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 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
[中图分类号] R5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b)-064-02
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世界的1/3。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措施,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1]。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应用恩替卡韦及拉米夫定治疗的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2005年9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9~62(39.8±9.7)岁;全部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2],以往未接受过核苷类药物治疗,并排除肝硬化、肝癌及重叠其他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签署受试者同意书。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产品)0.5 mg,1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产品)100 mg,1次/d口服。疗程48周,每1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观察和综合评价,观察内容包括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定量及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肝功能指标采用美国RA-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为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改善,肝功能指标稳中有降,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的转阴率、病毒学反跳的结果见表1、2。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认为可能主要是由于HBV感染后,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产生的HBsAg、HBeAg等抗原性物质刺激了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被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损害。由于目前尚无根治乙肝病毒的有效办法,故患病过程中患者的免疫病理损害过程将持续存在;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可进展为肝硬化乃至恶变为肝细胞癌[3]。
恩替卡韦(entecavir)是新一代的抗HBV药物,为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它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而其三磷酸盐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5 h,恩替卡韦三磷酸盐通过对HBV DNA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的竞争,从而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三种活性:①抑制HBV多聚酶的启动;②抑制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③抑制HBV DNA正链的形成。因而,恩替卡韦具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恩替卡韦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体外及前期的临床试验已证明,恩替卡韦对HBV具有强大的选择性抑制作用[4,5]。本文结果显示,恩替卡韦对HBV复制的抑制能力明显优于拉米夫定。治疗24周和48周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0.00%、21.05%和83.33%、36.84%;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2.22%、5.26%和11.11%、5.26%;以及38.89%、26.31%和27.78%、15.78%,说明恩替卡韦比拉米夫定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可能与该药能够抑制HBV聚合酶全部3个作用环节[6],并对cccD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关[7]。本资料也证明,恩替卡韦更少引起病毒耐药[7,8];而且两组均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恩替卡韦是核苷类初治患者治疗慢性HBV感染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长期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传染病信息,2005,18(增刊):1-12.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脏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3]谟彬.拉米夫定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和展望[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358-360.
[4]Honkoop P, Deman RA. Entecavir:a potent new antiviral drug for hepatitis[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03,12(4):683-688.
[5]Deman RA,Wolters LM,Nevens F,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oral entecavir given for 28 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Hepatology,2001,34(3):578-582.
[6]Seifer M, Hamatake RK, Colonno RJ, et al.In vitro inhibition of hepadnavirus polymerases by the triphosphates of BMS-200475 and lobucavir[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8,42:3200-3208.
[7]Zoulim F.New insight on hepatitis B virus persistence from the study of intrahepatic viral cccDNA[J].Hepatol,2005,42(3):302-308.
[8]Lai CL,Shouval D,Lok AS,et al.Entecavir versus lamivudine for patients with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N Engl J Med,2006,354(10):1011-1020.
(收稿日期:2008-02-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大蒜——防治兔病的良药
下一篇:流式细胞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