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车
一
我骑着自行车,穿过三条街。两条灯火通明,最后一条的尽头是火车站。库车火车站。候车的人坐在行李上,安检人员尽职地例行公事。偶尔一位烟客买个打火机,买包烟,店铺几乎没有什么客人了,所以店主也坐在门口,侃大山,喝起啤酒来。我想看看灯火通明的月台,想看看列车,所以我围着车站转起来。但无路可走。只模模糊糊看到一个女生在跑步,渐渐慢了下来。她冲着黑黝黝的角落里叫道:“奥巴马,是我!”紧接着,我听见狗的吱吱声。
夜幕降临之后,我突然特别想看看库车火车站。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孔雀坐火车从和田回库尔勒,夜半时分经过库车站,睡意沉沉,看着远处稀稀拉拉的灯火,我们隔空调侃了几句爱发牢骚的弘肃。今年我和弘肃喝着酒吃饭,很多共同的东西却已被各自的债务所分割。
我等了半天,也听不到火车的尖叫,于是骑车走上了另一条街。路灯是黑的,迎面驶来的车晃着刺眼的脑袋,几个半透明的人影和模糊的声音飘在半空。我的心慢慢沉静下来。白杨树,石子路,低矮的小屋,摩托车,听不懂的私语,两公里,三公里……一切都在催人入梦。
二
延安特大客车交通事故发生不久,内地部分省市停开了夜班车。但新疆地广人稀,铁路和航空运输尚不发达,只能在未雨绸缪上下功夫,于是夜里两点到五点必须停车休息的措施出台。后来还是不放心,又改成夜里两点到七点半必须停车休息。我对夜班车患有恐惧症(车一开我就想上厕所),根本睡不着,而新源直达库车的217国道(全程只需7小时)明年才能通车。出发前一天我甚至吓得失眠,这一失眠让我想到了两个问题,一个高深,一个庸俗。高深的问题是:217国道到今天还不通车是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庸俗的问题是:要么挣钱买车,要么坐飞机。
出发前,我跟一位同事开玩笑,说喀什还不敢去,因为我怕去了喀什别的地方再不想去了,就留在伊宁了。其实如果长途车这么限行下去,就我这收入,就我这时间(休假也只有7天),喀什确实不敢去。而在90后大学生一毕业就考公务员、考特岗“拿编制”的今天,我也不确信什么来日方长之类的妖言。
但——
一个转折。
车过开都河,已是中午12点左右,烈日当空,大地月球般荒凉。尘埃被空调抽进车厢,干涩的苦味儿弥漫开来。你感觉舌尖含着一小撮干燥的粉尘,水分子被吸收净尽,一种绝望夹杂了无与伦比的渴望铺天盖地压来。
干燥,这就是南疆的味道。
无论在乌鲁木齐还是伊宁,我时刻都在竖着耳朵去嗅这股味道。在这里“太阳很大,人很小”,“太阳向每个生灵公正地分配阳光”。(沈苇诗句)
在这里,留下来的一切都是经过蒸发的。
三
我读沈苇《我的尘土,我的坦途》,整本诗集要说的几乎可以浓缩成两个字:谦卑。
我的意思是,沈苇一再告诫我们:面对西域这片大地,要保持谦卑。因为“太阳很大,人很小”。
一位评论家说:沈苇眼里只有他自己,是超级自恋狂。另一位评论家说:沈苇写《植物传奇》,高高在上。譬如,当沈苇在《正午的诗神》自序里写下第一段话时:“……你阅读的不是我的文字,而是五十个伟大的灵魂。回顾我半年的写作,可以总结成两个字:幸福。——这是自己卑微的灵魂被伟大灵魂照耀和提升的幸福。”当沈苇写下这段话时,他一定想到了里尔克教诲青年诗人卡布斯的话:“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而他是唯一可以听懂箴言的人。
请允许我再一次冒犯沈苇。从他的诗歌中,我觉得他既不是那旷百世而一遇的伟大者,也不是安于沉默的小人物。因为他一会儿是旷百世而一遇的伟大者,一会儿是安于沉默的小人物。而不论出演哪种角色,他都在“向每个生灵公正地分配阳光”。
