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wich教学法在《食品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尝试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农业院校食品专业本科生课程《食品免疫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效果的调查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本科生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协作能力以及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食品免疫学;教学效果;Sandwich教学法;食品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1-0141-03
Application of Sandwich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Immunology
Yue Sun et al.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Abstract: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Food Immunology,which was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showed that introduction of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could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cooperative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but also was beneficial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Food Immunology;Teaching result;Sandwich teaching method;Food Science
《食品免疫學》是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是基础免疫学与食品科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其中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前沿学科,在生命研究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近年来发展较快[1]。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对于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食品与人类生活、健康息息相关,食品营养和安全方面的关注度日益增强,作为边缘学科的新生力量《食品免疫学》,也越发受到关注,该课程的学习也就越来越重要。
目前,《食品免疫学》设计总学时为32学时。该课程具有知识面广、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内容复杂抽象、艰涩难懂等特点,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基础医学相关知识的食品学院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掌握,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和热情。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每一名授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2]。
Sandwich教学法最早由英国提出,根据实际教学的实践和理念又分为大和小2种。其中大Sandwich教学法为以学年为单位对学生采用“实践-学习-再实践”的交替教学方式,该方法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之后德国海德堡大学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到小班教学中,通过安排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和小结汇报等形式传授学科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称为小Sandwich教学法[3-6]。Sandwich方法被前人证明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并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模式,国内外很多高校都积极引进并广泛采用。它极大地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相互融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到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食品免疫学教学课程中,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 目前的教学现状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很早就针对食品专业本科生开设课程“食品免疫学”,近年来平均修读该课程的本科生为45人/学年。该课程是食品系3个专业(包括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工程以及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强调在掌握食品科学课程和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习。食品免疫学是免疫学的应用学科,研究内容首先是食品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其次是食品的生物活性(营养与免疫功能),再次是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最后是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营养、卫生与安全中的应用[7]。
目前教材选择为牛天贵与贺稚非主编的《食品免疫学》,考虑食品系的课程体系特点以及教学时间,《食品免疫学》讲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绪论: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理论及技术;(2)抗原:概念和特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3)抗体:抗体的概念、结构及类型,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4)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概念;(5)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概念,体液免疫应答与细胞免疫应答;(6)食物与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概述,四种类型超敏反应,食物过敏及其预防;(7)免疫技术原理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抗原抗体反应,免疫酶技术,放射免疫技术。目前的《食品免疫学》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期末集中卷面考试,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参与性不高。
2 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
笔者尝试引入Sandwich教学法,分别在教学内容、流程以及评价形式上做了改变,以期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8]。
2.1 教学对象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2015级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的24名本科生。
2.2 教学内容 采用《食品免疫学》中的“食品与超敏反应”章节的内容,以4种类型过敏反应的典型病例为例,要求学生掌握4种类型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病例现象、治疗及预防方法等,能够结合自身经验理解并分辨各类超敏反应。
1.2 更新兽医学讲授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畜牧业法制化的发展,国家对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逐步提高,养殖生产和兽医实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专业教师需要进行“充电”,通过不断地调研、学习和实践,将课程前沿研究和新的知识技能,科学合理地整合到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病理学基础教学时,讲解病理学切片制作和观察;在药理学基础教学时,介绍国家停用的药物,并研制出同类新型替代药物、新的剂型特征,还有药物代谢动力学热门研究领域;在诊断学基础教学时,介绍临床诊断应用的科技手段和仪器设备,特别是鉴别诊断思路和方法;在畜禽传染病防治教学时,讲解近些年发生的重大疫病的传播流行新趋势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在畜禽营养代谢病防治教学时,针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介绍其研究热点领域和有效消除方法等。将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动态融入到教学过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激发了研究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作为高校教师要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3]。因为人的情绪像传染病一样,可以相互感染,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能放下师长的架子,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满自信,以幽默的言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出现在学生面前,以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活力、信心和奋发向上的动力,积极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对学科专业的想法,对课程学习的困惑和要求,利用自己对学科专业课程的高瞻远瞩,正确引领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对学生要充分强调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作为21世纪合格的高级畜牧兽医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兽医疾病诊疗和预防的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还要充分认识畜牧业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养殖业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上,加强饲养管理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动物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从思想意识上让学生认识到兽医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专心聆听和积极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高效利用多媒体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2.1 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21世纪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多媒体技术设备的出现,现代教育技术得以在高校课堂发挥较好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5]:比如,“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单一,效率较低,知识量和信息量都很有限。