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吟四章
母亲河,以惊天动地的气势,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五千年冰封的梦想,五千年压抑的渴盼,源源涌出,执著奔放,令世代炎黄子孙,产生崇高的敬意、无尽的联想和难以言状的感动……
———题记
永和关上读黄河
那天,我趁到山西省永和县广播电视局考评工作之机,在杨北林局长的陪同下,驱车碾着厚厚的积雪去了一趟永和关,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了母亲河在寒冷冬季的风采。
永和关,位于山西省永和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南庄乡永和关村。它地处晋陕峡谷,古朴雄浑,具有浓郁的大西北色彩。《永和县志》记载:“永和关渡在县西北七十里,设厘金局分卡,并驻陆军,又派有稽查队搜查入境烟土”,“北齐于故城置永和镇,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永和县。恭帝义宁二年改为北楼县,属石州,旋因永和关要隘之故,始定其县名曰永和县。”永和关是一个千古雄关,是晋之窗口,交通之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在东岸的山西省永和关和西岸的陕西省延水关之间,已经新建了一座长508米,宽11米的黄河大桥。大桥犹如一条腾飞的蛟龙,跨越饱经沧桑的关隘,飞渡历尽千年的天堑,静静地卧在黄河之上,为晋陕两岸的人们进行物资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站立在如此古老的雄关之口,漫步在巍峨壮观的大桥之上读黄河,自有一番别样的韵味。
脚下是缓缓涌动的黄河水,那些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冰块,晶莹剔透,恰似一河浮动的莲花;太阳明晃晃地照射在河面上,折射起无数条耀眼的光束,又仿佛放逐的千万盏河灯。扭转头再看那欢快地歌唱着的黄河水,好似迎头而下,扑面而来。她以博大的胸怀亲近着我、拥抱着我;她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融化着我、裹携着我,恍若溶进了母亲温暖的怀抱。那黄色的河水,带着泥土的芳香,熏着我、依偎着我、浸润着我;那哗哗流动的黄河水,使我热血上涌,声声荡耳,阵阵沁心;那撼人的动感,让我神痴目眩,似幻似梦、欲飘欲仙!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她在中国大地上蜿蜒曲折,奔腾千里,穿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挟带着滚滚黄沙,浊浪排空。日夜流泻的黄河,到了山西和陕西段,便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
沿着黄河的流向,我的目光一直向前搜寻。啊,当她平缓地越过永和关,奔涌至吉县壶口时,骤然改变了性情:紧紧收束窄狭的深槽,倒悬倾注,垂直下跌,如龙腾虎跃,像巨壶沸腾,惊心动魄。随即,又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而去。闻名遐迩的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她在孟津冲出了最后一段峡谷后,便高歌着奔向广阔的华北平原,最终经过黄河入海口,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她是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其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往今来,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因此,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她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而且保卫了中华民族,激励了中华民族!
透过黄河历史的云烟,我似乎看见了150万年前,在现今黄河边的山西省芮城县境内出现的西候度猿人身影;我似乎看见了100万年前和30万年前,蓝田猿人与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的身影;我似乎听见了7万年前,丁村早期智人(现山西省襄汾县),奏响的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据考证,距今10000——7000年的旧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置身黄河母亲的怀抱,我所有的感官都被慑服,我的灵魂被干干净净地冲刷、淘洗,好像黄河之外的世界不复存在了,只有那粗犷、雄浑、豪迈、神奇使我回肠荡气,让我的血脉不由自主地随着那波涛而跳动!
侧耳细细聆听,我清晰地感觉到了黄河奔流的力量!
这就是黄河,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它以巨大的洪流汇聚成巨大的自然力量,以坚韧刚强的自然品格,赋予了中华民族崛起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黄河之所以被人挚爱、被人崇敬,就是因为它源自昆仑,源自夏,源自秦,源自《诗经》,源自汉赋,源自炎黄子孙的心中。
每年,海内外的游子们都要去陕西桥山的黄帝陵祭祖;每年,无数的古槐后裔都要来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黄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此时此刻,在永和关上,我所看到的母亲河,面容是那样的慈祥,胸怀是那样的宽阔,水势是那样的舒缓,那喃喃的流动声似在低诉着黄河流域的永久秘密!灿烂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是那么的壮丽秀美,尽显一位母性的伟大与温柔!尽显黄河文化的精深与厚重!
