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宿儒傅屯艮
作文蕖,又字君剑,号钝根,改屯根、屯艮,别号钝庵、屯安、屯庵、屯庐、倦还、倦翁、无闷、尹佥、红薇生、声焕、更生、青苹、金屯、孤萍、孤萍客、钝剑、觉夫、汀累、湘纍、德巍等,室名知生靡乐斋、太山石室、红薇馆、废雅楼、尚友草庐、南山石室、息影阿、梦甜室、梅笑轩、鹩借居、繁霜林等。
南社成立前,傅屯艮就与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在上海办报,鼓吹反清革命。南社成立,他是首批成员。此后他介绍文斐、李澄宇、吴恭亨加入南社。编辑了《南社丛刻》21集。1924年,他主持南社湘集,其有别于新南社,而“保存南社旧观”,社员达279人,其中湖南籍社员最多,其次为广东籍,第三多的是江苏籍。
傅屯艮父为书塾先生,在家设帐授徒。傅屯艮6岁开始受父教读,14岁就读毕六经,文章诗赋颇有才气。且喜爱书法,一手楷书中规中矩,见者无不颔首。1903年,年仅16岁的傅屯艮负笈醴陵渌江书院、长沙岳麓书院,与宁调元、卜世藩等思想激进的学子结为知交,砥砺学问。一年后,入湖南省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回醴陵办小学,为乡民所称颂。1906年7月,宁调元等人因组织长沙学生界举行公葬陈天华、姚宏业而遭到当政者缉捕,宁调元约同傅屯艮同赴上海,随后又在宁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没多久,傅屯艮住进了同盟会江苏分会的秘密联络点“夏寓”,与高天梅、柳亚子等相识,结下了亲密的友谊。
在上海期间,得黄兴直接指导,傅屯艮与宁调元、陈家鼎等人创办了《洞庭波》杂志(后改名《汉帜》),后又参加竞业学会,为竞业学会主编《竞业旬报》。1906年10月28日,傅屯艮主编的杂志与报纸同时问世,刊出大量振聋发聩的文章,深得好评。《洞庭波》主旨在于反清,呼吁湖南“首倡起义”,为湘赣边界爆发的萍浏醴起义作了有力的宣传鼓动。杂志很快遭到清政府的搜查,屯艮潜返湖南。1911年7月,傅屯艮与宁调元再次到上海,几月后武昌起义爆发,他与陈去病、张默君在苏州创办《大汉报》,积极报道辛亥风云。
1912年,傅返回湖南,出任《长沙日报》总编辑。“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傅屯艮名列黑名单之首。幸亏侠女玉娇相救,得以虎口逃生。
1916年,袁世凯一命呜呼,傅获得自由,重新主持《长沙日报》。可是第二年时局又变,段祺瑞派吴光新驻岳州。吴氏无恶不作,傅屯艮在报上揭露鞭挞,不遗余力。恼羞成怒的吴光新派人潜入长沙,纵火将《长沙日报》馆尽皆烧毁。刚巧傅有事外出,幸免于难,无奈再次避居上海。
1920年7月傅氏返湘,先后任湖南省长署秘书、省议会议员、湖南沅江县县长、安徽民政厅秘书,安徽棉税局局长等。对于做官,傅氏觉得非其所能,更非其所好。他致主要精力于诗词、书法。1923年10月,柳亚子等在上海创建新南社,提倡新思想、新文化。1924年,傅屯艮与南社社友陈去病、刘约真等人在长沙创建南社湘集,以“继承南社精神,提倡气节,发扬国学,演进文化”为宗旨。1928年,傅调任湖南省中山图书馆馆长,在任期间采用杜威十进法整理全部藏书,编成《中山图书馆目录》二卷,至今仍是我国目录学的重要资料。1930年夏,中山图书馆又被大火所毁,接着《长沙日报》馆再度被焚。傅屯艮,这位从小立下宏愿为国为民奉献自身的“知生靡乐斋主”,肺疾复发,同年12月15日病逝,终年仅48岁。
傅屯艮其艺
傅屯艮自幼秉承家训,书法习二王、颜柳和钟繇。青年时期,由帖而碑,临习汉碑、钟鼎彝器拓片及石鼓文。稍后,又将目光投向黄山谷、苏东坡。
1913年,汤芗铭督湘,通缉傅屯艮。傅从长沙微服出逃,奔回醴陵。走投无路之际,当地名妓黄玉娇(图1)挺身而出,毅然收容,让傅藏匿到她的妆楼上,玉娇从容应对军警盘查,傅终于安然脱险。傅屯艮非常感激侠骨柔肠的玉娇姑娘,作长诗《红薇感旧记》以感念,并以此为题向南社社友征求图画和题咏。黄宾虹(图2)和蔡哲夫各绘了一幅《红薇感旧图》;题诗先有柳亚子的《玉娇曲》,又有南社社友高天梅、胡石予、王大觉、高吹万、姚石子、余疚侬、姚鹓雏、叶楚伧、胡朴安、周芷畦、凌莘子、吴悔晦、李洞庭、田星六等19人的总计177首题诗;词有王西神、叶中泠、邵次公、张素、许观、陈蝶仙等10人10阕;吴梅作有4首曲。傅屯艮将这些汇编成集,以待日后找机会印行出版。为此,柳亚子、汪兰皋、蒋万里各作了一篇记,傅屯艮作《红薇感旧图自叙》一篇,封面由余天遂题写,内页分别由萧退訚(àn)(图3)和刘三(季平)题写。一册《红薇感旧记题咏集》,有诗词、文章加图画、书法,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可惜编定不久,题咏集就在随后的战火中全部被焚毁。不得已,傅屯艮再从《南社丛刻》及《长沙日报》中去寻找,详加摘录。柳亚子慷慨资助,重新刊印问世。一部《红薇感旧记题咏集》,保留了南社成员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主题决不是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它记录了当时民主革命夭折、北洋军阀横行的一段真实历史。
