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饶宗颐教授的行草书教学
体会到,要学懂书法,不只是形迹的学习,更要明白书者背后无论是其哲学或文学的思想.因为这些精神思想往往渗透在书法中。从以上几个例子中,我们很早就体会到.学习书法不单单是学如何写,更加应该学习书法背后甚至书法以外的种种知识和修养。所谓“非学无以养艺,非艺无以扬学”。
技艺并重
在书法的学习上.饶教授不仅重视书法的技巧。也很重视书史和书论。他曾指导过我们细读前述米芾的《学书帖》的内容,其他读过的书论名著还有孙过庭的《书谱》、康里崾崾(1295- 1345)的《张旭笔法卷》等。
他虽然天赋极高 ,但不时叮嘱我们要勤勉,要下死功夫。例如他在讲授写书法的方法时,提及要写得快速.是为“振”
“迅”,他认为写得不快则气断,但却鼓励初写的人可以写得“滞”,以求人纸,这也是一种帮助学书者下死功夫的方法。另外,记得他读到米芾《学书帖》中的“则奴书也”时.就不无感慨地说,初学书法者亦应如“奴”般下功夫:又教导我们,学习欧阳询《梦奠帖》须先临写五十遍。
饶教援认为看艺术品要观其神气 犹如看人先看人的眼睛。观神气也即观其气,观其连贯性,因此,他学书重视吸收作品的精神气韵。不过,他对书法的形体亦从不轻看。例如他说过,初学行书者必须临习王羲之《圣教序》,虽然此帖并非墨迹,但透过此帖来学习行书的字样.是学习行书的基础。此外,他又提到学习智永的《草书千字文》对认识草字有很大作用.须要默记,更说最好每晚临睡前背数字.要连贯起来用心临写;日子有功,必有进益。
撷精取华
饶教授学问渊博,在教学上条理分明。他常常切中肯綮、撷精取华地说明,且挑出学习的重点,什么是宜什么是忌.一目了然。在讲授如何学习前人书法的过程中.我记下了不少饶教授曾说过的心得,现摘其要者开列如下:
学习碑帖的宜与忌:
书法最重要的是“锋”。
楷其实都要用隶意书写,唐褚遂良、李北海等书法皆有隶势,然各取势不同矣。
家人書法进步之处是能打得开,但有些则太开了。
米芾的长处是要学其疾徐快慢的旋律。
米芾《蜀素帖》,要学其稳处,不要先学其狂诞处。
学习米芾《学书帖》而后,可写《虹县诗卷》,《研山铭》亦不错; 《多景搂诗>则太恶有习气, 《吴江舟中诗》亦不错。
苏东坡《寒食诗帖》写得甚好,可供参考和临习。
苏东坡的书法,字形扁,再以长直笔破。
初学书者多好黄山谷,此皆因其横肆。
世人只懂学黄山谷向外撑开,不知山谷实多采处。
黄山谷《伏波神祠诗》用笔多中锋,行与行之安排,字与字之安排等都恰到好处;尤要注意其齐与散的地方,字与字的连接等。
黄山谷《太白忆旧游诗>结构太放肆。
黄山谷《诸上座帖》不宜学,因写字应每字皆能拆开看,但此帖不能。
欧阳询的书法是依北朝的规律变化而成。政书初学易写坏,尤其《九成宫碑》和《皇甫诞碑》等最易学坏。
学欧阳询行书,最好由《梦奠帖》入,此帖与《皇甫诞碑》较衔接,没有那幺峭拔。
《曹子建碑》并不太好,但仍可寻出一种“Unity”(和谐完整)。
《温泉铭》为唐太宗晚年之作,书写道劲而飘逸,跌宕疏落,结构自成一家,神态都是学王的,与《怀仁集王圣教序》一并便知; 《怀仁集王圣教序》因曾经规范化,因此精神不出,故《温泉铭》大大超过《怀仁集王圣教序》。
《温泉铭》书法“如流风回雪” (《诗品》语)。
《温泉铭》不宜初学,固根本不能学,只能体会其神味飞舞而已,不能形迹寻。
写字是精神的投入,已经不是技巧的问题,《祭侄稿>可以参考但不可学。
徐渭《青天歌》,其跌宕处祝允明都没有这样子,但它不宜初学。
初学写法帖不宜写大,王觉斯写帖甚大,但实则其为找文章内容而已,皆为自己之意。
另外,饶教援的教学并不崇尚空谈。讲解非常细致和具体。例如他在讲论黄庭坚的书法时,具体讲解了他笔法上的六个特征.包括:一、横画特长有波折,是为“折钗股”,即一波三折:二、直笔有些微颤笔,以免太直,是为“屋漏痕”,三,撇捺笔特长,有波折;四、转角有断笔:五. “水”部首字的三点水要点与点要相连接:六、笔画不能太直,要能摇曳。又例如黄庭坚的《经伏波神祠诗》,他指出末句“山谷老人病起须发尽白”中, “山”宇底画 笔为败笔,而“尽”字则意足而润。饶教授这种具体而微的教学让我们很快掌握到不同书家的特征,在提升我们的水平上不但在手,且在眼了。
在饶教授的教学中,我最佩服的是他在评论不同书家和书迹时,往往用片言只语就点出该书家或书迹的精神和特点.有点像金圣叹评点一样,叫人拍案叫绝.心领神会。这里略记下部分精彩例子:
