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临床特点分析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临床特点;老年人
急性心梗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病之一,以老年人居多。为了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现将本人三年内收治的26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30例60岁以下的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为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09年本人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30例60岁以下的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AMI诊断标准[1]进行对照分析。老年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60岁。中年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9岁。
1.2 分析方法 对老年组和中年组心肌梗死的初发症状有无胸痛、心肌梗死的部位、并发症及病死率、死亡原因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初发症状有无胸痛 老年组发病时有胸痛者9例(36.7%),无胸痛者17例(63.3%),而中年组分别为21例(70%)和9例(30%)。
2.2 梗死部位 老年组 前壁7例(26.9%),下壁6例(23.1%),广泛前壁9例(32.3%),心内膜下4例(15.4%);中年组 前壁8例(26.7%),下壁9例(30%),广泛前壁10例(33.3%),心内膜下3例(10%)
2.3 并发症 老年组 心力衰竭5例(23.1%),急性脑血管意外4(15.4%),心原性休克3例(11.5%),心律失常13例(50%)。
2.4 病死率与死亡原因 急性期老年组死亡7例(26.9%),其中>80岁4例死亡2例;中年组死亡3例,死亡原因:老年组心原性休克3例(42.8%),脑血管意外2例(28.5%),心力衰竭1例(14.3%)心律失常1例(14.3%);中年组心原性休克1例(33.3%),心脏骤停1例(33.3%),脑血管意外1例(33.3%)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特殊的身体素质,有其特殊的发病规律。研究老年AMI的一些特殊规律,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将三年来本人收治的26例60岁以上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特点总结如下。
3.1 老年人在AMI前多无前驱症状,只要少数患者在发病前几天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病史,发作变频繁,疼痛较前加重。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诱因。
3.2 老年AMI中起病以无痛或胸痛不典型者居多。AMI过程中无疼痛状态可分为3个方面:第一:患者生前身体一直健康,无心肌梗死病史,死后经尸检证实患过心肌梗死;第二:患者本身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做心电图时发现有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第三:少数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不能表达,客观上也没发现明显的AMI症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参照国内外的的资料,其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3]:第一:老年人疼痛阈值升高,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第二:老年人脑动脉硬化严重,在慢性缺血缺氧的情况下,有的已发生明显脑软化,痛觉迟钝;第三:梗死可能发生在心肌“寂静区”;第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多,一旦发生AMI可因为糖尿病性自主神经损伤,疼痛减退;第五:AMI发生后出现并发症,影响疼痛。
3.3 老年女性心肌梗死壁中年组要高。女性在绝经之前发生冠心病者比同期男性少,而在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内分泌改变影响脂代谢,使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下降,血中孕酮浓度在绝经后迅速下降,与雌激素的比例失调,失去了拮抗雌激素对心肌损伤的作用等有关[2]方面女性在绝经之前每月都有月经来潮,使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脂的数值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样血压一直也处于比同年龄男性低的水平。
3.4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称为AMI的三大并发症[4]。资料表明:老年组并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者明显高于中年组,这是因为老年人患冠心病的病程长,心肌广泛缺血缺氧,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脏储备能力下降并导致传导系统损伤,所以一旦发生AMI,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3.5 老年患者病死率高。本资料表明老年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中年组,原因为老年AMI患者多系冠状动脉多支严重受累,狭窄>75%者常见;老年AMI的症状及检查不典型者多,就诊及确诊较晚,所以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说明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越高病死率越高,女性发病虽较男性晚,但病死率更高。
参 考 文 献
[1] 陈国伟.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4-446.
[2] 耿徳章.中国老年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1-323.
[3] 季福绥,许锋,等.老年人感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17(2):4-6.
[4]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湖南科学出版社,2002:1084-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