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围城现象
反思性文章。沪上一家都市媒体对A股市场作了反思,文中透露了中国公众陷入投资围城的困惑和无奈。
国家外储与日俱增,公众换汇已上调至每人每年5万美元,但钱进海外,投资全球仍没有成为公众的投资主流,而是更多地把积累起来的财富投资在A股市场。A股市场近10年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机会。
据报道,A股市场在10年中迎来了超常规的发展,上市公司翻番,达2200多家;市值从4.6万亿元上升至26.2万亿元;上证指数由2001年开盘的2077多点至近期的2700点左右,近10年累计上涨30%,年化收益不到3%,扣除同期的CPI,投资回报率低得不能再低。面对这样一个市场,投资者有必要继续投入?
当然,本应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主场的A股市场,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职能,另外的一些市场却唱起了主角,房子、黄金、收藏品,成为保值增值的最大赢家,即使面对GDP从8.9万亿元增长至44万亿元,涨幅3.94倍,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从13.24万亿元增长至78万亿元,涨幅4.89倍,仍是遥遥领先的“刘翔”们。这既是A股市场的不幸,更是亿万股民的“杯具”。
国家的外储要冲破美元、美债的围城,公众的投资也要走出A股的围城。这里是否应架起一个桥梁,让更多的投资者持有外币,去当全球更多优质企业的股东,买入更多的黄金和资源,同时可相应减少外储,收回本币,舒缓通胀,建立起一举数得的良性运作?
如此这般,假如有什么负面效应,无非就是少了几家本土的华谊和光线,可让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华纳和迪斯尼的海外股东,这对大型企业绝大多数已上市的A股市场不会有多大的影响。期待这一运作能否开创中国投资的新格局。
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一时半会儿还冲不出美元、美债的围城,但广大A股投资者即使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也能走出A股和QDII的围城,拿着5万美元走向全球等,均是好途径之一。其实,海外投资的门槛并不高。在香港地区月供香港、美国的大蓝筹股,以及各类基金,千元港元即可,以最新的汇率计,钱进海外,投资全球的门槛已低至不足千元人民币了。
走出A股围城,才有保值增值,才有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更好机遇。
上一篇:数字
下一篇:开家“怀旧店”扬州小伙月入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