王羲之《兰亭序》的好处在于“疏朗跌宕”。
虞世南书法“安详而闲”,欧阳询则“阴峭”,由北碑出;此是写字的人性格不同使然,不能勉强。从学习角度而言都应该学,但继续走下去时便会分途。
柳公权书法、采些笔甚“滞”。
宋四家中,米芾得一“放”字,黄庭坚为“纵”。
米芾较黄山谷难写,因其多神(神出鬼没)。
写米芾字要注意其“秀” “痘” “转”。
黄山谷用笔“摇曳有致”。
蔡襄固学法帖,以致“平淡”。
蔡襄的好处在爽利。
赵孟頫章草工夫甚好,六体书法中亦以此最好,隶书最差,古文则不甚可靠,草书用笔亦甚圆。
王宠字很“清新”。
广东书家中,康有为亦算是“豪杰”,其长卷和奏折颇有《祭侄稿》韵味。
书艺观念
观察饶教援的教学心得,不难整理出他在书艺方面的观念。现尝试从他的教学中归立了几个重点,并将当年的语录列出。
一、厚重
饶教援谈得最多的便是书法要厚重的问题。 《选堂论书十要》中的第一“要”就提出书要“重” “拙”“大”。第二”要”主张“留”。此两项重点是要免却轻佻.妩媚、纤巧、甜熟与油滑之弊。
以下是当年与厚重大致相关的文字记录,
“率”容易轻,饶喜厚重。
吴琚亦是学米芾,但嫌其太“率”。
学苏东坡字要写得厚,他有些字太扁,如《李白仙诗卷》尾段。
苏东坡用笔拙、但固有些方笔的碑笔,故能在跌宕中得道美;而其整章配搭比山,更有格律法。
苏东坡《寒食诗帖》第二至四行甚好,笔甚厚。东坡于四家中笔最厚,这可能从李建中而来。
苏东坡《寒食诗帖》后黄山谷跋不能与东坡相比,黄只得凌厉,不若东坡的厚。
学东坡要学其钝拙的部分,学字不是一定要飘逸的。
笔笔要送到尾,尤其是撇笔。
王秋湄与于右任比较,王秋湄就显得薄了。
二、气魄
饶教授认为书法要有气魄,且要贯气。透过结体和用笔来达致一种连贯和气溢的境地。与此有关的文字如下:
一般初学颜鲁公书法,多以《麻姑仙坛记》和《颜家庙碑》,颜书有“阔”的好处.且有气度,又“稳”,故任何人都要学颜,是为初学楷书的第一步。
《裴将军诗》真伪虽有论争.但在宋时上石.姑勿论如何,其气魄之大亦令人佩服。此作写得纵横,结构配搭.真所谓笔阵图。
写颜要写得“圆重开展”。
“振迅天真” (米芾《学书帖》语)。 “振”即提得起; “迅”为快速: “天真”即自然。 “出于意外”.即神来之笔也。
写草书所谓“流利”
“顿挂”
“流利”指行笔快,敏捷: “顿挫”指起笔和收笔。
王觉斯有其突破处,喜用绫书写。九尺条幅作品极能体现其气魄。
三、闲逸
书法之所以高妙,除了形体结构外,更重要是一种书外的意境。观赏领悟需要平心静气.尤其要体会当中的“意到”。饶教授不但在书法,在绘画上也常提到一个“闲”字,那是 种很高的意境.是厚重和气魄以外展现的种难得的境界。与此相关的文字记录包括:
观书画要静(平心静气)。
古人写字都不经意。
“把笔轻” (米芾《学书帖》語),即轻灵。
黄庭坚的《经伏波神祠诗》的笔画造型都有安排起伏。书法最要意到。
苏东坡《杜甫诗》写得很“闲”.了无火气。
米芾《蜀素帖》,字阔绰,是以宽绰胜,故要写得闲、劲:更要注意其紧处。
饶教授1987年发表的《选堂论书十要》是饶教授历年书学心得经系统总结而成。发表以来历二十多年.其意义和影响一直没有衰减。回看《选堂论书十要》,很多精辟的见解和论点其实早在中大艺术系讲课时已经成形。自己当年实在非常幸运,能陪伴在侧,服侍他教学.并与同学一起听课。叫我喜出望外的是,饶教授后来更成为我读研的指导老师,分别指导我完成硕士与博士论文。今天.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教已近三十年.自己无论在中国绘画、书法、篆刻,以至指导研究生写作论文的时候,都不自觉地受到饶教授的影响。饶师的术史并重、创研互补的治学态度,他主张不随主流方式的教学心得, 直是我多年来奉行的原则。虽然自己才智平庸 在艺与技等各方面都望尘莫及,但饶师昔日的教导对我实在影响深远。今次写作此文,翻开当年的簿子重温笔记,种种美好的回忆又出现眼前。但愿自己无负所学,继续尽心尽力于教学与创作。将饶师的教导承传下去,让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发扬光大,将中国艺术的种种美与善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