可是,母亲河也有暴躁的时候,一旦发起怒来也是令人惊心动魄的。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来,每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徙。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曾为她的子孙们带来不可尽数的灾难。
然而,不管母亲河是怎样的性格,华夏子孙都是深爱着她的,都是用心歌颂着她的。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啊,源自天庭,来自帝都的滚滚母亲河,有谁不惊赞你的雄伟气势!
吟咏着李白的诗句,远望着停泊在滩涂上的小木船,我突然想起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歌曲。那八个乐章的黄河大合唱,时急时缓,渐远渐近地从黄河之上飘来,响在我的耳边……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从古到今,诗人们无不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母亲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看着一泻千里、浩浩荡荡的黄河,我似乎读懂了母亲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和信念;我似乎读懂了母亲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精神!禁不住,我心中产生了一种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静下来一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文化蕴含深邃的黄河,又岂是我等知识浅薄之辈轻易读懂的!
是啊,黄河,母亲河,你是一部浩繁博大的卷帙,令世人永远也读不透、读不完!
吉县壶口听瀑鸣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朝诗仙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把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描绘得出神入化。从古至今,引无数游客前往观瀑,令众多诗家牵动情思。
怀着无限的痴迷与欣喜,我数次来到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23公里处的壶口观瀑。
记得第一次去吉县壶口,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一望无垠的黄土沟壑像起伏波动的浪涛一样奔涌到天边。我倚窗贪婪地看着那一片连一片的黄土地,想象千百年来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刀光剑影、羽扇纶巾,我的心里也像黄河水一样奔涌。正是那种黄色,染黄了中国人的皮肤,染黄了那条母亲河。
汽车颠簸着冲出黄土的峡谷,我浑身一震:黄河到了。
只见远远的地方,黄河像田野上累极了的一位劳作的母亲,她平躺在蓝天白云之下,平静安祥,从容不迫。我即刻领略了她的开阔和浩大,她的内敛与平和。又行了二十余分钟,我终于听到了震天动地的吼声。那吼声,像千军万马在沙漠深处奔腾;那吼声,像雷霆万钧在乌云背后酝酿;那吼声,像多声部的大合唱……
一下汽车,我便奔向壶口。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接,是我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因壶口形状似一把壶的口子,故而得名。壶口两岸,苍山挟持,万里滔滔黄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奔涌至此,河床由300多米宽骤然收束成50多米窄狭的深槽。浩渺的黄河水也顿时收缩成一束,从30多米落差的黄河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倒悬倾注,垂直下跌,形成一道金黄色水帘,挂于两边山群之间,煞是壮观。其声似雷鸣,数里之外可闻。近前观之,波浪翻滚,如龙腾虎跃,像巨壶沸腾,惊心动魄。
这就是黄河,炎黄子孙的母亲河;这就是壶口,华夏民族的最强音。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霎时深邃而雄壮;黄河那粗犷、雄浑、庄严、豪放的性格,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显示。滚滚洪流,奔腾成炎黄子孙不屈的信念;阵阵涛声,凝结成华夏儿女铮铮的誓言!
因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周围自然景观奇特,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进而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面值50元人民币画面上的黄河壶口瀑布那翻江倒海,奔腾跌泄,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不知震憾了多少人的心灵!
“烟从水底生,船在旱地行。未雾彩虹舞,晴空雨蒙蒙。”瀑布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水底冒出滚滚浓烟,十数里外便可望见。升腾而起的水雾,经阳光折射,因不同角度而形成各种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好似长龙戏水;有时呈彩带横贯水中,犹如虹桥卧波;有时在笼烟腾雾中出现锦团彩簇,瞬间万变,飘忽不定,奇诡迷离。水底悬流激荡,发出巨大声响,如轰天惊雷,声传数十里。
立于壶口岸边的巨石之上,云烟生脚下、浪花溅在身、水声贯耳鼓。我痴痴地望着壶口四周的山川与礁石,望着奔腾不息的大瀑布,我似乎看到华夏民族子子孙孙从这生命之壶中奔涌而出,也似乎看到华夏文明之源从壶中滔滔涌流。五千年古老文明,三千里东逝黄河,诞生了举世无双的壶口大瀑布,她是一首回肠荡气的史诗。在这里,我觉得,整个身心都融入了神奇、壮美的境地!
