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的大国竞争
电子战本是大国竞争所催生。举世公认的第一场电子战,发生于1904―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此后,由于电子技術和电磁波在战场上水漫金山般的普及和应用,电子战成为大国利器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手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军事上深入、广泛的应用,各大国在电子战上的竞争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幽灵之手”掐住战场制胜“命门”
电子战又被称作“幽灵之战”,因为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像幽灵一样无所不在。1898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使得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成为事实。这一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以及军事竞争。
“一战”中,英、德两军的无线电通信干扰变得炽热化。“二战”中,无线电通信对抗、导航对抗和雷达对抗全面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美军给战斗机加装电子干扰吊舱来对付地空导弹的瞄准雷达,增加了战斗机的生存概率,夺取和巩固了空中优势。
1982年6月9日,叙以贝卡谷地之战展开。由于以方具有电子战优势,又有具有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等综合电子战能力的美军预警机的支援,叙利亚花费重金建设的19个俄制“萨姆”地空导弹连,在六分钟内被以军全部摧毁。在接下来的空战中,以军击落叙利亚俄制“米格”战机81架而自身无一损伤。这一结果客观表明:没有电子战能力或者电子战能力被对方完全压制,不仅没有还击机会,甚至毫无生机。
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之前,对伊拉克防空和电子通信系统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代号为“白雪”的高强度电子压制,致伊拉克预警系统、通信系统、作战指挥系统全部失效;以致美军F-117A隐形轰炸机在巴格达投下第一颗炸弹45分钟后,巴格达才响起空袭警报。
2007年9月5日晚23时左右,由以色列空军第69“铁锤”战斗中队、第134电子战中队和第192空中预警中队组成的空中打击分队远程奔袭叙利亚,一举摧毁位于叙南部阿尔奇巴尔的核设施,然后全身而返。关键在于以色列使用的美军“舒特”网电一体攻击系统,成功入侵、接管并摧毁了叙利亚边境及核设施周围的防空系统,叙利亚在核设施附近部署的俄制“道尔”防空导弹系统形同虚设。
迄今,电磁频谱已经弥漫整个战场。战场上的飞机、坦克、大炮、舰船、潜艇、机动指挥所、单兵、无人平台,以及卫星和空天有人、无人飞行器等机动平台,它们之间的互联和任何信息传输,都只能通过电磁波来实现。在电子战中落败的一方,将遭到预警探测系统致盲、指挥通信中断、导航定位错误、敌我识别混乱、精确制导武器失灵。电子战的“幽灵之手”,已经牢牢掌控战场制胜“命门”。
美俄电子战装备能力比拼
美俄两国是军事大国,也是电子战大国竞争的主要力量。美俄两军对电子战的认识略有不同。美军的电子战定义是:“利用电磁能判定敌人所使用的电磁波性质,予以反利用、削弱、干扰;同时确保己方电磁波安全有效利用的各种军事活动的总称。”俄军的电子战定义是:“对敌方电子器材和系统实施侦察,并随之进行电子压制,以及对己方电子器材和系统进行电子防护的综合措施。”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但美军的定义外延更加广泛,客观显示美军的电子战概念涵盖更加广泛。
美军陆、海、空军都有自己的电子战装备和系统。美陆军电子战装备以通信电子战装备为主,现役的典型装备有“开路先锋”高频∕甚高频通信侦察系统、地面通信干扰系统、战术通信干扰系统、陆航机载通信电子战系统等。
美海军的电子战系统主要包括舰载和机载电子战系统。舰载电子战系统主要包括侦察告警设备、有源干扰设备和无源干扰设备,约有60多种,主要用于对付反舰导弹、收集敌方情报、干扰敌方雷达正常工作等。海军航母电子战飞机有已经使用40多年的“徘徊者”EA-6B,以及近年投入使用的“咆哮者”EA-18G。同时,美军正研发新一代以F-35为载机的EF-35电子战飞机,用于为舰载机F-35C遂行伴随电子掩护任务。
美空军拥有近百种电子战系统,约有250架专用电子战飞机,各种作战飞机也广泛配置电子战系统,具有较强的电子战能力。美空军电子战主力机种是13架EC-130H “罗盘呼叫”通信干扰机、21架RC-135 “联合铆钉”电子情报侦察机。
