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的政治理想
摘要:《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人们普遍会关注它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其实,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学说是把政治治国之策放在首位的。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关注老子的政治理想,并对老子的政治主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老子;政治理想;道与德;无为;小国寡民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老子的一部《道德经》,被认为是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的经典。里面提出的很多思想,都反映出几千年来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比如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希望人们能像水一样,对万物都有利却不与万物相争,甘愿处于弱势。这种谦虚不自傲的态度,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影响。不论在什么时候,中国人都保持谦虚的态度,即使有所成就时,也会感谢所有除自己以外的人。另外,老子也提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在看待事情时总会从正反两方面考虑,不会下绝对的定论,“塞翁失马”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老子的思想虽然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人会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反映老子人生观,价值观的著作。但是,从老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政治经历来看,《道德经》所抒发的老子的政治抱负要远大于他的人生感悟。陈鼓应先生也说:“老子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后,如果我们明了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而上学只是为了迎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老子处于周代末期到春秋年间,经历了周王室的衰败,目睹了诸侯征战,战火不断,社会动荡,生灵涂炭。面对这样的局面,各个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想要在各国战乱中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占据一席之地,实现自我的政治理想。老子也不例外,他提出的思想,也是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并且希望能遇到明主采纳自己的意见,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无不体现着他的政治态度。
一,道与德
“道”在老子的思想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关于“道”究竟是什么的争论到现在也没有停止,甚至有人从老子对“道”这一概念的界定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者。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这样定义“道”:“道可道,非常道”,说明道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此外,老子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出道是万物的本源。还有,“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表明了道的飘渺不定。老子所有的这些描述,都是把“道”放在了一个超然于世间万物的位置。“道”的提出,是老子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认识的体现。老子认为,不论为君王还是普通人,都必须遵循“道”,这是万物运行的根本性规则,也是君王实行政治时的根本性前提。“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虽然“道”无法名状,但是却制约着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以一种自然而舒服的状态存在着。
老子在提到“德”时,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君德,是君王为政时的一种道德指向。在第十七章中,“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三种不同等级的君王,并明确指出好的君主应该是少说话,重承诺,百姓受其恩惠却觉察不到的。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在明君身上的体现,是老子理想化了的君主。
在老子看来,“道”与“德”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或者说,“德”是“道”在圣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如“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就说大德的表现,都是遵从道的结果。还有第五十四章中“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由此可见,“道”对“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两者是分不开的。
二,无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无为而治”,君主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治理过程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要使民果腹,身强力壮,并且保有“无知无欲”的状态,这里并不是愚民政策,而是让百姓没有贪欲,没有争夺之心。这样的君主,虽是“无为”,却能“无不为”。老子既然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就不会说是真的让君主什么都不做,放任自由。在春秋时期,各国君王均欲“有为”,因为都面临着内外的各种压力和矛盾,在对待民的问题上,常常以为手握强权,便可为所欲为。老子提出的“无为无不为”,既是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同时也符合执政者的长远利益。老子也提到“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统治者如果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百姓,“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希望执政者能“无为” “不争”,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位,这样民众才会支持他,拥护他。
跟无为思想接近的,就是老子同时主张“柔弱胜刚强”,这可能和商容给老子看自己掉光的牙齿和伸缩自如的舌头有关。这里的柔弱,也有谦虚,恭谨的意思。第六十一章中老子提到“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老子认为两国之间交往要互相尊重,大国以恭谦的态度对待小国,就会得到小国的拥戴;小国以恭谦的态度对待大国,就会得到大国的保护。这样,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时期,两国就能获得双赢的局面。
三,小国寡民
说到老子的理想社会,就是典型的“小国寡民”了。之前有很多人认为老子说的“小国寡民”是希望回到原始社会,是落后的思想,是代表着奴隶主贵族阶级的。这显然有失偏颇。老子这样描述他的理想国:“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气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迁徙。虽有舟舆,无所之乘;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这个理想国里,有舟舆,有甲兵,就不是原始社会。虽然有“结绳”之事,但是老子是想说百姓生活平静,没有什么事发生,用结绳这种简单的方式就可记录事情。笔者认为老子的理想社会,是社会仍然向前发展,但人们的思想却简单淳朴,没有随着物质的丰富而变得欲望膨胀。在第十九章中,老子也强调“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这里,老子希望百姓不要争夺,去掉虚伪,不贪图享受。由此可见,老子注重的是民众内心的修养,而绝非仅仅回到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这么简单。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老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虽然老子希望通过效仿姜尚,到渭水垂钓,最后也去了秦国,但是,他的远大抱负终是没能实现。老子自己也感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这是一个智者的叹息,老子胸怀远大政治理想,却不能说服统治者实行,正如他感慨,自己是一个“被褐怀玉”的圣人啊。
参考文献
[1]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2] 刘笑敢.《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刘笑敢.《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中国社会科学.1996.6.
[4]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 葛广义.《老子的生平、思想和影响简述》.中国道教.2003.2
作者简介:高婧,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上一篇:浅谈紫砂陶的文化
下一篇:具追落后概念,现价可买金猫银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