话说两位青年登门拜访罗伯特·弗罗斯特,开门见山自我介绍:“您好,我们也是诗人……”弗罗斯特摇摇手指:“不,不,你们还不能自称诗人。”俩后生吓得落荒而逃。
沈苇身上似乎还没有这种从容和统一。
四
但以上只是我的一种想法。
当车子驶过开都河大桥时,太阳明晃晃的,凌乱的荒野涌起,匍匐在荒山脚下。24年前,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浙江漫游到新疆,只身一人,“太阳很大,人很小”。看不到希望的下午,他在开都河盘看到一只背着粮食返程的蚂蚁,就这么无目的地观察了一个下午。在这个下午,他肯定想到了家、粮食、路途这些具体的事物,也想到了太阳、宇宙这些辉煌的、朴素的、难以理解的存在。在这种无远弗届的秩序统治下,一个不知道该往何处去的两手空空的年轻人和一只背着粮食返程的蚂蚁究竟有何区别呢?在这种状况下,批评家无权指责沈苇,因为在那种情况下,矛盾恰恰就是孤独抗争的利器。
同样,在滋泥泉子(现在叫紫泥泉),沈苇有权写下这动人的诗句:
在一个叫滋泥泉子的小地方,我走在落日里
一头饮水的毛驴抬头看了看我
我与收葵花的农民交谈,抽他们的莫合烟
他们高声说着土地和老婆
这时,夕阳转过身来,打量
红辣椒、黄泥小屋和屋内全部的生活
在滋泥泉子,即使阳光再严密些
也缝不好土墙上那么多的裂口
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埋进泥里
滋养盐碱滩、几株小白杨
这使滋泥泉子突然生动起来
我是南方人,名叫沈苇
在滋泥泉子,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这很好,这使我想起
另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
在滋泥泉子,我遵守法律
抱着一种隐隐约约的疼痛
礼貌地走在落日里
在阳光密实,墙上布满裂口的南疆,读着这些句子,我感觉到一种隐隐约约的疼痛,感觉到一丝苦涩的甜蜜。
五
从伊宁出发25个小时之后,我来到了库车。
库车,古龟兹国都城,汉西域都护府和唐安西大度护府治所,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商贸中心。在小说《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上篇第十二章里,维吾尔族作家帕尔哈提·吉拉热烈地赞叹道:“这就是库车!这是闻名遐迩的文明中心之一的著名大都市!这就是以她著书、绘画、雕刻艺术、歌舞在历史之舞台上留下荣耀的古城龟兹!在这座乐园般的绿洲家园里不知有多少勤奋的文人写下了火热的诗篇!不知有多少天才的翻译家翻译了印、梵、汉文经典作品!不知有多少心灵手巧的绘画家、雕塑家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在历史上,龟兹首先以佛教中心著称于世,在龟兹修习佛法的鸠摩罗什是中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克孜尔千佛洞(现属拜城辖区)是早期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其次,龟兹乐舞闻名世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龟兹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隋初,文帝置七部乐,龟兹伎为第六种。大业中,炀帝定九部乐,龟兹为第三种。唐代因之。不过,龟兹音乐和中原的渊源在宋朝断绝,所以宋人沈辽《龟兹舞》诗云:“龟兹舞,龟兹舞,始自汉时入乐府。世上虽传此乐名,不知此乐犹传否?”