俄罗斯高度重视电子战装备技术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电子战装备体系,部署在陆、海、空、天各个领域,具备侦察、测向、定位、干扰等多种功能。俄军电子战系统包括“希比内”“莫斯科”“克拉苏哈”“水银-BM”“总统-S”等。这些系统或以陆基手段直接对空探测,或装在机翼末端用于提升战机生存能力,可直接压制敌方预警机、机载雷达、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系统,在一些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对而言,俄军在空中电子战能力方面与美军相比具有明显差距。俄罗斯空军有功能强大的A-50大型预警机,但与美军的EC-130H“罗盘呼叫”、RC-135“联合铆钉”等形成的系列相比,处于下风。为弥补这一缺陷,俄军正以伊尔-18、伊尔-22等飞机为平台研制专业电子干扰机。
在航母舰载机电子战能力方面,美军一艘航母装备一个舰载机联队,其中包含一个电子战飞机中队和一个预警机中队。俄罗斯航母仅装备舰载直升机预警机。直升机预警机具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探测距离只有固定翼预警机的十分之一左右,二是速度太慢无法为舰载机编队提供伴随掩护。这一差距使得美俄两军在海空联合作战方面无法形成对比。
美俄电子战的直接交锋
无论是叙以贝卡谷地之战,还是以色列摧毁叙利亚核设施的作战行动,都包含美俄电子战装备的交锋。近期美俄电子战的直接交锋,始于海湾战争。其时,美军对伊拉克军事目标的精确打击,主要依靠GPS 制导的“杰达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GPS的制导信号的严重缺陷是容易遭受电子干扰。在一个重要目标附近,安置一台由俄制价值70美元左右的GPS干扰机,即可使美军精确制导炸弹偏离目标。对此,美军发言人坦言:“来自俄罗斯的电子干扰设备,正在严重威胁联军士兵生命安全。”美国政府甚至因此对俄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在因俄罗斯夺取克里米亚而引发的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战机使用“希比内”机载电子战设备,对美军“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进行电子干扰,致其雷达和数据传输网络不能正常工作。俄军还对美军飞机和欧安组织S-100无人机进行雷达和GPS干扰,还使用通信对抗系统对其进行通信压制。
叙利亚内战及美俄的参与,使美俄两军的电子战交锋有了新的战场。俄军在叙利亚部署的米-24、卡-52武装直升机和米-17运输直升机均装备有“维捷布斯克”和“总统-S”单机保护系统。俄军还在叙利亚战场部署“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对敌方电子战和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和压制。
2018年3月,俄罗斯获悉美国计划对叙利亚实施新一轮导弹打击,遂向叙利亚派出最新型配备“杠杆-AV”电子战系统的米-8MTPR-1型直升机,以应对美军的打击行动。“杠杆-AV”机载电子战系统每个天线单元可发射8个干扰波束,探测并干扰敌方的地面指挥∕控制以及侦察探测系统。这种直升机是目前俄军最先进的电子战直升机,能掩护半径300公里范围内的地面技术装备及军舰。
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和北约国家先后投入“长曲棍球”低轨道侦察卫星、RC-135“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等,开展电磁情报搜集工作。今年4月14日,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开展军事打击前,也曾出动数量众多的电子战飞机,遂行目标搜索定位、为轰炸机提供电子掩护和协助巡航导弹突防等情报侦察和电子对抗任务。
大国竞争推动电子战发展
大国竞争推动电子战向前发展。提高电子战能力,一方面是提升电子战系统的技术与效能,另一方面是提升作战平台的电子战能力。电子战发展具有以下三个趋势。
一是继续提升作战平台的电子战能力。通过在叙利亚战场与美军的电子战交锋,俄军认识到了自身作战平台电子战能力不足的问题。2018年3月,俄军决定升级苏-27的电子战系统,并为苏-30SM全面装备电子战吊舱。日本自卫队正计划将现有约200架F-15战斗机进行电子战能力升级,减少平台雷达信号特征,并能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和防御电子攻击。
美军也在对空军的F-15战机进行电子战能力升级。波音公司已获得美国空军4.78亿美元的合同,为F-15战机研发新的电子战技术和系统。电子战能力得到提升的F-15战斗机,美军计划将其服役时间延至本世纪40年代中期。美海军计划于2020年实现对舰载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的升级,以加强其电子攻击和信号情报能力。F-15C的有源电扫描阵列雷达的各项升级活动将在2021年完成,并同时装备F-35。
二是网络战电子战将实现一体化。2006年美军发布的《联合信息作战条令》已经明确:由于无线电网络化的不断扩展及计算机与射频通信的整合,计算机网络战与电子战行动、能力之间已无明确界限。2011年5月16日和7月14日,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美国国防部提出的《网络空间行动战略》,其中的“网络”一词,已从“network”悄然变成了“cyber”(赛博)。
