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博物馆的藏品利用率低,是我国很多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相关领域内的研究者重视。本文从博物馆藏品相关法规不健全、博物馆资金短缺、博物馆藏品种类单一化、博物馆管理观念滞后这四个方面的原因来具体阐释博物馆藏品利用存在的问题,并从另一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为提高博物馆藏品的利用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 藏品利用 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博物馆藏品利用存在的问题
藏品是支撑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藏品的维护与利用,是博物馆日常的基本工作,但是我国的很多博物馆目前都存在藏品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个博物馆中的藏品数量悬殊大、差异明显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所以各个地区的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数量悬殊大,并且差异非常明显。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博物馆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个,所有的收藏品总数加起来一共有一千五百多万件。虽然收藏品的总数多,但是在各个地区的博物馆之间分布存在不均匀的情况,有的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数量多,但是展出的数量却是非常有限的,对收藏品的利用率极低。比如说湖北省博物馆一共拥有藏品十四万件,但是常规性展出的藏品却只有几百件而已,受众甚至是博物馆内部的很多员工都没有机会接触到藏品中的很多精品。
(二)垄断思想意识严重
我国的博物馆管理大多存在很强的垄断思想,一些藏品仅供内部的工作人员和专家来研究学习,并不对外展出,保密色彩是非常浓厚的。甚至有一些博物馆的藏品只有专家学者可以看到,内部的员工也是没有机会接触的。这样的问题直接使得藏品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展馆也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就丧失了活力与动力,而陷入到一种死气沉沉的发展状态当中去。
(三)博物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各扫门前雪”是目前我国各省市、地区博物馆之间的一种状态,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虽然有些博物馆之间也会举办交流活动,比如说山西博物馆和贵州博物馆就曾联手举办了贵州金器在山西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但是展品的种类很少,并且也都并非特别有价值的藏品,这就导致活动的效用大打折扣。
二、分析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导致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方面的,并且也是日久积累下来的顽固性问题,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博物馆藏品相关法规不健全
法律法规的存在可以起到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而博物馆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一部可以规范整个管理过程行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博物馆法》一直以来都在酝酿的过程中,已经提上日程很多年,但是却没有能够真正地落实到实际中。各个省市、地区都有内部的管理规定和细则,但是缺乏强制性。所以虽然“互通有无”都被规定在了各个博物馆的管理法则中,但是真的要交流藏品,各自还是主要考虑各自藏馆的权益和利益,不会真正实现有效的沟通。
(二)博物馆资金短缺
提高藏品的利用率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以及财力的,各种交流与沟通活动都需要耗费很多资金。而博物馆本身的管理过程是非盈利的,所以除了政府的拨款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资金来源。资金上的紧张也导致博物馆藏品的利用率无法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国家拨给博物馆的管理费用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仅仅能够供博物馆维持当下的工作而已。所以不仅是没有资金办各种的交流沟通活动,就连一些藏品也没有经费拿出来设置新的展馆供大家参观学习,只能够是锁入保存库。
(三)博物馆藏品种类单一化
导致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出现的原因其实是环环相扣的,正因为资金不足,所以博物馆没有办法更迭藏品,没有资金将锁入保存库中的藏品拿出来供参观。很多博物馆的展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面都没有换过种类,甚至连展览的位置都是没有移动过的。所以不少精美的、宝贵的藏品都没有“露脸”的机会。这样单一化的展览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和时代的发展相契合,自然无法得到受众的认可,也直接导致了博物馆藏品出现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四)博物馆管理观念滞后
观念是行为的指导,我们付诸的一切实际行动,都是以观念作为指导和基础的。注重收藏,轻视利用,是我国博物馆管理中历来传承的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博物馆管理的观点中,把专家学者、研究性学习放在了更为主要的位置,而把向大众展示藏品、传播知识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之下,公众失去了和很多宝贵藏品接触的机会,而使得博物馆藏品愈发显得高深和不可接近,这一方面降低了博物馆藏品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知识的传播,危害是双方面的。
三、提升博物馆藏品利用率的对策探索
相对于发现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会显得更为关键与重要。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低的问题现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博物馆藏品的利用效率。
