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1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居发展中国家5岁以内儿童疾病死亡率之首[1]。可分为吸人性和感染性两类。后者是新生儿肺炎中最多见的,主要由各种病原菌引起,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为5%~ 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多由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病原体引起[2],表现有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发绀呻吟、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严重者出现点头呼吸或呼吸暂停,肺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呼吸音增粗、干湿啰音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预后和护理措施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因此,恰当的护理和细致观察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103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例中,足月76例,早产儿27例,男49例,女54例,日龄最小2h,最大28d,体重2.4~4.4k g,死亡2例,治愈率98%。其中,13例宫内感染肺炎出生时常有窒息,症状出现较早,多在24h内发生;9例产时感染肺炎有一定的潜伏期,多在生后3~5d发病。81例产后感染肺炎多在生后5~7d发病。患儿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体温不稳定,全身症状比较明显,表现为反应差、拒奶、口吐白沫、呼吸急促、不规则等,甚至呼吸暂停。
2护理措施
2.1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按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监护仪持续测心率、呼吸、血压。SaO2:保持在85%~95%,密切观察患儿面色.指甲颜色、呼吸困难症状及呼吸频率,是否可见明显的胸部起伏,双肺可闻及清晰呼吸音。
2.2 维持正常体温:患儿体温不升于暖箱保暖,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5℃。患儿发热时,给予温水擦浴,降低环境温度等措施。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0%。
2.3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通过拍背、改变体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排出,根据病情2~4h翻身1次,可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肺不张时根据肺不张的肺段调整体位,通常下叶分泌物较多时采取俯卧位,上叶分泌物排出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左侧分泌物多时采取右侧卧位,右侧分泌物多时采取左侧卧位。在采取体位引流前应用叩背器快速叩击背部可促进分泌物松动排出。
2.4 雾化吸入: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每天行雾化吸入q4h,每次15~20min,用0.9%氯化钠溶液5 mL加沐舒坦或布地奈德雾化使药随吸气到达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止咳化痰,湿润气道有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2.5 吸痰:雾化后立即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使患儿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先吸引口腔内分泌物再吸引鼻腔内分泌物,吸痰的压力小于100mmHg,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吸痰时要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黏稠度以及颜色、面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
2.6 患儿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皮肤青紫或苍白时,立即给氧气吸入,一般采用鼻导管吸入法,病情严重时用面罩吸氧法,前者一般氧流量为0-5ml/min,随时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如呼吸、面色及口唇,如缺氧已纠正,应改为间断吸氧,持续缺氧可导致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毛细血管增生及肺不张,氧中毒、视网膜损伤等不良后果。
2.7 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入院时一般病情较重,为保证药物及营养的快速摄入,一般采用静脉输注[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输液速度要慢,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5ml为宜,否则易造成肺炎患儿循环血量突然扩大,而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3.基础护理
严格消毒隔离,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用洗手液、流动水认真洗手,必要时使用速干型手消毒液消毒。新生儿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每日3次,每次2小时。患儿均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口腔2次以上,脐带未脱落的患儿要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出,加强脐部护理;记录每日出入量,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吃奶情况,有无咳嗽、呛咳及紫绀等,做好护理记录。加强对症护理如:腹胀时清洁灌肠、腹部熱敷等方法缓解症状,烦躁患儿适当使用镇静剂,减少氧耗量,并可预防心力衰竭。
4.合理喂养
新生儿热量储备低,在病理情况下,机体热量很快消耗,易造成患者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因此,尽可能的给予营养支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每3小时1次,防止发生呛咳和溢奶,如病情严重,拒乳或进食时呛咳严重,应给予鼻饲,同时做好鼻饲护理,根据吃奶情况调整每次鼻饲奶量。喂奶后轻轻叩背,使胃中空气排出,以免发生溢奶。
5.家长护理
新生儿肺炎患儿病情往往进展较快,家长思想准备不足,要做好患儿家长心理护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可有效减少和避免肺炎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缩短病程[4]。
6.感染性肺炎的预防
怀孕的母亲要做好孕期保健及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孩子出生后所用的衣被、尿布需柔软、清洁,哺乳用的用具应消毒。特别要强调的是,患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若母亲感冒,应戴口罩照顾孩子和喂奶。尽可能限制访客,发现孩子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立即去医院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3.
[3]杜龙,张淑霞.静脉营养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94.
[4]沈小琴.健康教育对急性肺炎新生儿父母肺炎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1,24(10):21—22.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