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鹅吸虫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措施
摘要: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鸭、鹅等多种禽类的直肠、泄殖腔、法氏囊和输卵管等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棘口吸虫病由卷棘口吸虫寄生于鸭、鹅直肠和盲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气管吸虫病由瓜形盲腔吸蟲和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的气管、支气管、肺和气囊内形成的一种寄生虫病。现阐释这三种吸虫病的流行、症状、病理、诊断要点、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鸭;鹅;吸虫病;流行;诊断;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063-01
1 前殖吸虫病
症状。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陆续开始产薄壳蛋。随着病程的发展,患禽产蛋量逐渐下降甚至停产,有些患禽可见薄壳、蛋黄和蛋清分别流出。后期患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消瘦,体温升高,渴欲增加,泄殖腔突出,肛门周围潮红。个别病例由于继发腹膜炎,在3~5天内很快死亡。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输卵管和泄殖腔发炎,黏膜充血、肿胀、增厚,在管壁上可见红色的虫体。有的输卵管变薄甚至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充满黄色和白色的液体,脏器之间互相黏连。
诊断。结合生产下畸形蛋、薄壳蛋及其他品质较差的蛋和剖检可见输卵管特征性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进一步在病变部位观察虫体,粪便中观察虫卵。
预防。在养殖集中地区的禽群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清理粪便,堆积发酵,以杀灭粪便中的虫卵;驱赶禽舍及周边的蜻蜓,防止活禽食入蜻蜒幼虫等而发病;在多发季节春、秋两季定期驱虫;发现患禽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禽舍和运动场进行灭虫和消毒。
治疗。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案进行治疗:①阿苯达唑按照10~20 mg/kg,一次服用或拌料使用;②丙硫咪唑按照30~50 mg/kg或噻苯唑按照500 mg/kg,一次服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③吡唑酮按照60 mg/kg拌料,一次服用,连用2天。
2 棘口吸虫病
病原。卷棘口吸虫,虫体呈淡红色,长叶状,体表有小刺,虫体长7. 6—12.6 mm,具有头棘结构,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在虫体中部两个椭圆形睾丸呈前后排列,生殖孔位于肠管分叉后方和腹吸盘前方。虫卵在31~32℃的水中10天左右孵化为毛蚴,进入第一宿主折叠萝卜螺、小土蜗或凸旋螺后,经过32天左右先后形成胞蚴、雷蚴和尾蚴,后离开螺体,在水中再次遇到第一宿主蝌蚪或其他生物后进人第二宿主并在其体内形成囊蚴。禽类摄人含感染性囊蚴的第二宿主而感染,囊蚴进入消化道,童虫逸出,吸附于肠壁,经过16~22天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该病多发生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放养的水禽或食用水生植物的鸭、鹅发病率较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6~8月为感染高峰期。
症状。该病对雏禽危害较为严重。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患禽消化机能障碍,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下痢,粪便中可见黏液和血丝,贫血、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甚至造成患禽死亡。成年个体多为体重下降和产蛋下降。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盲肠、直肠和泄殖腔出血性发炎,黏膜点状出血,肠内容物充满黏液,黏液中可见虫体相互缠绕成团堵塞肠腔。
该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与前殖吸虫病相似。
3 气管吸虫病
病原。该病的病原为瓜形盲腔吸虫和舟形嗜气管吸虫,虫体扁平,椭圆形,呈粉红色或暗红色,口在前端,无吸盘。肠管发达并具有数个中侧憩室。睾丸和卵巢位于虫体的后部,睾丸呈圆形,子宫高度盘曲于虫体中部。虫卵内含有毛蚴,虫卵随呼吸道进人口腔,经消化道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出毛蚴,之后进入淡水螺体内发育成尾蚴,继而形成囊蚴。鸭、鹅再食用含有感染性囊蚴的螺后而感染发病,童虫随血液循环至肺,下移寄生于气管并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气管吸虫主要感染放养在水面的鸭、鹅。该病从感染至发病为2~3个月。该病多发生于青年和成年鸭、鹅,尤其是地方品系的鸭、鹅,由于饲养周期长,多为水面放养模式,因此感染的概率更高。该病主要影响患禽的生长和产蛋性能,耐过或症状较轻的患禽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症状与病理变化。发病初期可见轻微咳嗽和气喘,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不断加重。患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常卧地不起,不愿走动。严重病例伸颈张口呼吸,摇头,咳嗽,呼吸困难,鼻腔内有较多的黏液流出,少数患禽因上呼吸道堵塞而窒息死亡。多数患禽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至废绝,表现出渐进性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打开病死鸭、鹅口腔有时可见咽喉部有虫体。剖检可见鼻腔内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气管中可见数量不等的虫体,虫体附着的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并伴有炎症。咽部至细末支气管黏膜上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气囊轻度混浊或有少量纤维素样渗出。由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肺组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炎症。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在上呼吸道检查虫体,粪便中检查虫卵可以确诊。
该病的防治措施可参考前殖吸虫病。
下一篇: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