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就章》看书法的传承
摘要:《急就章》作为蒙书,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书法史上,也有很多书法家有《急就章》作品传世。《急就章》书法的字体主要是章草,其在书法的传承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蒙书 急就章 史游 皇象 传承
一、《急就章》在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急就章》的内容
《急就章》也称《急就篇》,是西汉时期的黄门令史游所编撰的,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蒙书之一,其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等各个层面,似一本小的百科全书。《急就章》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开篇前二字为“急就”。《急就章》书法传世最早的是三国时期吴国书法家皇象的作品。
(二)《急就章》书法的字体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书法大家写过《急就章》,有汉朝的张芝、崔瑗、史游;三国时期的钟繇、皇象;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索靖;唐代的陆柬之;宋代的黄庭坚;元朝的赵孟頫、邓文原以及明代的宋克等。从汉代到明代,这些书家传世的作品,大多是墨迹版本。《急就章》书法的字体大都是章草,从皇象开始,后人皆是临摹前人的。史游的《急就章》乃章草之祖,后世皇象、王羲之、陆柬之、邓文原以及宋克,也都延续着史游的字体去书写。
(三)《急就章》书写的功用
最开始黄门令史游编写《急就章》,是作为蒙书使用的。其内容涉及很广,为教育界开了先河。后世很多書家都受前朝书法家的影响,去传承《急就章》,无论是在书法的技法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书法层面上,后人可以根据墨迹的书法作品来分析前人的字法、章法、所表现的情感以及所存在的价值。在内容上,根据遗留下的范本,去吸取或是改进前人的教育理念和认知事物的方法。从古至今,每一位书写《急就章》的书法家,不单单只是一位书法家而已,更多的是以这种方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以及他所存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二、《急就章》在书法传承上的意义
(一)书写《急就章》的书法家
书写过《急就章》的书家甚多。最早是史游,此人是个宦官,在西汉元帝时期做过黄门令;其次是崔瑗,年四十有余,始为郡吏,曾任济北相;汉魏之际的钟繇、三国时期吴国的皇象都身居高位;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唐代的陆柬之,曾任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乃英宗时期的进士;元代的赵孟頫以及康里子山皆为显宦。纵观书法史,能在书法史留有一席之地者,大多出身高贵。然而,他们的学书脉络也是帖学。碑学的兴起是在清朝,过去并没有碑帖的概念。以王羲之作为一个分界点,从这之后的书家,大部分是延续着二王的笔路走下来,并传承下去。所以说,《急就章》书法归根结底要在帖学的层面加以研究。
(二)流行书风影响书法传承
各个时代的书风,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魏晋南北朝之前就是汉朝,而魏晋南北朝必然是沿袭这汉朝的书风,传承并发展的。汉代是隶书的成熟时期,文字开始演化,汉隶演化成章草、真书、行书。可以说,西汉时期的史游的《急就章》,从时间上来看,是最早的,可以说是鼻祖。但从书法艺术的层面上来讲,肯定是不如后人所书写得好,这是一个必然结果。而后人所处的时代,比如晋时的王羲之、唐代的陆柬之、宋代的黄庭坚、元代的赵孟頫、康里子山以及明代的宋克,这些各个时代的代表性书家必然引领着当时的流行书风,包括《急就章》在内的书法作品也必然影响着书法的传承。
(三)《急就章》作为蒙书的意义
《急就章》合计四卷由三言、七言的词句组成,是一种启蒙读物。两汉至唐,《急就章》作为蒙书的代表流传;唐以后,《急就章》退出历史舞台,由《千字文》接替《急就章》继续发展。自汉至唐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蒙书一直都是沿用《急就章》,可见其对历史的影响深远。《急就章》是由朝堂仕宦所书写,那么,内容必然要能符合皇帝的心思,要能够统一思想,更好地进行管理。从内容上来看,《急就章》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等各个层面,是一部字书,能够教孩童识字,同时也间接地让人们学习法律等相关知识。因《急就章》所包含的内容甚广,所以才能流传一千多年之久。至唐,《急就章》退出历史舞台,也或许因为在某些层面上并不符合唐人的胃口。
(四)书法作品表现情感
书法在古时,是文人骚客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工具,到明代才有了职业的书法家。而像古时的史游、皇象、王羲之、黄庭坚、赵孟頫以及宋克并不是职业的书法家,换句话来说,写字对于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兴趣、一个直抒胸臆的工具。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有韵味,风流潇洒,这也是时代带给王羲之的特点。王羲之的书法中除了韵味,还有情感,所体现的是一种想要逃离世俗,追求清闲雅意的风貌。可以说,魏晋时代成就了王羲之这个“书圣”,后人也以之为楷模。宋时尚意,尚意书风和唐代尚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更重视人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是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也能够充分地体现那种以个人性情为主的尚意书风。
(五)《急就章》的文字学意义