另外,汉唐时期,龟兹还是西域的冶金中心,今天在库车文化广场上,就有一具铁匠铸铁雕塑:火苗升腾,两位健硕的匠人在火苗之中挥锤舞钎。雕塑极具现场感,仿佛火舌就要炙烤到你的面颊。雕塑位居两条拱形柱子构成的凉亭中央,凉亭顶端是取自千佛洞石窟穹顶壁画的金翅鸟,四根柱子四面分别刻有华夏文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图案。整个作品的名字就叫做《汇聚》,表现了库车海纳百川泉的气度。
时间来到今天,库车引以为豪的主要就是乐舞艺术了。我们熟悉的维吾尔族乐器,如都塔尔、弹拨尔、热瓦普、艾杰克、手鼓、纳格拉鼓、扬琴、卡伦琴等,全都是龟兹匠人发明的。
诗人沈苇曾说过,听到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鼓点声,他一下子就想起了新疆的纳格拉鼓艺术。可以这么说,新疆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交汇的地方,而库车是这种交汇最积极、最充分的城市。
六
今年库车建县正好一百周年。我一直以为她的韶华早已逝去,留下的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新疆小县城。但坐车来到老城区,我的心兴奋地几乎要跃出来。保存完好的清城墙、恢弘的库车王府、兀立的烽燧、壮观精致的库车大寺、夕阳下的回城遗址,所有的一切都回味无穷。
或许在新疆,很少能找到这样一个县了,一县之地,就可以直观地看到两千多年来的历史遗存。克孜尔千佛洞、苏巴什古寺、龟兹古城遗址……在这里,族群和地域的秩序被打破,拜占庭人、印度人、汉人、突厥人、粟特人,大家曾住一样的房子、喝同样的酒;不同的语言交谈着、大历元宝和拜占庭金币碰撞着,然后生意就这么做成了;楼上住着日本人,楼下住着阿拉伯人,门房来自河中地区,而门口卖胡饼的则是波斯胡人。通过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我们知道,这些情况都肯定存在,而在库车,我们有机会看到这一切。在王府的一间陈列室里,摆满了从汉代至民国时期当地流通的货币,囊括了历史上亚欧大陆许多重要货币,而千佛洞部分雕塑的头部复制品(原品均藏于德国民俗博物馆)展厅,则聚亚欧大陆主要人种于一堂。
漫步库车老城区,就仿佛在用足迹阅读一本写在大地上的Who"s who。只需花费大半天工夫,你就可以知道,“他父亲怎样揍他,他怎样出走,/少年作什么奋斗,是什么事迹/使得他在一代人物里最出风头”。
七
库车是一座善于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的城市,在她的街头和公共绿地,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雕塑,功用各不相同,但大都是运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当地丰厚的文化资源,如‘前述文化广场上的《汇聚》,还有多处在建公园里的龟兹乐舞雕塑。尤其打动我的是库车王府对面绿地的雕塑:一位理发师正在给一位老汉理发,两人的表情是专注加享受式的。仿佛理发这件事对于老人而言也是一件应尽的义务似的。这座雕塑作品不经意间传递的库车人的人生态度让我低回久之。而漫步老城区小巷子,几次我看到,夫妻俩躺在葡萄架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什么。好多日子就在絮语中流过,有变故,有悲伤,但这片土地上,她的生民懂得生活是一种忍受,而不是表演,不是冒险,他们从来不懂为了生宁可去死的后现代哲学。无论生或者死,他们从不试图走捷径。
公交车站台的阅报栏里,都是库车文史方面的宣传漫画,有的用维文,有的用汉文,内容为有关龟兹的诗歌或小故事,皆活泼有趣。坐了几次8路公交车,我倒是读到了几首诗,在老城区林基路维文学校对面的站台上,图文并茂地摘录了几首诗的片段,选录如下:
安万善吹筚篥歌
李顾(唐)
南山截竹为筚篥,
此乐本自龟兹出。
胡旋女
白居易(唐)
胡旋女,胡旋女,
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摇转蓬舞。
左旋右旋不知疲,
千匝万周无巳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
奔车轮缓旋风迟。
在库车待三天,还遇上了县里的农民画展示和摄影作品展,摄影作品都是有关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大多不错,部分极佳。农民画让人大开眼界,理发师的、砍柴人的、打馕匠的,想象奇特,部分作品甚至运用了几何构图方法,极具现代主义风格,令人叹为观止。看评选出来的十佳农民画家介绍,最小的是1985年生人。
就在我一幅幅惊叹的时候,一男一女走来,男的问女的:“这是小孩画的是吧?”
