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蹄疫病防治经验
【摘 要】口蹄疫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传播范围广为特征,严重危害了畜牧业及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主要写如何看它的症状、诊断、预防、治疗。
【关键词】口蹄疫病;防治;经验
口蹄疫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传播范围广为特征,严重危害了畜牧业及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在世界分布很广,除大洋洲、北美洲消灭本病后未发生外,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都有发生或流行。预防和扑灭口蹄疫的难度很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流行情况
口蹄疫病爆发时,都防止传染源进入,进行各个路口堵口,发现病畜进行深挖用生石灰消毒埋。2004年3月在大水村爆发流行,3个月有82头牛死亡,死亡率占该村198头的41.14%;猪死亡2 515头,占该村4 983头占的50.47%;羊有3581只死亡,占存栏数8 967的39.93%。2006年死亡率平均为40%左右,2007年死亡率38%左右,2008年死亡率30%左右,2012年5%左右。
2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病畜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腭部、颊部以及舌面黏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和溃疡,水疱也会出现于母畜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畜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在出现水疱前可见蹄冠部出现一明显的白圈,蹄温增高,之后蹄壳变形或脱落,跛行明显,病畜卧地不能站立。水疱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疱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l~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口蹄疫对成年畜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仔畜受感染时,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和心肌炎,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畜感染可发生流产。口蹄疫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4~96h,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18~72h。
病死畜尸体消瘦,除鼻镜、唇内黏膜、齿龈、舌面上发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水疱疹和糜烂病灶外,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称虎斑心,心肌松软似煮熟状。
3 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结合流行病学,一般不难做出初步诊断,但畜口蹄疫的临床特征与畜水泡病、畜水泡性口炎、畜水泡疹极方相似,故应根据情况,结合实验手段进行确诊。
病毒分离:病料最好采集水疱液和水疱皮,制成悬液。接种3~4日龄乳鼠,接种后15h出现症状,表现后腿运动障碍,皮肤发绀,呼吸困难,最后因心脏麻痹死亡。剖解时见心肌和后腿肌有白斑病变。或接种敏感细胞,可出现细胞病变。应用口蹄疫特异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进行鉴定。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等。
4 防治
主要以口蹄疫疫苗预防为主。疫苗注射。母猪在怀孕初期和分娩前1个月各接种1次灭活苗(有单价灭活苗、口蹄疫灭活病毒与猪瘟弱毒的联苗等),仔猪在40日龄或80日龄注射1次,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针对未发病的猪、牛、羊群采取紧急免疫接种。
在治疗的同时,还有提高猪舍温度,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猪的食欲或者饮水,以便保证猪在发病过程中的能量以及营养物质供应,同时给予一定量的青绿饲料,如白菜、萝卜等。
对于外伤的处理可以选用云南白或者护蹄素,迅速止痛、止血,防止病原通过伤口传染。针对口腔出现水疱引起的疼痛可以采用冰硼散加青黛缓解不适症状,同时给予必要的增强心肺功能。
在疾病流行以及发生过程中,采用3%的大碱水喷洒圈舍,圈舍门口垫块棕垫,随时3%的大碱水喷潮湿,人畜经过都要踏垫子阻断了传染源。提高猪舍温度,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猪的食欲或者饮水,以保证猪在发病过程中的能量以及营养物质供应,
主要投药方式:给大牲畜输液10%果糖、青霉素2 000单位、20~50ml双黄连注射液,小牲畜按计量酌情减少,再同时喂中药20g板蓝根、50g三棵针、5g小黄芩,5g金银花,煎水服用一周,治愈率达95%以上,如发病早期治疗可达100%。要是山区无固定保定支架,一村一户输液相当困难造成,这也成为治疗口蹄疫病畜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