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流行热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摘要: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奶牛的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本病的流行和发生会导致奶牛产奶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淘汰率升高,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奶牛流行热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期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帮助。
关键词:奶牛;流行热;流行特点;临床与病理变化;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6-0113-01
奶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是奶牛临床常见传染病之一,该病以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出血性胃肠炎以及行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本病的发生常呈良性经过,也有部分病例因继发感染而死亡。该病的流行和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规模化养殖场呈全群暴发,引起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导致死亡率和淘汰率上升,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奶牛流行热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炎热且潮湿的夏季,主要集中在7~10月发病。不同年龄的奶牛都可感染发病,尤其以育成牛、成母牛、高产奶牛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为严重。患病牛是该病流行和发生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病牛的唾液、眼泪、鼻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健康牛通过被病毒污染饲养环境、器具、饲料等被感染。处于发病期的奶牛其血液中病毒含量较高,病毒可通过蚊、蝇、蠓等吸血昆虫的叮咬感染健康牛。本病传播迅速,可沿交通路线蔓延,呈流行性,而且与风向一致,有时呈跳跃式蔓延。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在1%[1]。
2 临床及病理变化
该病的潜伏期为2~7日,发病初期,病牛突发高热,呈稽留热,体温可达41~42℃,病牛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大量流涎,粪便干燥或带黏液,泌乳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病程后期,产奶量降到最低,病牛心跳、呼吸加快,鼻孔开张,头颈僵直,呼吸困难,病牛发生严重肠炎,表现为腹痛、努责,排含有黏液和血液的褐色、黑褐色、血汤样粪便。病牛关节肿胀,步态强拘蹒跚,不爱走动,跛行或站立困难,重症牛四肢直伸,平躺于地,最终瘫痪。妊娠母牛多发生流产,产出死胎,产奶量迅速下降或停止。多数病牛常呈良性经过,少数牛因生产性能丧失、瘫痪而被淘汰,个别患牛因治疗不及时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剖检病死牛可见,病变主要出现在上呼吸道和肺部,上呼吸道粘膜肿胀,充血和出血,气管内有较多泡沫,支气管内有絮状物质,勺状软骨和会咽软骨出血;肺部高度膨隆,切面有泡沫状或大量红色液体流出,有明显的间质性肺气肿,压迫有捻发音,因肺气肿导致其背部、腰部、肩部、四肢等处产生皮下气肿症状[2]。淋巴结和肝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充血和出血,心内膜有点状出血,右心室扩大,充满血凝块。
3 诊断
根据本病发生和流行特点,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要注意应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流行性感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牛鼻病毒感染相区别[3]。最终确诊还需通过进行实验室检验得出结果。实验室可采用病原分离鉴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将急性病牛的血液为病料,接种感染乳鼠、仓鼠等实验动物,通过中和试验鉴定病毒,做出最终诊断。此外,还可以通过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等作出诊断。
4 治疗
该病在临床治疗上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对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的病牛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mL,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3次;对呼吸困难的病牛可用25%氨茶碱20~40mL,或采用6%盐酸麻黄素液10~20mL,每隔4h肌肉注射1次;对瘫痪不起的病牛可采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1500mL,10%安钠咖20mL,40%乌洛托平50mL,10%水杨酸钠100~200mL,每日进行1~2次静脉注射,3~5日为1个疗程。
5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牛舍干燥通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清除牛舍内的粪便及其他废弃物。定期对牛舍、活动场、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科学合理搭配饲料,提供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青绿多汁饲料,并保证奶牛有充足清洁的饮水。由于吸血昆虫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将灭虫工作常态化,定期用敌敌畏或溴氰菊酯对牛舍、活动场等饲养区域进行喷雾杀虫。
加强疫病监控,观察奶牛日常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加强护理,经常给瘫牛翻身,防止发生褥疮引起败血症。自然康复耐过牛可在2年内对本病有免疫力,未发病的牛群可在夏季吸血昆虫出现前1个月,进行牛流行热灭活疫苗的接种工作,发生疫情后应对场内假定健康牛用痊愈牛血清或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参考文献:
[1] 代奉国.奶牛流行热的诊断及中西医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12):88.
[2] 尹树科.奶牛流行热的诊断和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5,(2):81.
[3] 杜龙.奶牛流行热的综合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奶牛,2015,(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