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樱花图纹的产生及其在彝族服饰中的表现
摘要:马樱花又名合欢,是落叶乔木,但是在彝族却成了纹样,是楚雄彝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并蕴涵着深厚的民俗内涵,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以及追溯其演变的过程,从文化内涵、色彩、结构、工艺等方面对大姚、永仁彝族服饰中的马樱花图案进行分析,并通过该文化现象,反映彝族的历史文化和美好追求。
关键词:马樱花;图案;运用;崇拜
中图分类号:K89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57-02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从中可以反映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心理、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等。民族服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民族服饰的研究是打开一个民族心灵之门的钥匙。
楚雄彝族服饰古朴典雅、美观大方,极富审美情趣,是华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其服饰纹样种类繁多,主要以花卉植物图案为多,植物纹中以马缨花图案居多,鸟兽鱼虫也算常见,另外还有动物图案、几何图案、文字图案、自然现象图案等。
一、马樱花图案的史流
(一)从自然崇拜到血缘信仰
春天,当你第一次走进彝山,抬头便可看见满山的马樱花,火一般的花朵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令人惊诧。马樱花被彝族人民尊崇为花神。马樱花同时也是彝族自然崇拜的表现,这让人们不禁联想到彝族的自然崇拜——火崇拜。马樱花外形与人的血胞相似(图1),同时也像火一样通红,就把马樱花幻想为人类最早的血胞。从血胞自然就联想到血亲,于是便有了血缘信仰。
楚雄彝族中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马樱花和血缘的神话:”洪水滔天,淹没了一切,世上只剩两兄妹躲在葫芦中随水漂流,在山顶获救。兄妹俩以烧香、滚磨、滚簸箕为卜,天意难违。只好成了亲。十二个月后的二月初八这一天,妹妹生下了一胎,不成人形,是个肉团团,金龟老人用刀劈开,出现五十个童男,五十个童女。金龟老人用刀一挑,把流着血的血胞甩到一棵小树上,从此,这棵小树就开出了红彤彤的马樱花。五十对童男童女互相婚配,繁衍出世上众多人类。”
(二)从血缘信仰到图腾崇拜
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这种紧密联系的“血亲”集团有利于共同对付自然界的敌人和抗御其它氏族部落的侵犯。
楚雄彝族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血缘与图腾的传说:“洪水泛滥时,世上的人都淹死了,只剩下了人种阿卜笃慕兄妹俩,后阿卜笃慕和妹妹及三个仙女结婚,每个老婆生下九个娃娃,于是三十六人再繁殖出天下各族人烟,阿卜笃慕死后,上了天。后来他挂记地上的儿孙,又下地到人间。他靠在一棵树上就不见了,树上便开了红艳艳的马樱花。”
后来人们就把马樱树当成了彝家的祖神。彝族先民认为马樱花树是人类始祖,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于是马樱花树是彝族的保护神,不能随便砍伐,更不能火烧马樱花,渐渐的就变成了他们的图腾。大姚彝族不仅视马樱花为图腾,还用马樱花树制作成祖灵牌,并把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定为插花节,人们相互插花、赠花,互道吉祥,便有了图腾崇拜。
(三)从图腾崇拜到图案应用
上面说的都是神话,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他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神话或童话中矛盾构成的诸方面并不是具体的同一性,只是幻想的同一性。”它旨在声耳相传,训诫子孙。只能使氏族内的人对马樱花图腾产生神圣、膜拜之感。随着50年代一系列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氏族社会发生了解体,马樱花作为图腾的形象逐渐淡化了。然而它对彝族文化、习俗、艺术、审美观的影响却并未消亡。它以新的形式,新的形象依然发挥着具大的影响作用。
现在在彝族人民的实际生活中,马樱花也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马樱花节的诞生,人们将马樱花插在头上,挂在牛羊头上,插在屋门、厩门上,以示吉祥如意。男女青年则互相插花以订终身。同时马樱木木质细腻不易变形,在潮湿时泡易于加工。五十年代哀牢山一带彝家的盆、碗、勺、瓢、桶大都是马樱花木刳制而成,现在的马樱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思想中,同时还存在于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将马樱花的造型演变为团案,通过刺绣等各种手段运用于服饰、挎包的方方面面。
二、彝族服饰上的马樱花图案
彝族人认为马樱花绣在服饰上是吉祥和美丽的象征。马樱花纹样在彝族服饰的刺绣装饰中是最为典型的纹样之一。而楚雄彝族服饰中的马樱花纹样在所有彝族服饰中又最具代表性,火红的马樱花纹样绣满全身(图2)。
生活在楚雄、石屏一带的彝族妇女,尤其是大姚县昙华地区这种图案更是多见,她们喜欢全身上下绣满马樱花。马樱花是彝族心目中最美的吉祥物,是战胜邪恶的象征。