我觉得这是最好的褒扬。
八
我打车来到默拉纳额什丁麻扎。应该就是毛拉纳额什丁,伊斯兰教精研典籍的大师。院子里有几棵百年榆树,祠西廊下挂一块光绪七年李蕃题写的匾额,匾额没有什么修饰,“天方列圣”四个大字也很草率,显示出日落西山的苍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内院柴扉紧闭。
从门缝望进去,一条四五十米长的砖道通向麻扎。麻扎前后是整面的格子窗,左右山墙上也各有两扇大窗子,额什丁的陵寝就在其中。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知道的,当时只能看到麻扎的一角,只能看到砖道两旁的花畦和满院子的树。
小院静极了,我似乎听到了鸟鸣和额什丁的咳嗽声。我以为小院里是额什丁的故居。我想到了居住在尼夏普尔(塞尔柱汗国兴起时的首都)的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公元1069年,河中地区统治者易卜拉欣·桃花石·喀拉汗在撒马尔罕去世,死前三天,他将汗位传给了长子纳斯尔特勤,易卜拉欣的小儿子、布哈拉阿奇木举兵反对,双方爆发了战争。饱尝政变之苦的马赫穆德厌倦了这种部落至上的纷争,带着养子伊力泰木耳来到尼夏普尔,并在这里购买了一座有院子的小屋,又开始投入到经文学堂的教师生涯。从维吾尔族作家帕尔哈提那里,我读到了这个故事,不妨讲来听听。
马赫穆德独自一人坐在屋里,显得忧虑满面。他将不少金币、银币和铜钱洒在前面的矮桌上开始数起来,稍思片刻,他又重新数了一遍。
留着一脸花白颔须的仆人进来在门槛驻足。
“阁下,不知午饭您想吃些什么?是否买些肉?”
“我已经给了伊力泰木耳钱,他到街上去买菜和肉了。”
马赫穆德说,并摇着头深深叹了口气。
“看来钱不省着花是不行了,”马赫穆德说,“钱越来越少了。”
“胡大会给的,阁下,胡大会给的。”老仆人毕恭毕敬、双手抚腹地说:“最近您身体欠佳,由于未能上班,所以也没有收入。尊敬的阁下,只要安拉让您尽快痊愈,恢复您的健康,事情便会重新转好的,安拉不会让他自己造就的可爱子民受到屈辱的。”
这个小故事多么朴素,多么美好。两百米外就是热闹的市井生活,当年,这番对话想必也会发生在额什丁和他的仆人之间吧?我甚至感觉到额什丁就在房子里著书,累了他随时有可能走出房门,看见我。这个念头让我魂销骨蚀。最后额什丁并没有走出来,而我翻墙进去了。
当时,我走出小院,只想尽量绕着这位哲人的麻扎转一圈,却不经意看到路边的标识牌。上面写着:民间艺术家妮萨汗陵墓。妮萨汗是库车现当代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在库车王府陈列馆里还有一张老人在秋日的胡杨前弹奏的照片,笑容灿烂、安详。我大喜过望,来老人墓前拜谒。墓碑上的文字显示,老人出生于1902年,卒于1987年。这让我想起健在的末代库车王(老人曾任库车县政协副主席,现已退休,就居住在王府的一座小院里。游客如欲拜见,可提前向管理处申请)。当年,两位年轻人一定见过吧?而沧海桑田,他们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世事变迁。
我一直喜欢新疆的墓园。喜爱墓园里的安静和淡淡的凄凉味儿。我穿行于墓园中,来到额什丁麻扎墙外,一棵大树就靠在墙上,我攀援而上,在小院中驻留了二十多分钟,默默地向大师表达了敬意。
从额什丁麻扎出来后,我来到一片树林,在树篱后面,我看到一位农夫在和他的卷心菜寒暄,谈的是些和丰收有关的话题。我像一片树叶,屏息静气地倾听了一会儿。
九
走马观花过很少几个地方后,我曾自作聪明地评论:“自然景观哪里都一样!”天哪!安拉是如此仁慈!在库车,他让我领略了那让人无语的非凡之美。
库车是龟兹的王城,但因为一知半解,我一直把库车等同于龟兹,所以产生了“到库车看千佛洞”的误会。其实唐代的龟兹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克孜尔千佛洞在今天的拜城县境内,千佛洞附近就有一个克孜尔乡,这也是千佛洞得名的原因。然而千佛洞虽然地属拜城,离库车县却更近一些(80余公里),很多游客慕名来到库车,无不顺道参观克孜尔千佛洞,口耳相传,讹误也就产生了。其实从库车坐车前往千佛洞,进入拜城县不久就能看到巨大的旅游宣传牌,上面就写着:温泉、雪山、千佛洞。不过,阿克苏地区东五县属库车最发达,克孜尔千佛洞的工作人员每两周进城购物一次,往往也去库车。
克孜尔千佛洞是佛教早期艺术的宝库,她的盛名早已传遍全球,而她的恢弘庞大也绝非一般游客甚至学者所能领悟。我们的导游是新疆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的硕士,主要从事千佛洞的壁画临摹工作,游客多时也被抓丁兼职导游,她深深地感慨:“千佛洞里的东西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所以,对于这份艺术宝藏,我只能保持缄默。我只能谈谈那让我不住口赞叹的千佛洞自然风光。