壶口观瀑,虽已多次,但每次观瀑留给我的感觉都是新鲜的,印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是特有的。一年四季,壶口瀑布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不同景色:春天观瀑,冰岸消融、凌块跌落、惊涛怒吼,大有山崩地裂之势;夏日观瀑,洪峰滔天、浊浪排空、吼声更壮,犹如龙虎显威;秋季观瀑,雾气腾空、彩虹飞架、清风舒卷,令人流连忘返,醉意深深;冬时观瀑,黄河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特别寒冷时,莽莽黄河,冰封雪冻,瀑布挂满冰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令人仿佛置身于北国佳画之中,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季观瀑,景色各异、妙趣横生。有诗赞曰:闻说导河经始地,当年疏河半留痕。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千百年来,这里不仅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而且也发生了许许多多惊心动魄、难以忘却的故事。从1994年起,这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壶口瀑布漂流月;华夏第一走杨云,横跨壶口走钢丝,震憾亚洲;九洲第一漂张志强,乘密封舱漂壶口,威慑四海;中华第一跳又是张志强,黄河大桥悬索跳,令群山惊呆;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成功飞越黄河,激动人心;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11月8日发行了《黄河壶口瀑布》特种邮票,名扬四海;2005年10月23日,被誉为“母亲河上的明珠”的黄河壶口瀑布,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全国34家媒体共同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又荣登“中国最美瀑布”光荣榜。
由此,壶口瀑布更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热点。
壶口观瀑,确是人生之中的一大乐事。每每凝望千姿百态,壮观无比的人间绝景,我便处于痴醉的状态,生出无尽的遐想。在这里,难怪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演奏出一曲曲摧枯拉朽的“黄河大合唱”,既唱出了中华民族的神圣与庄严,又吹响了催人拼搏与奋进的号角!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壶口瀑布,是力量的凝聚,精神的象征,浩气的永恒!它的魂魄,在汹涌澎湃中千锤百炼;它的忠诚,在慷慨激昂中坚如磐石。这便是我壶口观瀑的感悟!
诸位朋友,如果你曾在漫漫的沙漠里踽踽独行,如果你曾在荒芜的原野上徘徊彷徨。那么,我劝你走近黄河,或聆听壶口瀑布的慷慨激昂,或欣赏禹门峡谷的浪漫劈波,或领略“镇河铁牛”的国宝神韵,或感受黄河入海口的壮观景象。你的情操一定会在那里得到陶冶,你的灵魂一定会在那里得到净化,你的精神一定会在那里得到升华!
晋陕峡谷赏龙门
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处黄河岸边的龙门,以她迷人的景观,独有的魅力,究竟吸引了古今多少痴情的游览者,无以计数。
前几年,我虽几经龙门,均无暇驻足。2005年,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我终于又来到龙门,立在了黄河岸边!
环视两边,只见黄龙山和龙门山两山夹河,峭壁陡峻,相对而立,形状似门,煞是状观;俯视山间,只见滚滚黄河水至此,争相奔流,撞山击石,浊浪腾空而起,漩涡接二连三,咆哮之声,震动山野。古人曾称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此情此景,真令人遐思妙想。我边吟哦唐太宗李世民“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岸裂新冲势,滩余旧落痕”的诗句,边举机拍照,将这山、这水、这桥,永久地定格在记忆的底片。
随行的同事见我如此投入,不忍打扰,默不作声地站在我的背后。
忙乎了一阵,已大汗淋漓的我,便找了一处荫凉坐下,把我从书本上看到的龙门故事讲给司机:相传,春季三月,鲤鱼逆水而上,跃登其门,化而为“龙”,人们就把鲤鱼跳跃的地方,起名为“龙门”了。据《淮南子》里介绍:大禹娶了涂山氏后,并不以私事妨碍公事,结婚仅仅四天便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风吹日晒,操劳过度,脸色黝黑,窍脏不通(七窍和五脏都因病而不通畅),步不相过(走路的步子后步跨不过前步),但终不懈怠,终于把龙门山从中凿断,河水从中间汹涌流下。因龙门是大禹治水时凿开的,人们为追记禹治水的功德,把这里称作禹门;又因其地处古秦晋重要交通渡口,又称作禹门口。
司机半信半疑:“真有此事吗?”我引经据典:“禹凿龙门,《水经注》上有记载:‘龙门,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释水》亦云:‘龙门地势险,河率破山以行,禹功于此最难。’禹凿龙门,千真万确。”司机不禁感叹:“大禹可是功不可没啊!”
