵比较容易把握。如晚唐的柳公权和五代的杨凝式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书家。两人均是学颜后形成自己风格的。五代之后,颜真卿一派书风之影响仍然延续于宋、元、明三代七百余年之历史。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影响,在广度上超过王羲之,大众对颜真卿比对王羲之更加熟悉。“颜体”楷书在书法普及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书法家亦如古代,大多数以“颜体”为基础,然后博取众家之长,进而形成自家面目。
参考文献:
[1]张韬.《大学书法论文写作教程》[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2]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朱关田.《中国书法史》(唐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振濂.《中国书法发展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5]沃兴华.《中国书法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7]《历代书法论文续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辛毅(1989.02-),女,山东邹城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1级研究生。
上一篇:薛永年书法史论批评文章略目
下一篇:百年风云谁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