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创新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实训教学 有效创新
在高等院校中,护理学基础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与探索性的学科,其中基础护理学实训实践技能作为护士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技能,需要受到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护理学基础实训过程取得的成效仍不够明显,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仍存在些许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创新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活动,构建比较完善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体系,进而保证护理学基础实训环节的有效进行,提高教学质量,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一、现阶段实训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思想中缺少人性化的体现
针对护理学基础课程而言,实验课程的教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专业化护理操作技能,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内教师没有对人性化教育给予重视,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实训流程,或者在实训课程中模仿专业教师的操作动作,之后进行枯燥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导致学生缺少人性化专业护理学习意识。比如,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关于“输液”的讲解,即使教师准备的生理盐水是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物品,也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对物品进行判断,进而影响学生实训效率。
2.实训教学中缺少临床实践活动
首先教学手段存在滞后性,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时,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便不会将操作的目标视作医院服务对象,缺少交流技能的引入,更不会以专业护理的思想为操作对象提供服务。其次是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设计实训课程时,没有完全地将时代发展的特点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忽视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学教学效率。
3.实训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新时期下的护理专业观念需要护士站在病人的角度,以病人健康生活与舒适生活为前提对病人进行护理,但是现阶段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训考核形式主要体现的是操作技能,即使诸多高校的护理专业基本设施已经健全,然而在操作技能的培养方面受到时间的制约,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际训练,加上课程考核内容不够丰富,影响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
4.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对于高职院校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没有全面地将教师教学手段、教师教学思想和学生护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效率设计在评价体系中,导致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缺少科学性与实效性。
二、创新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且许多现代化建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上诸多学者的关注。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而言,实训作为课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有效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条件。同时院校内的实训室是教研活动开展的基地,也是高职院校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践环节的场所。如今高职院校教育的工作核心主要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优秀人才,所以实训教学环节的开展十分必要。
结合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现状,要想更好地促进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专业化技能,需要对现有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进行创新。首先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且在实训期间,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便于教师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环节,完善学生现有的护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化技能。其次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在实训期间,学生可以充分与病人与家属沟通,加强学生对护理专业技能的掌握,且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在交流问题时,会调动自己的思维,认真地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参与实训活动。最后创新实训教学过程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实训教学的创新可以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完善现有的护理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护理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上的需求。
三、创新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的有效措施
1.制定实训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师要以实用性的思想作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开展的核心,制定实训课程教学目标,也就是在任意一个操作环节中凸显出人性化服务意愿,且基于阐述多种护理实训操作具体内容,向学生介绍护理学基础实训操作技巧,科学地优化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操作环节,引导学生了解病人身体情况,注重病人在被服务之后给予的反馈,便于学生今后更好地与病人和相关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
2.创新实训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应增加实训课课时数量,体现出实训教学的应用性,在创新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内容时加强学生人性化服务的认知,基于强化实训操作与实践性课程开发,对实训课程进行实习训练编排,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职业思想等相互结合,巧妙地把病人为主体的理念渗透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3.整合实训课程课前安排活动
在高职院校开展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期间,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思维模式,将创新意识与教学目标进行融合,设计难度中等、方便评价、行之有效的护理学基础实训目标。同时在实训教案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含义与现实意义,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选取最合适的教学导入手段,整合实训教学内容,促使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训活動进行预习,使学生对实训内容有初步的认知与了解,加强学生对实训环节中过程与方法的掌握,通过课前预习或者实训物品准备,全方位将护理学基础知识与实训教学进行融合。
4.创新实训课程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创新实训课程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与辅助职能,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学基础实训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要改变以往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以演示、练习、指导为主的思想观念,构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且高效地把问题情境、案例教学以及导学案教学方法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学会分析、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5.引进对比记忆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创新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期间,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增加对比记忆的教学思想,其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分辨护理操作技术,掌握多种护理技术的内在特征。所有教师要依据对比思想,把护理学实训环节中涉及的多个知识点进行融合,组织学生学习重点与难点,降低实训教学难度,加深学生实训学习印象。比如实训期间运用的灌肠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溶液、液体量与体位等角度进行实际训练,促使学生准确掌握护理学实训内容的不同之处。此外,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解的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育技术,比如计算机教育技术,教师通过将电子课件、幻灯片、录像以及模拟动画有效结合,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增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课堂的影响力与渲染力,逐步发展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6.完善实训教学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师要对原有的考核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以理论知识、实际训练、综合操作三部分为主的考核活动,同时规定考核标准与原则。同时,理论基础的考核要关注学生实训动机、实训态度以及实训学习热情等因素的评价与总结;实际训练中涉及的态度因素分为言行举止、语言神态等,且技能标准分为物品准备、实际操作、预想结果等评价内容;综合操作的评价主要是依据病历内容,引导学生模拟实训情境,注重学生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效率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由此全方面对高职院校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机制进行创新。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师要结合现阶段实训教学存在的不足,更新教学思想,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制定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创新实训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整合实训课程课前安排活动、创新实训课程教学手段、引进对比记忆的教学思想、完善实训教学评价机制等,不断提高护理基础学实训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利伟,张菲,赖薇.导生制联合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5).
[2]林栋美,孟利敏,温艳萍,王欣,尹西西,张立力.基于视频拍摄的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8).
[3]李雨昕,楊晓玲,杨茜.运用“五常”管理法对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的观察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
[4]谢丽燕,李艳玲.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2).
(作者单位: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浅谈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