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培养创新型医疗人才
【摘 要】文章以医学影像学实验示范中心(川北医学院首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例,介绍了实验示范中心的总体建设理念及建设内容,围绕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开放,校院企合作等方面,对中心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经过8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心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师培训培养、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实验示范中心;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题,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学科专业的优势,实施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培养“扎根川北,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实验中心的核心任务。
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实验示范中心(以下统称实验中心)于2007年被遴选为“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校医学影像学专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一本招生专业。中心每年面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4个专业开出20多门实验课,各类实验累计达10万余人学时,同时开展各类教师及学生科研竞赛。
1 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理念及内容
1.1 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和优化实验资源,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工作技能、影像思维、临床综合分析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医疗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把中心建设成为临床医疗综合人才培养和医学院校科技创新重要基地,使之成为川东北实验教学特色鲜明、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医学影像类实验示范教学中心。
1.2 加强软硬件建设
实验仪器设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硬件设施,自实验中心成立以来,中心建设得到了四川省及学校的大力支持,建立8个学科实验室,实验中心面积近2700平方米,在建设期间,淘汰和更新了一些设备,新购置一批实验设备。此外附属医院影像科室拥有可用于实验的大型医疗设备,如美国GE公司1.5T 及3.0T MRI,螺旋CT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医用直线加速器等。
1.3 建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
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用于全真地模拟医学临床检查、诊断场景、流程、环节控制。可以确保学生在不占用“紧张”的临床医疗资源的前提下得到真实、充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大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实验中心现已在硬件设施基础上部署多种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医学影像学数字化教学平台[3]、PACS系统教学平台、医学影像技术图像后处理平台、放疗虚拟现实教学平台、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平台。
1.4 加强实验教师及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及实验管理队伍是实验中心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将中心建设与学科建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进行实验队伍建设。中心一方面根据学校政策引进新课程紧缺师资,同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新进青年教师实行教授或副教授一对一培养。另一方面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使中心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得到了稳步、快速、健康和全面地发展。每年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实验技能竞赛,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等措施,加强教学交流。
2 加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现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中心以培养现代化一线临床医疗创新人才为目标,突出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实验和实践课程,深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一个体系,二个主体,三个层面,四个贯通”的实验教学体系。
2.1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融为一体,形成统一整合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本,强化知识与技能,提高素质与能力,突出实践与创新。实现由基础验证实验向综合、设计实验转变,由规定性实验向自主性实验转变,由传统型实验管理向开放型实验管理转变。
2.2 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组织实验教学
“二个主体”,即在实验教学中完整体现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自主预习,重点讲授,自主完成”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在方案和方法上予以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前,教师以集体备课和预做实验形式作为实验教研活动,以便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课中,形成以讲授、示范、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规范;实验课后,以总结点评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每个实验的设计思想。
2.3 三个层面实验教学内容
构建 “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渐次推进、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内容。一二年级的实验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训练基本实验技能为目的;三四年级课程以全方位的综合设计模拟训练或自主实验为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五年级课程以研究创新型实验为主,进行创造力培养,真正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基础型实验教学。以医学基础实验为主,通过基本验证性实验,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激发兴趣,同时早期接触临床仪器原理及运用方式,促进仪器基础和临床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前后贯通,使基础型实验教学的主题更加明确。
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这个阶段更注重学生的临床影像方向的综合实验教学。课堂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推行以器官系统(或问题、病例)为主轴的问题导向性学习(PBL),以临床医学问题为切入点,将基础各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横向整合和纵向衔接,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以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为主,全面提高实验技能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这个阶段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开放性实验教学、临床见习、科研活动、大学生技能比赛、毕业设计等,同时引入学科前沿性、学科交叉性课题。实验要求注重过程,倡导并鼓励创新。实行课题和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案例为导向、以团队协作为导向、以探索创新为导向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的全过程,由学生自主查阅文献、实验方案设计、病例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2.4 融汇贯通,多方面培养
在现今的医学教育中需要更多地重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多方面发展,这是当代医学模式的呼唤。实验中心推陈出新,改变传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段式”的培养模式,实行基础医学理论与实验、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医学人文与职业态度、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多方面融汇贯通。医学影像学拥有的理论体系是信息科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我们更应立足在影像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学科类知识,培养新时代的医疗创新型人才。
2.5 采取开放式运行机制
时间的开放是前提,实验内容的开放是核心,实验对象的开放是手段[4]。实验中心采取开放式(实验内容开放、元器件开放、实验时间开放)教学,包括课内开放、寒暑假、双休日开放、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网站开放等方式,在保证正常实验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6 实现校院企合作
学校单方面培养医疗人才已不能适应国民对新时代医疗条件的需求,根据医学影像学对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实验中心对实验实践方式做出调整,联合学校、医院、企业实现三方合作,三方联合培养学生。现实验中心校院企合作已取得初步的进展,已经和多家医院及多家企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实验中心建设、学生联合培养、学校整体发展打开新局面,其中包括四川省及重庆的多家三甲医院、成都奥泰医疗企业、上海英飞达软件公司等。现阶段的校院企合作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协调校院企合作有序开展是我实验中心进一步的工作。
3 创新医疗人才培养效
我校本专科学生依靠实验中心进行实验及科学研究,申请课题达25项,发表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论文集60多篇、获全国“挑战杯”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级一等奖3项。第二届“泰山杯”全国大学生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个人单项冠军1项,个人总成绩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2016年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四川赛区获得一等奖。
大多数毕业生进入三级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强,在单位成熟较快,迅速成为单位骨干,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临床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满意度高,社会反响良好,部分毕业生已脱颖而出,成长为医学影像学界耀眼的新星。
4 小结
“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5]。实验室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实验中心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经过8年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心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师培训培养、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推动了资源共享,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为适应新时期对医疗人才的需要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实验中心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完善各种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校院企三方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实验中心在教学、科研、实践的创新服务功能,实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龙应钊,王燕,孙学芹.完善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6,34(6):162-164.
[2]章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功能与作用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32(2):139-142.
[3]祝元仲,游金辉,张小明,翟昭华,敬宗林,顾鹏.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的研发与使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
[4]王云平.国外大学实验室管理及其对国内开放实验室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49-151.
[5]孙萍茹,米增强,安连锁.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2):53-57.
[6]戴克林.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31(7):32-35.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