作为宗教圣地(早先千佛洞是许多僧人修行的地方),克孜尔千佛洞地理位置形胜,依山傍水,脚下就是蓝色的河流,滋养了大片的树木。金色的太阳、蔚蓝的天空、黄色的崖壁、蔚蓝的河水、葱郁的树木,这一切在方圆几十里荒芜的南疆,是令人心醉的组合。游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片净土,一定会屏住呼吸,由衷地赞美。而这还不算,从千佛洞下来,导游建议我们去看看千泪泉,“来回大概需要四十分钟,但值得一看”。
我们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溪溯流而上,地势渐高,泉水的尽头,是几十米高的崖壁,崖壁呈半包围形状,需要仰着脖子才能看到崖顶,而从这个角度看出去,泉水仿佛是从天空渗出。西下的太阳照耀着天空,那种壮观是无法言表的。由于我们的摄影技术太一般,这种奇观只能人们自己去寻找了。我只能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远超过了我那卑微的想象力。这道泉水真是克孜尔千佛洞的点睛之笔,由于它的存在,画在墙上的壁画,立在佛龛里的雕像一下子生动起来,它们脱离了二维空间,仿佛一下子都可以自由行走了,瞧!它们动了起来。
溪水最宽处也只有三米左右,清得惊人,掬而饮之,略带一点咸味儿。我觉得这是千泪泉得名的一个小小原因。很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时间去探寻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我觉得肯定有。
从库车出发,过了盐水沟隧道就是壮丽山区。这里的山很奇特,它们朝一个方向倾斜,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的话,就是山体像是一排超级巨大的书籍,而它们倒向一个方向,高低起伏,寸草不生,和雪山蓝天辉映,极具视觉冲击力。噢,我真的无法用文字去形容,在这里,摄影显示出了它无可取代的统治力。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只能劝读者去读读岑参的诗句,既然他能写出“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这样的诗句,既然他能写出“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这样的诗句,既然冰火两重天他都能写得如此传神,我相信他一定也写过关于那里的诗句。我将尽力找出来与大家分享。
更靠近库车一点,是魔鬼城景区。司机停下车,我们爬上最靠近我们的一座“城堡”(雅丹),风从四面吹来,一股“一临龟兹,身价百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风绕着一座座“城堡”回旋,被逼仄的通道挤压成了锋利的刻刀。我相信,源自太阳的风吹过这里,就仿佛一位绝代大师在小心翼翼又干脆利落地修改它的杰作。弘肃大嚷起来:“以前读到‘胡地多飙风’,却不知道怎么个‘飙’法,今天终于见到啦!真他妈太壮观啦!”
真他妈太壮观啦!
十
这一节和开头四段一样,其实和库车没什么关系,只是我的心理在作怪罢了。
据我们的导游介绍,目前龟兹研究院有四五十名工作人员,年轻人也不少。他们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就待在千佛洞,两个星期进一次城。我知道那肯定伴随着一些日常工作的乏味,但我们都在工作,有多少人能做如此有价值的工作呢?有多少人能有机会天天和这些绝世的艺术品朝夕相处呢?人都有生活得更好一些的欲望和权利,这也是基本人权,但有一点也同样不容否认,大千世界,所有的人都在逐渐老去,有的人熙熙攘攘得到了一笔养老金,有的人亲近艺术得以永葆青春。
这些话和库车没什么关系,只是我的滥情病又发作罢了。
年轻人在做什么,这个国家接下来的几十年就以此为开端。我一直认为,要产生大的艺术家,也许可以寄希望于90后。他们的父辈给他们创造了富足的经济保障。但由于同他们一起玩耍的伙伴们也都是中产阶级出身,他们有个错觉,认为自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之中。这种矛盾心里对艺术家是好的。他们既能体会到现代社会的好,同时也就体会到了它的坏。但我亲身接触的一些90后却让人大失所望。我们的父辈,他们曾经害怕过一眼望到50岁的生活,他们挣扎。有的就范,有的被杀,有的逃亡,有的被收编。结局有好有坏吧。但1985-19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却害怕一眼看不到50岁的生活,他们害怕飘摇,害怕不确定性,总想早早有归宿,早早依附于强大的物体。在今天,至少在新疆,公务员和特岗成了他们大学毕业后理所当然的选择。