对于“cyber”,美军参联会发布的《联合作战条令》,联合参谋部发布的《军事及相关术语辞典》的界定是:一种由相互依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处于信息环境中的全球领域,包括互联网、电信网络、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处理器及控制设备。很显然,这个被我们译为“网络”的“cyber”,不仅包括电子系统构成的网络,而且包括计算机网络,甚至涵盖一切通过有线、无线手段加入的作战平台“嵌入式”电子信息系统。
当计算机网络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之后,电子战系统早已不是一台台孤立的电子设备,它们要么是一个连接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化电子系统,要么是一个连接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其他电子战设备的网络化电子战系统。以叙利亚从俄罗斯进口的“道尔”防空系统为例,就不仅包括一体化互联的预警雷达,而且包括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的计算机和网络,以及依据系统所生成的目标参数进行拦截的防空导弹。
2007年以色列摧毁叙利亚核设施行动中的“舒特”攻击,就是一次典型的网电一体攻击,即通过电子攻击将网络攻击代码“注入”叙利亚防空雷达系统的接收机,雷达接收机将攻击代码当成正常数据存入计算机,攻击代码借机展开网络攻击,将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敌方战机信息删除或修改为己方目标信息。电子战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一体融合的趋势不会改变,网络战电子战一体化的趋势将更深入发展。
三是电子战系统向智能化发展。电子战和网络战的一体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同时,电子战的智能化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和方向。2017年9月,美国防部发布新版“电子战战略”。国防部發言人巴布表示,新版“电子战战略”的目标是实现机敏、自适应及一体化的电子战能力,在各类军事行动中以进攻性电子战达成电磁频谱优势。
2018年9月7日,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宣布启动下一代人工智能项目,在未来5年投入20亿美元研发资金。其中,电子战能力是这一项目的重点领域,包括电子战复兴计划,以及有关复杂网络攻击分析、虚假图像侦破、全域作战动态杀伤链构建等。这是一个涵盖智能化电子战和以电子战为核心的智能化情报分析、真假目标及信号识别和全域作战的闭环,其本质就是一个智能化的电子战及电子战支撑的实体战体系。
2018年2月17日,美国陆军发布《2025―2040年美国陆军网络战与电子战构想》。陆军将及时利用新技术包括智能技术升级电子战能力。例如,升级士兵便携式反射频控制干扰设备,以及改装地面电子监控站的发射和接收天线,使其可甄别、探测和发射干扰电子信号,使用软件、数字映射技术和计算机算法等,对战场电子信号的来源和位置进行定位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实施干扰。
美国海军正在开发一种更强大的新型电子战干扰技术,旨在使战斗机摧毁敌方目标,而不被对方地空导弹防御系统探测到。以美国海军的舰载电子战飞机EA-18G “咆哮者”为例,通过开发舰载电子战飞机的机器学习算法,预计在2025年前后使其具有反应敏捷的对抗未知敌方雷达的增强电子战能力。
美国空军已在F-22和F-35战斗机内置数据库,可自动识别并存储、标记敌方电子信号。在此基础上,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实施的“自适应雷达对抗”项目,通过开发认知电子战系统,实时搜集无线电信号,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对敌方的电子战系统的有效干扰。
限于技术和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俄罗斯军队没有如此庞大的电子战智能化计划,而是立足现实和现有技术装备,进行符合实际要求的改造升级。预计到2020年,俄罗斯电子战部队的先进装备所占比重将达70%。届时,电子战系统将成为俄军连接作战指挥和情报支援体系、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确保战争胜利的关键作战节点。
无线电技术催生了电子战,网络技术催生了网络战电子战一体化,智能技术将使电子战走向智能化。电子战大国竞争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未来战争中的胜败。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