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党员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党员档案管理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支部日常工作的必然要求。党员档案的合理有序管理,使得党员工作质量有据可查,对于规范发展党员流程、明确党员教育培养过程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高校党员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针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党员档案;数据平台;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各地区高校越来越重视党员发展的规范化、系统化,而如何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合理有序管理党员档案,无疑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高校党员因学生毕业、教师工作调动等原因,人员流动量较大,党员档案也会随着组织关系的变动迁入迁出,因而规范党员档案管理,对顺利转接党组织关系,理清学校党员台账都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高校党员档案的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本文将对高校党员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针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1高校党员档案管理的意义与现状
高校党员档案是在党员发展期间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是一个党员成长经历的文字体现,也记录着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党员档案管理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天津市抓实支部总体要求,做实做细支部日常工作的必然选择。党员档案的合理有序管理,使得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有据可查,对于规范发展党员流程、明确党员教育培养过程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高校党员档案主要是采用党组织和人事部门联合管理的方式,其中直接转入及已整理完成的教职工党员档案放在学校人事部门负责管理,而数量众多的学生党员档案和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职工党员档案,大多是由各学院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员负责存放和管理的。党员档案的存档范围、保存形式、调档权限、数字化方式等管理与使用的具体流程则由各高校根据所属省、市、地区的不同要求进行操作。
2高校党员档案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归档、存储、查阅以及使用等内容。一本党员档案从填写到整理完成需要经过数年时间,涉及到党员本人、书记、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组织员等很多人的劳动成果,管理环节多,管理内容庞杂,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从目前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党员档案收集不完整。现在发展培养一名党员,需要经过大约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一直伴随着党员档案的填写和收集,收集档案周期较长,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负责收集高校党员档案的责任主体还不明确,档案收集的直接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分工不明确。当一个负责人转岗之后往往会出现账目不清,材料存放不齐全,给后来的接收人员造成工作上的困难。在工作中有时也存在收集较为随意的问题,可能最初有少量档案在一开始就没有完整收集,常年累月积少成多,会出现一部分难以处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现实因素都影响了党员档案的收集,出现了一些档案收集不及时、不完整的问题。
第二,党员档案书写内容质量不高。党员档案中往往会记录党员个人对党组织及其思想纲领的理解认识,一段时期内培养考察的成效,重要会议的过程决议等内容。这使得党员档案的书写不仅仅限于简单的填写表格,还需要对党的纲领和理论有较为清晰的理解认知,并且有更高的文字组织、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档案书写者语言文字功底不强,对党的认识理解不足,出现了词不达意、照抄照搬等问题,结果造成部分党员档案书写内容质量不高,错字漏字、言语不通、千篇一律。
第三,党员档案保存缺乏秩序。现阶段高校党员档案保管部门各不相同,有的放在学校档案室保存,有的放在学校党委处保存,有的放在各学院党支部保存,还有的放在学校人事部门保存。分管部门较多,档案装订与保存形式、保管年限缺乏统一标准。有些党员档案存放空间较小,档案柜数量不足,摆放顺序凌乱,进而给后期档案的清点、查阅及使用带来了困难。档案的调取、查阅手续不完善,有时会有档案调取之后出现遗失、缺损。部分档案专职保管人员不具有档案管理专业背景,上岗后又缺少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能的缺乏,以及对档案管理工作相关规定条文的认知不清晰等问题,都会影响党员档案的合理有序保存与规范化管理趋势。
第四,党员档案转接有困难。随着全国党支部建设日益发展的大趋势,党员的发展及日常教育管理也越来越系统化、规范化,各单位对新转入的党员普遍重视党员档案的接收工作。然而,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党员档案,时常会出现制作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新的接收单位面对各式各样的档案很难判断其完整与否,新单位要求存档的材料有时原单位档案中也没有体现。于是让党员个人一次次带着自己的档案返回原转出单位补材料的事情时有发生。尤其在入党积极分子的转接过程中,档案转接困难的现象更为明显,难以有效对接的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入党积极分子身份的认定及后续的培养发展进程。
3改进高校党员档案管理的对策
第一,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制定党员档案管理标准。加快党员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步伐,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规规章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工作细则。进一步明晰各管理部门的職能分工,明确党员档案的制作、管理、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环节的责任主体。减少上级对接部门,可以由一个部门整体负责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政出多门现象。用统一的档案行业标准和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党员档案的分类标准、内容体系、书写规范、装订要求、查阅权限、调档流程和保存年限;并对党员档案的更新和管理情况定期跟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一各高校之间的管理标准,可以有效避免各高校因制作标准不同造成的争端,同时在具体操作中,应由学校出面转接党员档案,在档案密封口处加盖学校公章,尽量减少党员个人传递档案,这样做既能减轻档案转接过程中给个人造成的不便,也能为档案的安全、有效转接提供保障。档案转出单位应提供档案材料清单明细以便接收单位查收;档案接收单位在检查无误、接收完成后也应给档案转出单位回函告知。
第二,加大党员档案管理资金投入,硬件、软件建设两手抓。提高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党员档案管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在硬件方面,建设专门的档案室,或在已有的档案室开辟专门空间储存党员档案,并配备专用的内部电脑供档案管理、查阅使用。划拨足够的资金用于档案柜、档案盒、打孔机、棉线、标签等物品的购买,定期更换老旧耗材。在软件方面,对在职党员档案管理者进行档案和管理等相关学科的课程培训,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聘请本校和兄弟院校的档案相关学科教师人才定期开展座谈、讲座,对党员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进行指导。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充实管理队伍,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综合利用定岗定编、责任到人、绩效管理等手段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错漏及时整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管理人员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将历史遗留难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第三,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提高党员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党员档案书写质量,改善生搬硬套、东拼西凑的书写习惯关键还在于加强党员日常教育,提高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培养质量。这就要求各层级党组织全面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要紧跟新形势及时学习新理论、新思想,注重结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性开展党员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党性教育,创办有思想高度、有教育内涵、有文化底蕴、有实践依托的高水平、成体系的党员教育模式。通过日常的教育和锻炼,培养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服务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从认识源头上保证党员质量,锤炼党性修养,及时更新观念,做到心中有理论,笔下有思想。切实提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写思想汇报等大段文字材料时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推动数据平台建设,打造党员档案信息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更大范围、更加快捷地整合利用资源提供了可能。推动高校党员档案的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可以减少档案调取使用中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避免搬运时的缺损、遗失,方便各部门之间的审核以及审核后结果的反馈。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区域内的党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然而目前,各地区信息平台、数据库还不能相互对接,数据的录入基数较小,覆盖面不够广泛。今后还要进一步推广党员数据平台建设经验,建立更大范围的、更为完整的党员档案信息库,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探索各地区党员数据的安全对接和有效共享渠道。可以建立网上转接党员档案试点,在转接党员纸质档案时同步转接数据平台中的个人档案记录,实现网上网下材料相互印证,档案内容双备份的效果。待网上转接党员档案试点经验成熟后,适时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
4结束语
党员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正規化是大势所趋,党员档案内容真实反映着党员教育与发展的质量,安全管理、合理使用党员档案有助于检验管党治党的成效,对党员跨部门、跨区域地接续培养也有重要意义。高校党员档案的管理者需要提高主人翁意识,突破思想束缚,与时俱进,提高专业素养,应在了解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找出解决症结的方法,积极推进党员档案管理的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