据朝日新闻社报道,独岛和钓鱼岛等争端爆发之后,日本选择报考海军的年轻人增加了数倍。对此,《环球时报》记者邱永峥调侃道:“我们的年轻人在忙着考公务员。”
我知道,如果此时我引用肯尼迪的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这只能是个笑话。年轻人会说:我们看不到希望。经济学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十一
好吧,我只是个文学爱好者。为了让上一段没头没尾的话有始有终,我还是引述一段菲茨杰拉德的《丑闻侦探》里的一段。
有些代人同下一代人紧密相连;也有些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鸿沟广阔得难以跨越。巴克纳夫人——她是个有名望的女人,是中西部某大城市上流社会的一员——她拿着一壶柠檬水穿过她自己的后院,她跨越了一百年。她自己的思想能为她的曾祖母所理解;可是正在马房上面的房间里发生的事,这两位太太却完全不能理解。在那间一度是马车夫卧室的房间里,巴克纳夫人的儿子和他的朋友正在干不正常的事,但是,他们是,打个比方说,在真空里进行试验。他们是第一次试验性地把思想和他们手边的现成事实联系起来——这些思想注定在将来的岁月里先是富有表达力的、接着是今人吃惊的、最终是平淡无奇的。当她朝楼上喊他们的时候,他们正以毫不引人起疑的安详神态坐在尚未孵化的二十世纪中叶的鸡蛋上。
我承认,我和我的同时代人正在穿过后院,朝巴克纳夫人靠近,但从我结识的90后身上,我只能看到那“令人吃惊”的东西,却看不到“富有表达力”的东西。
我的意思是,龟兹研究院的那伙年轻人身上有“富有表达力”的东西。
噢,天,我终于回到我想说的东西上了。
十二
现在略微介绍一下库车县城的情况。库车县总人口50余万,是新疆第二大县,其中县城人口17-18万。县城分新城和老城两部分,文化遗存主要在老城区。新城和新疆其他城市一样,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不能说比伊宁好,但不比伊宁差。两座城市的老城区各有千秋,侧重不同,但库车厚重的历史感(天哪!我怎么敢这么比?),试问全国又有多少城市可及呢?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选择留在大城市。但实际上,马尔科姆·考利在《流放者归来》一书中早就指出,1900年以后,“地区传统开始消失;所有的地区都在转变为汽车、象牙肥皂、成衣的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不论他在新英格兰成长,或在中西部,还是在太平洋沿岸长大,他们的环境都大致相同;在南方则略有不同,那里还保存了一些乡土特点,但这些特点也在逐渐消失。”这种变化在中国发生的时间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还保存了一些乡土特点”的则是西部偏西的某些地区,“但这些特点也在逐渐消失”。
《南方周末》近期的一份报道显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已进入转折期,基本表现为:城乡差距快速扩大后渐趋平稳;地区差距已连续下降;城乡内部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收入高低开始取代地域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所以,朋友,何不就留在这“世界荒凉的边缘”呢?马雅可夫斯基怎么说?“繁华的都市固然迷人,但我曾与之患难的土地无可取代!”(大意如此)
但艺术家除外。因为——
危险增加了,惩罚也日渐严苛;
而回头路已由天使们把守住,
不准诗人和立法者通过。
十三
最后,录一首小诗记述这美妙的旅程。(有点激烈)
我相信那些重复的语言
我相信人去楼空的神殿
我相信耶稣把水变成酒的地方
我相信除了回声,没有什么躲在树叶后面
我相信那些从未曾写出的书
我相信那些从未曾射出的断箭
我相信那些从未曾开放的花朵
我相信那些从未曾被许诺的正义
我相信冬天会稍作停留
我相信夏天已踮起脚尖
我相信异教的民间传说
我相信子午线从每个人身上穿过
我相信每一丝被树叶指证的风
我相信五月的太阳
我相信天空下面的村庄和繁殖
我相信你们正在承受的苦难
推荐访问:库车
上一篇:羌地杂语(三)
下一篇:从历代封崇看屈原精神软实力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