继《红薇感旧记》之后,民国3年(1914年),柳亚子酝酿《分湖旧隐图》以寄意,世事无可为,说将归隐分湖,征求社友作图、撰文、题咏。自1914年开始,到1920年止,共得图文诗词曲多达293件。傅屯艮一人为柳亚子的《分湖旧隐图》奉上了6件,全都作于1915年。
题首2件,一是大篆写就的“分湖旧隐图”,颇有金石之气。傅屯艮喜好石鼓文和钟鼎文,他收藏了数十件钟鼎彝器拓片,朝观夕摹,爱不释手。前清刘喜海的《长安获古编》不易获得,好在刘鹗1905年有补刻本问世,他终于觅到了手。1908年,又有端方的《陶斋吉金录》,为了购得,傅氏节衣缩食非常不易。这两部书,傅常置案头,不时翻阅。不仅是金文和石鼓文,傅对于甲骨文也有所涉及,这件大篆书作的落款“屯安为亚子作之”七字(图4),颇有甲骨味道。另一件题首隶书“分湖旧隐图”(图5),秀美方整,朴厚劲健,颇多《张迁碑》和《曹全碑》笔致。
傅屯艮为柳亚子《分湖旧隐图》题写的第4件手迹是4首七绝,先以楷书写就(图6)。落款中有“感旧记作《玉娇曲》,以是因缘斯人不朽矣。故复报谢之。奉题《分湖旧隐图》四首寄呈”。这件楷书有颜柳的根基,更多的是师承钟繇,并有《张猛龙碑》的味道。这件楷书寄出后,他又觉得不满意,又重新以行书书写一过(图7)。这件行书俊秀多姿,飘逸萧疏,深得颜真卿神韵。
傅屯艮的行书不止一种面目。1915年底,由于为柳亚子第一个绘《分湖旧隐图》的陆子美英年早逝,噩耗传来,傅氏又作了《补题分湖旧隐图》一件册页。这件行书较多二王的流美轻灵之风。
傅屯艮于1919年3月的行书,是为柳亚子堂弟柳率初和另一位南社新社友凌诵南题写的《兰臭图》册页(图8),基本是二王体势,融有颜体风骨。(14行书“八年三月屯艮海上”册页 柳亚子纪念馆)
还是《兰臭图》,两年后,傅氏再以行书写了一篇“序”,作于民国10年1月23日,共计3页(图9)。曲折用笔,特别是横画出现微微的波折,这是黄庭坚的书风。傅屯艮诗词崇尚黄山谷及苏东坡,也许是爱屋及乌吧,书法上也喜好起黄庭坚来。
傅屯艮的书法堪称各体皆备。民国4年,高吹万、柳亚子和姚石子三人偕夫人游杭州,事后汇集三人在此期间所作《武林十日游记》《湖海行吟草》《续浮梅草》等诗文成《三子游草》一书。分别请南社中的书法高手题耑(同“端”),其中高吹万的《武林十日游记》是7000余字的一篇长文,由傅屯艮用篆书题写。傅的篆书学《秦诏版》,笔法折多转少,富有草篆味道。
傅屯艮还擅长指书,堪称南社一绝。且看其于1914年赠予柳亚子的指书对联:“青兕后身辛弃疾,红牙今世柳屯田。”上款:“亚庐社兄正句”,下款“钝根指书,时客留溪”,钤有一方朱文印章“知生靡乐斋主”(图10)。对联写得很巧妙,把柳亚子当时的姓、名和别号都镶嵌在了里面。南宋词人辛弃疾文武兼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很符合柳亚子的理想;辛词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且多用典,这也很合柳亚子的胃口。那时,柳亚子爱慕辛弃疾其人其词,改名“弃疾”,辛弃疾有别号“青兕(sì)”,柳亚子也以青兕作为自己的别号。柳屯田就是柳永,中年以后考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极具影响力的词作家,擅长以词描写都市风光、市民生活和羁旅行役之情,开辟了词作的新题材。有人曾经将苏轼同柳永的两种不同创作风格进行过形象的比较,说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而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见俞文豹《吹剑录》)。所以有“红牙”“柳屯田”之说。当然,柳亚子的诗并非一味婉约,他的忧国忧民之作更多地接近于辛弃疾。这里主要是取它一个“柳”字。柳亚子先生非常喜爱这副对联,特别是“青兕后身辛弃疾”一语,说柳亚子犹如辛弃疾再世,像“青兕”那样,敢于冲锋陷阵,犀利而老辣。柳亚子生前一直将它挂在磨剑室书斋里。直到今天,依然高挂在柳亚子故居的磨剑室里。
傅屯艮一生勤奋,著作颇多,除上文提到的《红薇感旧记》外,主要有《屯安诗文集》《屯安词》《行国吟》《环中集》《冬夏脞录》《废雅楼说诗》《广雅》《交通削繁》《中学适用之文学研究法》等。
责编 潇然
下一篇:明臣之典范异态之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