(一)纹样造型
马缨花的构造主要以点、线、面为主(图3),点的造型构成花蕊,面是只有长、宽而没有厚度的一种形态,这种点、线、面的构造在彝族纹样的表现中面的运用时最广泛的。马缨花纹样就是以大色块来表现花朵的立体感。蝴蝶纹纹样也是用几何形面来表现它的生动画面。
马樱花图案主要分布在服饰中的帽子、包头、领口、袖口、衣角边、围腰中心、裤脚边上等,部分支系喜好全身绣。花瓣之间常以金银线勾边装饰花纹或以各种形状的银泡点缀,使图案显得金光闪闪,这些图案造型夸张,寓意深远,与彝族的民间传说,图腾崇拜及居住环境有关。
(二)刺绣工艺
在彝族刺绣工艺中,主要有平绣、勾绣、锁绣、堆绣、十字绣及镶补绣等十几种绣法,用材主要是五彩缤纷的丝线(现多改为开司米毛线)(图4),其中最常见的绣法是平绣和勾绣。
平绣是楚雄彝族服饰中最为常见的绣法。通常是用纸剪出各种绣花图案,贴在绣片上为底样然后沿剪纸图案绣花线绣出整齐而密集的线条,将纸样完全盖住,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刺绣图案。由于剪纸技术性较高,所以现在很多彝族妇女改为直接在绣片上画出来,然后沿着画好的图案完成刺绣:也有人购买她人剪好的纸样,然后在进行刺绣。这种绣法是重于图案布局的美观匀称,色调鲜明,图案均匀细腻、绣面结实饱满、颜色过渡自然,有明显的物象感。
还有一种叫勾绣,勾绣又叫绒绣,此法绣工精细 ,有较强的立体感见。
对于马樱花该如何绣,绣在那些地方并没有一定规定,将它绣在小孩的肚兜、背布上可以用于驱魔辟邪、保平安,如武定、大姚等地彝族妇女喜欢用一块绣有“四方八虎图”的裹背背小孩,该图以一块黑色或白色方形棉布为背布心,上面纹饰呈方形组合。外四方内套内四方,内四方每方一树二虎,共四树八虎。与八虎相对应,衬以八朵彝族喜爱的马樱花.象征着四方、八方吉祥如意。将它绣在挎包、衣角、头包上等都是用来祈求平安、驱除恶魔,如楚雄永仁彝族包(图5),宽35 cm,长56 cm,底宽上窄造型呈马鞍型,这是一个造型奇特的挎包,它没有飘穗,却用长长的边沿伸下去做装饰,用色布滚边作直条状纹样,使整个包显得刚直有力,中间的马缨花刺绣打破了直线的方块状,再加上包边口红火的缨络缀饰使整个包硬朗大气,直线大块中显生动。
(三)色彩运用
“黑、红、青、黄、白”构成了彝族服饰中的主要色彩。服饰多黑底,装饰配色大量使用红、黄、蓝、白等色,其中以红色为主。彝族服饰大多选用黑、青色布料为基色,装饰的镶嵌色布和刺绣花边、图案,多选用红、黄、蓝等颜色。除了绿色之外,很少用别的过渡性中间色,但经过精心调配,色调鲜艳而且和谐,具有别具一格的美感。
大姚昙华地区等地的女装色彩艳丽,上衣多用红色、蓝色绸缎,喜欢镶着黑色、黄色、红色等颜色的花边,系三层花围腰,中老年妇女盛装是喜欢穿花衣,平时多为青衣,喜欢披羊皮褂。
永仁县妇女的着装也很有特色,上衣是黑布地,立领,右衽,高开叉。托肩、衣襟、袖管彩绣着缠枝莲花纹、犬齿纹、绳纹,其间用彩色布条相隔开。围腰上部和飘带上绣有缠枝花卉纹,中部和边沿用彩色花边相拼,边沿缀着黄色须线。裤子是黑布地,裤管上绣有麟条纹、人形舞蹈纹、马缨花纹和灯笼纹等。整套衣服绣工精细,装饰性极强。
三、结束语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它需要一种从无到有的构想能力,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彝族马樱花图案的产生以及到它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运用,就是一种设计能力体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聪明的彝族人民运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神奇的马樱花图案,并把它们融入生活、融入宗教。楚雄彝族马樱花图案的纷繁与精彩,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马樱花世界,让人们崇拜它、读懂它,更加体现了彝族人民对马樱花所持有“希望”,它必将伴随彝族人民走向未来、走向一个火红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唐楚臣.从图腾到图案彝族文化新论[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
[2]官泓.楚雄彝族服饰人文色彩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2007.
[3]郝云华.彝族刺绣图案探析——马樱花图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0).
[4]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艺术研究室.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M].文物出版社,1987.
[5]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彝族文化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6]戴波.云南彝族多样性图腾崇拜及生态学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7]武光丽.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20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青山碧水映湟水情
下一篇:抚摩长城,聆听历史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