“是啊。”一位鼻梁上架着眼镜的老者接过话头:“现在,龙门一带,不仅有禹当年凿山疏河的遗迹,而且有许多的民间传说。像大鹏鸟指点迷津的‘错开河’啦,大禹指挥凿山工程的‘禹王洞’啦,王母娘娘变成老妇烧米汤的‘米汤庵’啦,等等。还有,禹受一位老妈妈梳头发的启示,采取了上凿下梳的办法去治水,使凿山进度大大加快的传说。更离奇的是,传说当年有两员帮禹凿山的大将,一位叫傲,身躯高大,有陆地撼船、肩挑两山之力。傲骑着一只大乌龟,帮禹开山,鞭打乌龟一下,龟头就朝山撞一下,山石便崩裂,滚滚而下,力量之大,胜过百人;一位叫羿,是月宫嫦娥的丈夫,此人两眼有神,双臂力大,善于射箭,曾射落天上的九个太阳,深受禹的赞赏,便请他来帮忙开山。羿用其神箭,一面为工匠引导开凿方向,一面箭射山突,每射一箭,一触必凿,从无虚发,为凿山疏河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由于这两员大将帮禹开凿禹门有功,后人便编有‘傲羿两员将,禹王双臂膀。凿石开山河,美名天下扬’的歌谣,以示褒扬和纪念。”
停顿了一下,老者点燃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随后又轻轻地把烟吐出来,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那时,这里还建造了大禹庙。大禹庙以河为界,分建东西,东庙最为壮观,依山傍水,气势雄伟。庙山门侧有明代薛文清公撰文石碑一座。由山脚步栈道、穿牌坊、入庙院。院内建有东西舞楼的戏台一座,戏台侧有小亭,靠山悬河,空中筑阁,北可瞻香亭,西北可登望楼。进而乃宏伟壮丽的重檐斗拱,雕梁画栋的明德大殿。龛内塑大夏禹王神像,庙前廊左右两厢,分别塑有傲和羿的金刚像,偏殿祀稷弃、皋陶、伯益诸神像。楹联大书:壮哉山河之固,巍然功德斯存。后殿内塑禹王、涂山氏夫妇二尊神像。殿廊有仿唐画圣吴道子所绘的多幅大禹开山导河事迹的彩图。出庙院北门二十步左右,临河一条几步宽的小谷上边,从石缝里长出三棵柏树,枝干横伸在距水面三四米高的半空,上面铺着从江南运来的含玉石块,称作三柏玉石桥,传说专为大禹行路方便而铺的。出庙院北门一百五十步左右,有一大石庵,相传广成子化为慈云大士,大禹治水时在庵内煮粥,供工匠而食。据史料所载,大禹庙建于太和中,魏明帝为庙立碑,晋、隋、唐、宋、元、明多次重修,明末焚于兵燹,清顺治年间重修。迄今,庵内仍有泉水从石缝涌出,其水叮咚,流水不息,是曰:鸣泉。可惜,如此宏伟的建筑,1942年日本侵略者攻陷禹门,一把火,付之一炬,留给人们的只能是惋惜、愤慨和反思。今天的大禹纪念亭,是1989年政府所建,为今人留下了追思大禹,祭祀神灵之所。”
望着博才多识的老者,我打心眼里钦佩。经了解,方知老者就职于河津市文化局。老者告诉我们:“龙门,历来是游人喜爱的必到之地。这里山崖极高,峰顶立有看河楼,登高望远,秦晋河山,尽收眼底。当年?熏薛游历至此,步入木制悬空栈道,爬上看河楼顶,凭栏俯仰,感慨万千。遂赋诗一首《层楼依汗》:‘楼接飞虹峭壁寒,丹崖万丈碧云间。分明阆苑清虚府,好乘星槎上九天。’如今,禹庙和看河楼虽毁于一旦,但在禹庙的废墟上,已修建起日灌千亩的机灌站,拦洪大坝拦住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使昔日的黄河沙滩,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米粮川。”老者说得眉飞色舞,眼角唇间都漾着喜气。
说话间,一列火车长鸣而过。这是为了方便秦晋两岸交通,继铁索桥后,又修建了公路桥和铁路桥。三桥并列,横跨黄河,恰似一道道长虹架在两山之间,气势雄壮。我不顾烈日当顶,挥汗如雨地登上龙门山,放眼远眺,黄河滚滚南流,一望无际,似一条巨龙飞舞;新村林立,工厂遍布,一幢幢高大的厂房和新居拔地而起。尤其是山西铝厂的大规模兴建,为古老的龙门增添了新的景色。
近年来,由于龙门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吸引着无数客人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不少作家、画家和科学家把这里当作创作的宝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电影《怒吼吧,黄河》的外景,就是在龙门口拍摄而成……
世事沧桑,天翻地覆。我真切地感受到母亲河的浩瀚博大!
