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食品专业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
摘要:在食品安全战略背景下,食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将使食品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缺口增大。为了使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更好的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分别对企业的用人需求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严重,教学方法单一,无法与生产环节对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食品专业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为食品专业向应用型转型提供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需求调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82-03
为扭转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局面,探索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教育部于2014年3月明确提出:全国将有600多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逐步转变为应用技术型大学[1]。在全国推进高校分类管理、推出应用技术大学新的办学类型的大背景下,我院于2014年获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列为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为更好的定位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方向,本课题对食品企业需求与食品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食品企业转型升级形势下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进而了解本科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差距,从而明确食品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需求调查设计
1.调查思路。课题组以“缩小本科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差距”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与“促进就业”为原则,分别调查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用人单位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区域的食品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一是柳州当地,二是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三是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城市,如广州、东莞等。通过对食品企业用人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食品行业对人才的类别、层次、能力等方面的需求现状,了解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反馈,为应用型食品专业的转型方向提供现实依据。
2.调查设计。为全面调查食品企业对人才的反馈意见与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电子邮件交流等方式进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性质与规模;人才需求的专业类别、层次、人数;岗位类别与典型任务;对培养结果的认可程度及建议;校企合作的意愿及模式[2]。毕业生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的单位与岗位性质、岗位能力需求、对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与建议等[3]。
3.调查实施。本次调查总共发出“企业调查问卷”300份,实际收回162份,回收率为54%,调查的范围为柳州、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与珠三角食品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毕业生调查问卷”100份,实际收回85份,回收率为85%。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企业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1.对人才类别与学历的需求。通常来说,食品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调查结果表明,食品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72%)需求的迫切程度要高于一般生产工人(65%);而对学历的要求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为本科(54%),其次为专科(44%)。表明大多数食品企业对本科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较为迫切。
2.岗位类别与典型任务。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食品企业每年引进食品专业毕业生为10-20人的比例最大(41%),其次为5-10人(19%),少数企业每年引进量为20人以上(12%)。引进的人员主要担任的岗位为技术人员(81%)、质检员(65%)、生产线管理人员(56%)与研发人员(22%)。技术人员和生产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分析并处理质量异常,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质量要求;质检员则主要负责产品的理化、微生物与感官等方面的检测,保证产品质量。
3.对食品专业毕业生的评价。调查发现,企业中超过一半的技术员工为食品专业毕业(58%),发展较好且稳定。但与此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工作后不久后就跳槽(32%)。而对学生跳槽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入企业后需要从生产线工人做起、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28.1%)。因此企业认为目前食品专业毕业生的缺点主要为敬业精神不佳、眼高手低,其次才为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在食品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岗位所需能力的适应性的调查中发现,认为食品专业毕业生对企业及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一般的占41%,认为适应能力较好的仅占35%,还有不少企业认为适应能力较差(12%)。表明目前培养的人才还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4.对食品专业培养内容的评价。对目前食品专业教学内容的认可度的评价中,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68%)。主要体现在实践课内容与实际生产之间差距较大,例如工厂的生产设备与检测设备及其相应的方法与实践课程内容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这就使得企业在用人前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后才能适应岗位需要。另外是对学生的职业心态的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太少,造成学生对工作性质和状态的认识存在偏差,心态浮躁、工作不踏实。
5.对高校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方式的建议。所有的企业均认可“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食品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而在具体的结合方式中,大部分的企业都认为施行工学交替的模式可有些的缩小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只是在工学交替的方式上各个企业有些差异,部分企业认为可以在每年暑假期间将学生送入企业顶岗实习(35%),部分企业则认为在完成专业基础课后即聘用学生,顶岗工作,工余上课,上课的内容主要针对工作时遇到的问题(21%);而对于全年生产量比较平均,无法在某个时间段提供大量的岗位的企业而言,他们则认为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进行实践课程、由教师与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教学的方式可行性更高(38%)。
(二)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
1.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相关信息与跳槽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跳槽主要受薪酬的影响,其次为工作时长。而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对于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从食品企业的基层做起,岗位则多集中在检验和品控,而这些岗位普遍工作时间较长,有些需要倒班,而待遇也不高。但在掌握了基层经验后,懂技术、知理论、会管理的学生将很快的向上发展,因此应该在学校时对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会客观的对自身及工作进行评价与规划,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岗位上有所发展。
2.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尤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在对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调查中发现,毕业生认为最为重要的能力还是专业基本素质(43.75%),其次才为专业实践动手能力(37.5%),而人机交往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则可以使他们更好的开展工作并拓宽上升空间。
