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角看孔孟的道德理想社会
[摘 要]讨论以孔孟为中心的儒家的道德理想社会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在现代社会中有何意义,指出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德”、“礼”、“均”、“和”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的评估和选择,使之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关键词]孔孟 道德理想社会 德 礼 均 和
儒家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一部分,规范和约束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孔孟所提出的“道德理想社会”希冀以道德伦理在社会上的推广,完成每一道德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使人人都致力于道德人格的完善,从而形成以道德理性为原则,以道德关系作为调节的稳定的社会秩序。但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是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服务于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要想照搬或照抄,都是不可能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应以历史史实为依据,探寻其中那部分可以超绝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分,为当今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以“德”为基准的身份等级社会的理想
儒学包含对个人人格的完善与理想社会实现的教导两个部分。历来称儒学为“修己治人之学”,“修己”与“治人”两个侧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都没有绝对的优先权。而赋予“修己”以根本性,而将“治人”看作是结果的,可能会产生根本性的错误。因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由孔孟提出的决定身份的新标准可以说是“德”。这个“德”可理解为个人在各自的社会关系中,能使人过出美好人生的卓越性。孔孟将“德化”视为道德理想社会的前提。不仅如此“德化”的过程还是自上而下的,在仁者的统治下百姓必定会受感化,在此立场上,最终为政者的“德”必成为建设道德理想社会的前提。
再进一步讨论,主张统治者应具备与之相配的“德”,即只有有“德”之人方可登上宝座。这样一来就能看出,是将“德”看作确定身份等级的标准。如果说封建制的宗法是由出生决定身份的话,孔孟提出的是以能力与人格为标准来评价人的价值的新标准。当时周的身份秩序被完全破坏,已经不能由出生来作为确定身份的标准,迎合当时的情况将“德”作为身份决定的标准。孔子评价贫苦家庭出身的冉雍为具备王侯之德的人物。而孟子又曾说掀起革命并将暴君桀、纣杀死的汤和武并非臣杀王,而杀的是匹夫桀和纣。他们以丧最为君主的“德”,有背仁义,只能称为一届匹夫。虽然两个例子截然相反,但是最终说的都是“德”的有或无成为决定身份的标准的主张。正因为这个原因,即使说孔孟的根本思想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设立的,但是也能被不是统治阶级的人作为修身的学问广泛接受。
二、以共同社会为基盘的分权制社会
孔孟所设想的道德理想社会的又一重要特点并不是中央集权制,而且维持、支配社会的并不是军事力量等物理上的力,而是“礼”。“礼”可视为以宗教要素与氏族维代感为基础的集宗教、政治、法律、道德为一体的复合式统治阶级的文化,也就具有很浓厚地称之为“礼治”的理想政治形态的性质。“‘德’既然是对宗法道德的概括,因此,它与‘礼’有着本质的联系。”[2]“礼”是在封建宗法下由于长期的惯行而形成的无形法,遵守其无形法的强制性不是物理的力,主要来于宗教、氏族维代感为基础的道德谴责。并且“礼”存在于从分权制小规模社会组织底层往上直到君王统治的分权制天下中,是以宗教与氏族维代感为基础形成的惯例,所以当这种社会构造与维代感被破坏,“礼”就会完全失去效用。
孔子严厉批判“礼”与“乐”的崩溃,“臣子杀死君王”的下克上的风潮,并企图拥护西周的制度。孔子之所以坚定拥护旧制度,是认为只有在共同社会、分权制社会为基础,实行以“德”“礼”治国的政治,才能实现道德理想社会。孔子还批判当时已成为普遍趋势的物理上强制力与通过刑法的统治、根深蒂固的文化与制度,提出以“德”、“礼”持政的效果。这里看出孔子认为政令与刑罚的政治,只能维持表面的秩序,最终会导致磨灭个人的道德性,而以“德”、“礼”持政可通过社会成员的道德提高从而现实各实体的价值的道德社会。
三、“均”与“和”的精神
一般认为儒家学只关心教育问题,对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没有关心。再没有比这个更大的错误了。社会问题可以说是儒家最为关心的课题,而经济问题也与之联系密切。虽说教育是儒家最为关心的,但并不主张脱离经济生活的人生能实现有道德的人格和道德社会。孔子说百姓苦多了,先使其致富,之后再教导,道德教化是能生存下去之后的事情。从善说的孟子也不认为无论什么条件下人都能从善的,如果百姓没有一定的生产手段不可能不动摇善行,一无所有时也无所不敢。述说王道政治时也提出先解决基本生理需求,之后再建立教导人们“孝”、“悌”之道,提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3]这里一面强调关心人的基本需求,另一面严厉批判没有制约的盲目的拜金求利。较高的制约就是社会脉络中“均”的原理。这里所说的社会经济问题中,问题不在于社会财富的总量,而是在分配制度上的政治性的公平性问题。国家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财富的总量,而在分配的不公平。当然,此处的“均”不是简单的平均,而是将根据身份秩序的适当的分配为条件。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这种观点是否能发挥效用还存在疑问,而且孔孟时代,他们的思想没有被接受也可能是这种原因。我们不仅仅是找到因贫穷而灭亡的国家,而且还有很多虽然很富有、强大,但因内部矛盾而走向灭亡的国家。我们现在要正视的是,最近世界只忙于经济发展,而忽视分配问题,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内部原因。正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社会中,没有必要否认对经济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必须是在正确的政治制度下追求。孔子认为相对于经济,政治是上层的。即君子是具备成为“治者”或成为治者之“德”的人,而小人指被统治者;“义”则是包含公平性分配概念的正义,也是可以解释通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为我们的传统赋予正确的形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孔孟提出的道德理想社会产生于传统社会,这与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今天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性质上绝不能单单依靠感情、道德的回归,高唱忠、孝精神能解决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既要实现传统价值的气息不断,也要将西方文明消化为我们的文明。既然不能完全抹杀传统价值观,也就要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前提,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56页。
[2]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3]《论语学而》第2章。
作者简介: 杨彦斌(198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孙晓刚(1983-),男,陕西洛川人,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
上一篇: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