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收治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6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在全麻下行心包剥脱术,死亡1例,死亡率1.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最有效手段,尽可能剥脱缩窄的心包是关键。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外科;心包剥脱术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在我國仍是常见病,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手段,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科接受缩窄性心包炎治疗的患者6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科接受缩窄性心包炎治疗的患者66例,男49例(74%),女17例(26%);年龄13~76岁,中位年龄46岁;均伴随有程度不一的多种相关症状,如气促、腹胀、心悸、纳差等。经查体之后,可知双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以及心率增快等。其中有31例患者伴随有程度不一的胸水与腹水,实施手术治疗前曾多次胸腔穿刺或腹腔穿刺抽液。术前测静脉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21~40cmH2O)。术前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18例(27%),白蛋白降低29例(44%),低前白蛋白53例(80%)。心电图示25例(38%)表现肢导低电压及心肌缺血改变,其中房颤或房扑8例(12%)。胸部CT检查:心包钙化、增厚60例(90%)。术前心功能Ⅲ级33例、Ⅳ级18例、Ⅱ级15例。
术前处理: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叮嘱患者以富含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为主食,并结合每1例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实施相应的利尿治疗、强心治疗、加强支持治疗,将晶体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给予患者适量的白蛋白、红细胞以及新鲜冰冻血浆,全部在进行手术之前接受>2周的常规抗结核治疗。肝功能障碍者应适量使用保肝药,并且对失调的水电解质进行相应的调节。
手术方法:全组病例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心包剥脱手术。入路均为正中开胸,术中发现心包的厚度增加了大约1cm左右。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入路的途径应当选择左室表面中包含心包钙化最少的地方,接下来则是右心室,于纤维板、心肌二者之间实施剥离措施,并以锐性、钝性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剥离。若心包钙化严重程度较深且与心肌存在紧密粘连现象,无法轻易将其完全剥脱时,可将剥离的方式更换成“井”字局部切开,继而使心包松解。剥脱范围:两侧至膈神经,上至大血管出心包腔处,下至心脏膈面。上、下腔静脉进心包腔处多数有一纤维环形成,需充分松解,当心包剥脱结束后立即给予西地兰静脉注射,同时给予多巴胺及呋噻咪持续静脉泵入。术后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注意保持出入负平衡。
结果
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1.5%,系术后第2天突发心室颤动死亡,术中右房破裂1例,右室破例1例,均止血修补成功。术后,在早期阶段,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平均降低数值13cmH2O。术后,41例患者的相关症状全部消除(62%);症状明显改善20例(30%);术后症状无改善5例(8%)。术后发生低心排5例(9%),术后继续给予四联抗结核6~9个月。
讨论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有多种,在我国最常见的为结核性[1],尤其是在西部地区[2],但是因心包长期慢性炎性浸润,使心包增厚,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在心包病理切片检查中很难找到结核或其他病变特征,绝大多数患者均不能明确诊断其病因,在临床上针对有明确结核病史的患者,术前常规四联抗结核是非常有必要的[3,4],本组所有患者术前给予四联抗结核,术后无播散性结核的发生。术后继续给予四联抗结核6~9个月。
缩窄性心包炎一旦诊断明确,手术治疗是唯一手段,但是多数患者因病史长,身体长期消耗,营养差,本组术前29例患者血清白蛋白均低,低前白蛋白53例,在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若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接受对应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手术治疗的难度指数越高,取得的手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当患者明确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后,应当及时接受心包剥脱术治疗。此外,因心脏长时间被增厚的心包压迫,从而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并巨使之出现变性以及萎缩现象,心脏逐渐不能适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当心脏受到的束缚被解除后,血液短时间内大量回心等并发症,极易导致心脏发生骤停等。本组患者中,1例术后突发室颤死亡。
心包剥脱术后入路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为正中开胸,采取正中切开的方式,能够将心脏每一个部分及腔静脉完全暴露于手术视野,同时容易构建体外循环,但针对心尖区、左心外侧缘,其显露不是很理想。若是发生心肌被脏层心包钙化嵌入情况无法实施切除时,切勿以强行方式对其剥离,可将局部钙化灶留下。当心脏表面存在纤维板无法进行切除时,可采取“井”字切开的方式将其切开,以此降低脏层心包对心脏产生的束缚力。给予心包纤维板实施剥离时,切勿急于进行切除,需待彻底解除缩窄的心包后再进行切除,因为一旦剥离的时候发生出血,可缝合周围的心包,以此进行止血。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检查,只能通过临床判断,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本组有12例患者入院时均入住内科,初始诊断均未考虑到该病,故需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针对一些接受胸部CT检查后,仍然无法探查到钙化以及心包增厚等现象者,给予其实施诊断时,必须慎重,理应将其与硬化限制性心肌病实施较为详细准确的判定,这两种疾病采取的治疗手段预后存在一定差异,据相关研究证实,心内膜活检能有效区分这两种疾病周。
手术结束后,缩窄性心包炎各种死亡因素中,低心排为其中常见的,多见于大量腹水、液体潴留及心功能不良者。本组术后有5例发生低心排,经积极治疗无1例出现死亡,因此,针对手术死亡率降低方面,选择高效精准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汪曾炜,刘维永,张宝仁.心脏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2016.
[2]黄萍,付华,潘戈英.缩窄性心包炎48例病因分析[J].华西医学,2003,18(2):230.
[3]李国志,赖登祥,谭益,等.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J].重庆医学杂志,2008,37(4):363-364.
[4]Bertog Sc,Thambidorai SK,Parakh K,et al.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Etiology and Causespecific survival after pericardiectomy[J].JAm Coll Cardio1,2004,43(8):1445-1452.
[5]Chinnaiyan KM,Leff CB,Marsalese DL.Con-slrictive pericarditis versus 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challenges in diagnosis andmanagement[J].CardiolRev,2004,12(6):314-320.
上一篇:心包有疾病,肝脏却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