(一)提升馆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展览规模
博物馆之间应该定期地举办交流与沟通的活动,最好能够和节日、纪念日、节气等特殊含义的日子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起到宣传的作用。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多选择出一些藏品中的精品来交流,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能够借鉴和学习其他博物馆展馆的优点,从而在之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方向,导向性也会更加明确一些。其实我国目前很多的展览馆并非没有展示藏品的位置,而是展示的密度不够集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藏品稀稀拉拉地在展馆中分布着,利用率当然不高。完全可以通过增加藏品的展览密度来提升藏品的利用率,当然,增加藏品展览密度也要以不破坏藏品为原则,要注重展览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安排,在提升藏品利用率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展览效果。
(二)转变管理观念
固步自封的管理观念只会使得博物馆的管理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数量巨大的藏品得不到有效地展出,展品的展览方式几十年不变,自然去博物馆参观的受众就会越来越少,非专业人士对于博物馆的发展也会失去关注,博物馆的发展必将陷入到瓶颈中,很难实现自我突破。所以想要提高藏品的利用率,并且希望能够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观念,不能够再用旧的观念去进行管理。在转变观念之前,先要对市场的情况和时代的发展做一个总体的调查与把握,最好以流动性强的方式让博物馆内所有的藏品,尤其是精品,都能够有机会得到展览。这样才能够增强博物馆的活力,提升藏品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起到传承历史的关键性作用。而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之下,博物馆发展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撑,不再死气沉沉。
(三)加强内部的学习与沟通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叙述过,有很多博物馆的藏品只供专家学习和研究,就连内部的员工也是没有机会去接触的,更不用说普通的参观者。这样就导致了博物馆的藏品保密性工作很强,博物馆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普通的参观者不敢去接近。但是实际上,公开博物馆内的藏品,向受众传递历史文化知识,才是博物馆发展的真正职责所在。所以博物馆内部的学习与沟通也应该加强,内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对博物馆内的每一份藏品做了解和认识,这样才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才能够对症性地解决问题。不管是给受众做讲解还是咨询工作,都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从而提升博物馆藏品的利用率。
(四)拓展经费来源渠道
仅仅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拨款,能够拿到的经费是非常有限的,博物馆应该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从而将经费有效地投入到博物馆的管理、藏品利用率的提升等各个方面。博物馆是非盈利的社会机构,所以不能够沟通私自设立收费项目的方式来收取资金。但是却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吸引社会力量的资金。从而获得合理合法的建设经费,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提升藏品的利用率。
结语
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低的问题并不是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而是由于各种繁杂的因素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混杂在一起,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从而导致了问题的产生与出现。解决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低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一攻破,并且也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与精力,各个方面都需要密切配合起来,才能够起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金.中国煤炭博物馆管理模式研究[D].2012;
[2] 孙亚晶.行业博物馆辨析[D].2011;
[3] 陈琴,李俊,张述林.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12(6);
[4] 李俊.博物馆旅游的GM-TCD开发模式研究:以大渡口博物馆旅游开发为例[D].2012;
[5] 张沛,程芳欣,田涛.西安“泛博物馆”城市文化体系构建研究[J].规划师,2012(5);
[6] 李云鹏.博物馆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研究[D].2011。
[7] 李春浓.浅析当今博物馆的主要设计方法及存在问题:以建川博物馆为例[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7);
[8] 单霁翔.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下)[J].中国名城,2011(4);
[9] 鲍贤清.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2013;
[10] 李华新.联合的机遇: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信息整合初探[J].中国博物馆,2012(1)。
作者简介:叶辉芬(1983—),女,大学本科,文物博物专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管理。现任职博罗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