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创新研究和长远发展。而作为信息技术发展重要驱动力的"虚拟现实(Virtural Reality)"技术,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人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一种手段,人们将虚拟现实技术看作是仅次于互联网的改变世界未来的重要技术。虚拟场景漫游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分支,由于有可贵的3I特性--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使得沿用固定漫游路径等手段的其他漫游技术和系统无法与之相比。构建三维模型时采用3DS MAX三维建模工具和VRML建模语言相结合来创建虚拟场景。本文简单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
关键词:虚拟现实;VRML;3DS MAX;三维建模
虚拟现实技术 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让用户可以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利用自然的技能和某些设备对这一生成的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虚拟现实是一项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及人工智能的综合技术。由于其独有的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及自主性,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医疗,教育甚至游戏领域。VR技术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发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
对于人类文化发展历史的考察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悠久的前史。人类不同时期尝试超越文字表现力的局限、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约束,用形象、色彩和周边条件来创造虚拟化的信息环境的努力。18世纪出现的全景画,可谓构造沉浸式的虚拟体验景象的早期技术。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进一步发展出全景电影,创建体验剧场以突破银幕的壁障,然而直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出现,才真正具有了综合处理音频、视频、图像、数据和文字等多类信息的全面功能。通过利用并集成这种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并使之与各类先进的传感器相联接,人们才有可能创建一个使参与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和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并能帮助和启发其构思的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即创建一个比较完备的虚拟现实系统。正如Burdea G.在“Virtual Reality Systems and Application”一文中所概括的,这种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特征可以简捷地表征为三个“I”,即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由于有可贵的3I特性--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使得沿用固定漫游路径等手段的其他漫游技术和系统无法与之相比。
沉浸性(Immersion),沉浸被通俗地解释为“身临其境”,这意味着参与者将不是以敏锐的双眼和聪慧的大脑介入虚拟环境,而是要以完整的生物个体融入虚拟系统。从这种意义上讲,沉浸意味着体验,意味着逻辑与形象的结合、认知与感知的统一。正是这种特点,使得虚拟现实技术成为“身体在知识探求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得以保证的第一个智能技术”。
交互性(Interaction),虚拟现实与通常CAD系统所产生的模型以及传统的三维动画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一个静态的世界,而是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虚拟现实环境可以通过控制与监视装置影响或被使用者影响,即计算机使用者可以通过三维交互设备直接操纵计算机所给出的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虚拟世界中的对象也能够实时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是用户对虚拟环境中的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对虚拟环境中得到的反馈的自然程度和对虚拟环境进行重新布置的方式。虚拟现实系统中参与者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人机关系具有了新的涵义。
构想性(Imagination),构想特性说明了虚拟现实系统可以构造出那些现实中不存在或不易观察到而只出现在人们想象中的情景。虚拟现实技术中人与虚拟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它不是预成性的而是生成性的,不是因循的而是创造的,“构想性”所要表达的正是该技术的这一禀性。如果说沉浸性是使人具有真实感并获得体验的根本,交互性是实现人机和谐的关键,那么,构想性则是辅助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1965年,美国人艾凡·萨瑟兰,在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后来被公认为在虚拟环境领域中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80年代,美国的杰伦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一词。美国宇航局(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关注。
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与不断改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匹配,使得基于大型数据集合的声音和图像的实时动画制作成为可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不断创新,新颖、实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不断地进入市场。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而这些都为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波音777获得成功,是近几年来又一件引起科技界瞩目的伟大成果。人们对迅速发展中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充满了憧憬与兴趣。
VRML是描述虚拟环境中场景的一种标准,利用他可以在INTERNET建立交互式的三维多媒体的境界。VRML的基本特征包括分布式,交互式,平台无关,三维,多 媒体集成,逼真自然等,被成为"第二代WEB",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科学 研究,教学,工程,建筑,商业,娱乐,广告,电子商务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 人们所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1998年1月正式将其批准为国际标准。
VRML是一种建模语言,其基本目标是建立Internet上的交互式三维多媒体,也就是说,它是用来描述三维物体及其行为的,可以构建虚拟境界(Virtual)World其基本特征包括分布式、三维、交互性、多媒体集成、境界逼真性等。VRML的出现使虚拟现实像多媒体和Internet一样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简单地说,以VRML为基础的第二代WWW=多媒体+虚拟现实+Internet。
熟悉WWW的人们都知道,受HTML语言的局限性,VRML之前的网页只能是简单的平面结构,就算Java语言能够为WWW增色不少,但也仅仅停留在平面设计阶段,而且实现环境与参与者的动态交互是非常烦琐的。于是,VRML就应运而生了。第一代Web是以HTML为核心的二维浏览技术,第二代Web是以VRML为核心的三维浏览技术。第二代Web把VRML与HTML、Java、媒体信息流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三维超媒体Web。
第一代WWW是一种访问文档的媒体,能够提供阅读的感受,使那些对Windows风格熟悉的人们容易使用Internet,而以VRML为核心的第二代WWW将使用户如身处真实世界,在一个三维环境里随意探寻Internet上无比丰富的巨大信息资源。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路线进入虚拟世界,与虚拟物体交互,这样,控制感受的就不再是计算机,而是用户自己,人们可以以习惯的自然方式访问各种场所,在虚拟社区中"直接"交谈和交往。Parsons大学数字设计系Anthony Dee的一段话代表了广大VRML爱好者的心情:"把三维沉浸式虚拟环境放进WWW上是如此诱人,没有人不想试一试"。更重要的是,虽然创建复杂境界需要对VRML深入掌握,而且往往还需要创作软件的帮助和其他软件的协助,但"学习VRML只需要有限的空间感和具有操作文本编辑器的能力,创建VRML境界最重要的技巧是想象力",这是VRML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VRML的出现使得虚拟现实像多媒体和因特网一样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简单地说,以VRML为基础的第二代万维网=多媒体+虚拟现实+因特网。第一代万维网是一种访问文档的媒体,能够提供阅读的感受,使那些对Windows风格的PC环境熟悉的人们容易使用因特网,而以VRML为核心的第二代万维网将使用户如身处真实世界,在一个三维环境里随意探究因特网上无比丰富的巨大信息资源。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路线进入虚拟世界,和虚拟物体交互,这样控制感受的就不再是计算机,而是用户自己,人们可以以习惯的自然方式访问各种场所,在虚拟社区中"直接"交谈和交往。
VRML的设计是从在WEB上欣赏实时3D图像开始的。VRML浏览器既是插件,又是帮助应用程序,还是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它是传统的虚拟现实中同样也使用的实时3D着色引擎。这使得VRML应用从三维建模和动画应用中分离出来,在三维建模和动画应用中可以预先对前方场景进行着色,但是没有选择方向的自由。VRML提供了6+1度的自由,用户可以沿着三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沿着三个方向旋转,同时还可以建立与其它3D空间的超链接。因此VRML是超空间的。
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现在,国内不少高校也已经开始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工作,虚拟现实漫游系统的研究和运用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三维建模与VRML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快速简捷地建立简单模型的方法。虚拟建筑模型场景漫游系统是虚拟建筑场景建立技术和虚拟漫游技术的结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系统运行方法。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所以它可以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 阳化冰编著.虚拟现实构造语言VRML[M]. 第一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5-8.
[2] 张金钊,张金镝,张金锐编著.虚拟现实三维立体网络程序设计语言VRML——第二代网络程序设计语言[M].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9-93
[3] 邹湘军,孙健. 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1905-1909.
[4] 姜学智, 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23(2):238-240.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信息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