現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的开发、设计、利用和评价[6]。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与学的各个层面,包括教育规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等[7]。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中,课堂教学突出应用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图、声、像、动画等等结合于文字教材之中,将抽象思维模式转化为形象思维模式,将丰富的信息带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给师生提高了交流空间,从而达到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基础训练目的[8,9]。笔者曾经进行过动物解剖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引入三维动画和解剖视频,使得学生对解剖构造特征直观认识和掌握,学生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0]。在兽医学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清晰典型的图片,致病机理路径图及外科手术视频等,还将课程最新的研究和发现等通过网络链接展示给学生,连续几届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
2.2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高效配合,发挥协同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是教师容易产生依赖性,变得懒惰,课堂上只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不注重学生的反应,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有形无神,忽略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9]。笔者认为在兽医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固然有强大的媒体优势,但是传统教学历史悠久,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两者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多媒体教学中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和调动,传统教学中教师漂亮板书的呈现与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作为教师要能够扬长避短,将两者的优势结合、相辅相成,从而发挥更加优良的教学效果。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兽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案和丰富的课件,将粉笔、黑板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这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也切实能获得教师的言传身教,得到全面发展。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展示的同时,就临床遇到的病例诊疗与学生进行讨论,利用黑板板书写出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课堂上师生得以互动。
3 将课堂延伸与实践结合,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如何使学生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对大学生进行获取技能知识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都能独立自主研究和探索科技知识,并能够指导生产实践[11]。教师可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和即时通讯技术,建立百度云盘资料库分享该课程信息,利用QQ群、微信群等进行答疑解惑辅助教学,将课堂教学无形中延伸扩展,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交流。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在畜牧兽医类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上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实践类学时和学分,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独立操作思考[12]。结合我校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契机,将兽医学课程教学与参观养殖企业及动物门诊见习,以及研究性学习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专业兴趣。
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增加课外环节:(1)组成研究小组。每5人左右1组,对兽医学课程重点章节内容,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完成1篇课程论文或撰写研究性学习项目书;(2)研究报告讨论会。针对课程论文或撰写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书开展研讨会,从科学研究角度和科技论文撰写角度,通过师生交流,指导学生锻炼科研思维。(3)病例报告分析会。参观和见习后,研究小组写出1个病例诊疗报告。通过课程教学间隙,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这些课外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更加锻炼了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兽医学课程改革的效果
皖西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兽医学课程作为动物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整个环节中。通过对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等连续4届学生的实践检验,综合分析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成果和毕业后反馈信息,可以证实兽医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学生申报的研究性学习项目:2010级动科班杨赞同学等“皖西地区鸡球虫分离鉴定及抗药性研究”;2011级周梦雪同学等“猪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分离鉴定及中草药抑菌效果研究”,这些项目均与兽医学课程相关,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学生撰写的研究论文基本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有的同学都已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还有对兽医学专题研究的课程论文或综述,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文献阅读和整理能力。每届毕业生都有考取兽医方向的研究生,比如被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录取。有的毕业生在国内大型养殖企业成长为兽医技术骨干,比如“广东温氏公司”,“江苏立华公司”等。还有的毕业生创立了畜禽门诊和宠物医院。社会上企事业单位对皖西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学习实践能力都有好的赞誉。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结合到课程改革中的必然结果。
5 结语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多模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笔者通过对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实践,积极探索出了一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初见成效,明显提高了兽医学教学质量,对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学习和成才起到了引导作用。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学科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皖西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包括适应地方高校专业特色的教材系列和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素养的提升,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将兽医学课程改革完善,进一步建设形成新时代下的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吴伯志,唐滢,欧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再认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0):20-25.
[2]罗煜.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19(3):101-105.
[3]吳显实.提高兽医学课堂教学效率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增刊):184-185.
[4]吕文亭,王鹏,褚耀诚,等.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4(10):195-196.
[5]张志刚,李艳飞,高利,等.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兽医学教学质量[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8):59-60.
[6]张晓芳.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41-143.
[7]姜思政.浅议新时期高校现代教育技术[J].中国高教研究,2001(8):62-63.
[8]李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现代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5):76-79.
[9]雷海燕.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121-122.
[10]葛凯,余道伦,左瑞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动物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2):105-107.
[11]郝满良,汪恩强,金东航,等.就兽医学课程教学谈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5(2):26-28.
[12]牟玉荣.动科、动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153-154.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