自文字出现以来,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特色,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等。汉字源远流长,经历了6000多年的时光。草书有三个阶段,始于章草,终于狂草,中间还有个今草。章草可以说是草书的鼻祖,继承了篆隶,又开启今草、狂草。汉代产生的《急就章》,就是以章草字体去书写的。谈到章草,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章草是从隶书的草写而来;第二,章草是今草的前身。章草和今草最大的区别在于章草保留了隶书的意味,上下字之间并没有线和线的相连,比较独立。章草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隶书的蚕头燕尾保留了下来,有些主笔特别重,是其他笔画的二三倍。从章草中也能看到行书的笔意,这也能说明其间接影响了后世的行书演进。章草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如果没有章草,也就不可能有今草,而王羲之、颠张醉素、傅山、王铎等就不能以其作为挥洒性情的重要工具。
三、《急就章》的影响
(一)对教育的影响
书法能够传承如此之久,和完善的教育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传统,也是为了通过继承传承更好的创新。因为有了好的教育体系,才能有书法史的多彩多姿。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皇象、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陆柬之、宋代的黄庭坚以及明代的宋克都书写过《急就章》。古代的书法教育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口口相传,像王羲之就有老师,由老师教导;另一种是临摹墨迹字帖或碑刻的书法作品。史游的《急就章》是最早编写的,影响广泛,但其作品没有传世。最早以书法作品传世的《急就章》是三国时期吴国皇象的作品,后人也皆临摹《急就章》来体现自身的用笔,以及寄托内在的情感。《急就章》是一本蒙书,内容上包罗万象,涉及当时的各个层面,透过其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走向,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看,《急就章》的出现也影响了一大批书法家,他们的实践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继承。
(二)对文化的影响
《急就章》合计2016个字,文章用三言和七言的文字形式来编排,是当时的识字教科书,其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等各个层面。《急就章》中运用了大篇幅去书写姓氏的部分。中国人的姓名在世界上也是别具特色的,在起名这方面是非常讲究的。在《急就章》中,叙述了大量的中国姓氏的起源以及种类,对后世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凭借着皇象时的《急就章》传世,就能够证明史游的《急就章》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后代的产物去检看过往的历史以及文化。
(三)对书法的影响
《急就章》的字体是草书的一种,即草书的鼻祖——章草。谈到章草的得名,有说法称是因汉元帝时史游用章草书写《急就章》,有说法称是其为汉章帝刘炟的趣好,也有说法认为其曾用于当时的奏章。章草可以说是当时应用广泛的字体,皇象、崔瑗、张芝都是章草的代表书法家,在书法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学习书法的一层境界就是要追求古意。章草是草书的鼻祖,也是草书的萌芽阶段,有着稚拙淳朴的风貌以及草化的隶书笔法。章草在书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在笔法上继承了隶书的笔法,也进行了一些省略,给后世草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文字学家可以通过章草来考究之前的字体与后世字体之间的联系。由此可以说,《急就章》作为重要的章草作品,在书法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四、透过《急就章》可以总结的书法规律
(一)透过《急就章》看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
汉代承接秦代,主要使用的字体就是隶书。隶书继承了篆书的特点发展成为成熟的隶书。后来出现了早期的草书,也就是章草。在章草之后,出现了今草以及狂草。在章草出现的几乎同一时期,楷书、行书也开始进入萌芽阶段。可以说,《急就章》出现的时间是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也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对《急就章》的研究,可以上追篆书、隶书,也可以体会楷书、草书、行书等各体的演变过程。
(二)透过《急就章》看书家的情感
草书是最能够体现书写者情感的。从今草层面上讲,唐代的大草能很好的体现个性和情感。张旭的草书激昂澎湃,有种癫狂的感觉,怀素则是圆转灵动。二者的草书大开大合,缓急分明,最能够体现其在情感上的一系列变化。《十七帖》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其行列之间不像大草那样缠绵不断,而是有着章草那种字和字之间没有线条相连的书写模式。有的字端庄,有的则取侧势,不单有形式上的美,还寄托了内在的情感。章草是最早出現的草书,其特点是厚重、淡然、高古等,保留着隶书的波磔,但加快了隶书的书写速度,字和字之间不相连,体现出书写者对淡的追求。透过历代《急就章》书法的作品,可以深刻体会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作者简介:林鹏,男,本科,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2015级学生,研究方向:书法学;李思航,男,硕士,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书法史、艺术传播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