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高热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要:猪“高热病”是当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很多养殖人员误认为高热病都发生在夏季温度较高的季节,而忽视了秋冬较冷季节的防控。本文对该病在冬季的流行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了冬季猪高热病的有效防控措施,为一线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高热病;冬季;病因;防控
猪高热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综合症[1],是指以猪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从2006 年5 月份开始,猪高热病在我国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不少猪场流行, 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病程长、传播迅速快,防控难、治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随后,该疫情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扩散和蔓延, 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
一般养殖人员误以为该病发生在夏季温度较高时节,所以都不重视。但是,一般情况下,潜在的病毒和细菌在骤然的天气变化、接种应激、有害气体超标等因素刺激下,也会暴发高热病[3]。
1 临床及剖检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0~42.5℃, 精神沉郁、呕吐,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 发病期的猪只皮肤发红,病情严重的猪只耳朵、四肢发绀; 大多数病猪呼吸道症状明显,呼吸困难。部分猪鼻塞,流鼻涕,后期流浓鼻涕。 粪便恶臭,粪便干燥呈球状;病猪尿少而黄, 颜色加深, 严重者呈茶褐色,猪群不同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猪后肢无力,坐骨神经麻痹。后肢瘫痪甚至不能站立。妊娠母猪无论孕期长短全部流产,部分哺乳母猪泌乳能力下降或无乳。
皮下有出血点,心包积液,心脏表面偶有出血点。 肝脏肿大,质变脆, 肝表面有白斑或针尖状坏死灶。 肺水肿, 气管内出现泡沫或黏液,部分猪腹部有大量黄色积液。 猪胃底黏膜出血、溃疡,小肠黏膜出血。 病死猪肾脏肿大,表面有白斑或出血点。 部分猪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肺门淋巴结肿大, 出血明显。 部分猪脾脏肿大,边缘有梗死灶或呈锯齿状, 有些质地变脆易碎。 关节腔内有透明胶胨样液体渗出。
2 病因分析
猪高热病的病原主要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4]。由于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并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病的免疫失败,常造成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圆环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冬季猪舍未完全封闭,没有适当的保温措施,使得猪只处于寒冷状态,抵抗力下降。虽然冬季饲料及原料等可保存较夏季时间长,但囤积时间过长也可能造成饲料或原料的霉变。使用抗生素泛滥所致。
3 预防
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特别是做好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猪伪狂犬病、链球菌Ⅱ型感染、猪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环境消毒是控制动物疾病发生和传染的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消毒从而减少环境中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轻外界病原对猪群的冲击。冬季环境消毒应选择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都有效且不受环境温度和环境影响、副作用小的消毒药。要加强猪舍保温管理、及时清除粪尿、做好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等措施。对猪群采用全进全出、实行封闭式管理、杜绝人员参观及其他动物进入,减少疫病在猪群中传播。提供优质饲料饲喂,让猪适当运动,晒太阳,以保证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坡. 猪高热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J]. 山东畜牧兽医,2012,06:60-61.
[2] 杨大慰. 猪高热病的现状及防治措施[J]. 畜禽业,2013,05:18.
[3] 唐传林. 秋冬季节猪高热病的预防与治疗[J]. 当代畜牧,2010,11:19-20.
[4] 吕茂杰,杨灵芝,王娟,等. 引起“猪高热病”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 畜禽业,2010,11:12-13.
下一篇:浅论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