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近3年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86例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客观疗效”。结果 86例患者总治疗周期数344次,中位治疗4个周期,可评价疗效84例,其中初治患者68例,复治患者16例,初治患者有效率36.9%,疾病控制率 86.9%;复治患者有效率12.5%,疾病控制率56.1%。中位总生存期11个月,无化疗相关性死亡。常见的Ⅲ-Ⅳ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粒26%,粒细胞减少25%,恶心呕吐11.9%,腹泻 14.3%,手足综合征10.7%。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疗效没有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胃肿瘤;奥沙利铂;卡培他宾;联合治疗
对于晚期胃癌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联合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至今还没有规范的治疗方案。我院从2007年开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我们通过对86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得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疗效和安全性是可靠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条件 经病理组织证实的晚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或无法手术的患者;有可测量病灶;体能状态评分(PS)≤2;既往未用过奥沙利铂和卡培他宾;接受奥沙利铂和卡培他宾治疗至少2个周期;随访6个月以上。
1.2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中共入选晚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0~74岁;中位年龄60岁。初治68例;复治16例;高分化腺癌16例;低分化腺癌58例;粘液腺癌12例。
1.3 治疗方法 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00 mg/㎡+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2 h,第1天;卡培他宾1000 mg/m2,早晚各一次,第1~14天;3周为一周期。
1.4 疗效评价 按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二版第5章“抗肿瘤药物的疗效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对于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者,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不良反应按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二版第4章“抗肿瘤药物副反应的分度标准(W(/标准)”进行评价。
1.5 随访 患者终止治疗后每2~3个月电话随访1次,直至死亡或失访。生存期计算从入院治疗之日至死亡或末次随访之日止。随访截止2010.6.30。随访时间为6~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死亡67例(79.7%),存活15例(17.8%),失访2例(2.3%)。
2 结果
2.1 疗效
2.1.1 总体疗效 86例患者中有84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0例,稳定SD42例,进展PN11例。初治68例,完全缓解CR 1例,部分缓解PR30例,稳定SD 42例,进展PN16例,有效率36.9%,疾病控制率86.9%。复治16例,完全缓解CR 0例,部分缓解PR2例, 稳定SD7例,进展PN7例,有效率12.5%,疾病控制率56.1%。
2.1.2 分层分析 按照患者年龄,行为状态评分(KPS),肝转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组有效率高于≥70岁组,而TTP短于≥70岁组,(KPS)评分≤70分组TTP和/S均短于>70分组。有肝转移组TTP和/S均短于无肝转移组。
2.2 不良反应
2.2.1 总体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均可评价不良反应,无化疗相关性死亡,主要不良反应见下表。常见Ⅲ-Ⅳ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26%,粒细胞减少25%,恶心呕吐11.9%,腹泻14.3%手足综合征4.7%,周围神经病变10.7%。
3 讨论
化疗是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可以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其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效果更加显著,但目前尚无标准化疗方案。
作为进展期胃癌(NCCN)指南推荐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是ECF(ECF+顺铂+5-FU),在欧洲治疗的有效率为40.7%~42.4%,中位生存期为9.4~9.9个月,5-氟尿嘧啶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需要缓慢而长时间用药,才可提高疗效和减低毒性,按照标准治疗需静脉持续应用5 d 120 h,必需住院7日以上,住院输液期间限制了患者的生活起居很不方便。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报道较多,FOLFOX方案一线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为38%~55%,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0~11.4个月。根据卡培他滨的药物作用机制与5-氟尿嘧啶类似,但该药在体内经过代谢缓慢释放出5-氟尿嘧啶而起抗肿瘤作用,且不经过肝脏药物代谢酶的作用就能释放氟尿嘧啶特点,我们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初治患者有效率36.9%,疾病控制率 86.9%;复治患者有效率12.5%,疾病控制率56.1%。中位总生存期11个月。住院3 d(第二周期或可在门诊进行),不需要长时间静脉输液,生活起居不受影响,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省了费用,疗效并没有降低。我们认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下一篇: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