惜别龙门,已是余晖横照的傍晚。暮霭中,古老的龙门渐渐远去。而那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独特浓厚的文化内涵,却仍旧铭刻在我的心间;那震撼山野的黄河的咆哮之声,更是始终回荡在我的耳边。
蓦地,一股为保卫黄河,为今日祖国繁荣昌盛,为构建和谐社会,寄满天壮志,倾一腔热血的豪情,在我的胸中升腾、升腾!
蒲津渡口看铁牛
一踏进山西省永济市蒲津渡遗址的大门,唐开元大铁牛便映入我的眼帘。
在书摊上,我随手购买了一本有关开元铁牛的小册子,从史料上得知,蒲津渡是天险黄河中游一处历史悠久的大渡口,地处华夏中原与西部之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历史上有许多朝代在这儿修筑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公子造舟处在蒲坂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于文泰、隋文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亦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对此事均有记载。宋代时,这里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到了金元之际,浮桥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大铁牛。再后来,由于三门峡水库蓄洪而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这座黄河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桥梁和铁牛便被逐渐埋入河滩,与世隔绝了。直至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距今已有1260年历史的唐代蒲津4尊大铁牛,才终于冲出深深的积沙得以重见天日,神话般地出现在河东大地,给世界带来了一片惊讶。
今蒲津渡遗址,西距黄河堤岸仅2.8公里,隔河遥望陕西省朝邑县,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60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百米。1988年、1991年,有关部门两次对蒲津渡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根据发掘结果,唐蒲津渡遗址最深处距今地表6.5米。在靠当时河岸处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灌铸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黏合缝隙,十分牢固。这道石堤明确地可以看出系分两次砌筑。在紧靠石堤处发现了4尊大铁牛、4个铁人、2座铁山、3个铁墩、6根铁柱。还发现1座4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槛向东,分析认为应是管理渡口人员的住房。同时,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元丰元宝和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据说,当年,这座铁索桥东起蒲津门,西至临津关,横亘数里,宛如游龙,十分壮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特别是矗立于黄河两岸的铁牛与铁人,不仅是连接浮桥铁索的桥头地锚,而且担负系揽、奠浮桥、镇水的作用,可谓独具匠心,千古绝伦。
随着游人的脚步,我走近原黄河古道东岸,只见4尊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姿势,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1位铁铸高鼻梁、深眼窝的胡人作牵引状。4牛4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铁牛模制甚工,造型精美,体积之大,份量之重,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历史之早,实属国内罕见。铁牛等为唐蒲津桥遗物,排列仍如前桥头所列,可领略大唐盛世筑桥工程一斑。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古代桥梁史上也绝无仅有,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是啊,在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下,能制造如此庞大的铁牛,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超拔的聪明才智和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导游小姐欣喜地告诉我们,“镇河铁牛”被誉为“国宝”,其造型已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另据一业内人士介绍,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和铁牛的出土,对研究唐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桥梁、铸造冶炼工艺和黄河故道变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我国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以及黄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很有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江泽民、乔石、李铁映、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此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凝视着那已经从原来地面上提升了12.2米的4尊开元大铁牛,我突然想起一些对牛的赞美诗词:“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骏马善驰骋,犁田不如牛。”“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牛具有着朴实无华,勤劳无私的秉性。它劳作事农,却从不邀功讨赏;它只要一息尚存,就只管低头拉犁拉车不松套;它是农人最忠实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它吃的是草、喝的是水,而出的是力、挤的是奶,最终奉献给人的是全部的骨、肉、皮……
令我最最崇敬的就是“老黄牛”那种竭尽全力,忘我奉献的精神。我想,古人大概也是如此吧。如若不然,为何“镇河固桥”非牛莫属呢?
上一篇:中华商人之圣与社会事业的典范
下一篇:湖北的文化优势与文化强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