3.对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与建议。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建议“改进教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比例较高(37.5%),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时大多采用填鸭式的单向教学,学生上课时兴趣不足,只是为了考试通过才在考前进行突击式的复习,考完后对所学知识立马抛之脑后;其次为“改善实验教学条件”(31.25%),说明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在实验能力锻炼的需求;建议“改进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的比例占18.75%,课程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有不少重复,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
三、结果与讨论
(一)“食品安全战略”背景下,食品行业人才需求较大
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在我国“十三五”时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4]。“严密高效”与“社会共治”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与食品监督部门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食品工业必然的战略选择,而转型升级将引领和拉动食品产业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势必需要新的技术与相应的从业人员。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大规模食品产业聚集其中,已成为广西乃至中国西南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调查反映了东盟开发区的食品企业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与“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需求的迫切,即食品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建立以大型食品企业为主导,食品行业协会、专家与教师参与构建的食品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目前,我院食品专业以工科教育为主,并分为2个专业方向,一是以食品生产与质量控制为主,职业通路为:关键岗操作人员→食品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线管理人员;一是以食品卫生检测为主,职业通路为:质检员→品控员→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
(三)有效整合课程内容,实现应用型培养人才的应用性
1.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原有的课程体系与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系严重脱节。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因此要顺利转型,须对教学体系进行调整,实施模块化教学:以企业人才能力需求为培养目标,按专业基础类、分析检测类、专业综合类、工程实实践类、创新训练类等教学模块优化整合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精讲专业理论,多讲操作性强的职业技术与岗位技能知识,并将专业前沿知识融入。如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整合精简,弱化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部分,突出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并突出食品特色,注重与食品相关知识的联系,采用实际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对于食品生产与质量控制方向而言,将食品原料学、食品技术原理与食品加工与保藏有机整合为食品工艺学。使理论知识弱化,更注重将基础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
2.结合市场与企业需求调整课程。为满足企业对人才在“管理能力”与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需求,并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6年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培养目标:以培养能够“掌握工程领域工作相关的经济和管理基本知识”、“从事生产营销管理”的人才为目标,增设食品企业管理与营销类的课程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食品企业管理、食品包装与设计、食品新产品设计与开发、食品营销学等课程。
针对毕业生跳槽率较高、企业反映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等问题,增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岗位定位,建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能力需求均对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扩展、深化,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工程化的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懂技术、知理论、具有创新能力、符合食品行业需求的人才,是缩小本科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差距的重要途径,并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因此,实践教学开展的程度及效果将直接影响转型成功与否[5-7]。因此,要从转变实践教学理念入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并构建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以自主训练为主导,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最终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艳萍,曹发昊,孙元琳.应用型本科转型机制下食品化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食品工程,2015,(3):9-11.
[2]白景永,梁裔斌,梁桂春.东盟背景下广西各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1):26-30.
[3]孙京新.山东省食品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09):85-88.
[4]谷悦.浅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食品行业[J].中国食品,2015,(23):25-29.
[5]滕建文.强化实践教学,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综合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2002,(6):18-19.
[6]顾谨,孙大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72-174.
[7]牛广财,杨宏志,王宪青,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食品与机械,2013,29(5):270-272.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Bachelor Degre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 Jia-yan1,ZHANG Ying2,XIONG Jian-wen1,CAI Jin-yuan1,WEI Jian-feng1
(1.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Food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Liuzhou 545616,China;
2.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 zhou,Guangxi 545006,China)
Abstract:Under the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transformation upgrade of the food industry will increase the talent gap. This paper compiled inquiry questionnaire,surveyed the needs of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in foo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and the ability needs of the graduate to make a successful transition. Results from surveys showed the teaching contents lose touch with social needs,teaching skill is monotonous,and cannot dock with socie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commendation about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s,teaching contents,and teaching skill for provi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mands investigation;talent cultivation
上一篇:论进口零食店在中国的发展
下一篇:走近喷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