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PP模式和“互联网+”实现水利精准扶贫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水利扶贫肩负着改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任,科学合理的水利精准扶贫途径可以帮助广大贫苦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对当前关于水利精准扶贫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PPP模式和“互联网+”的特点,提出了PPP水利扶贫创新模式和水利扶贫的互联网+模式,试图应用PPP模式和“互联网+”模式实现水利精准扶贫,以期为水利精准扶贫提供帮助。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overty alleviation is shoulder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improving water conservancy infrastructure in the poor areas,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ter conservancy poverty alleviation can help the poor farmers out of poverty and get ri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PP water conservancy innovation model and "Internet +" model for water conservancy poverty alleviation by carding and concluding the recently research about water conservancy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PP mode and the "Internet +" are udes to offer help for water conservancy poverty alleviation.
关键词:水利扶贫;PPP模式;互联网+;实现
Key words: water-related poverty reduction;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mode;Internet +;realize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34-03
0 引言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1]。水利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农民饮水安全、人民生活用水质量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刘智超[2]等对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王浩宇[3]对水利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做出了总结;谢维[4]等对“十二五”期间水利扶贫工作进行回顾。但目前我国水利扶贫工作仍然任道而重远,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关系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2016年3月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2016年水利扶贫开发工作方案》[5],对2016年水利扶贫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力推进水利精准扶贫,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最大程度的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1 当前全国水利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利设施建设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蒸蒸日上。但是,我国经济的不均衡依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隐患。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依旧有7071万贫困人民,约占农村人口的7.2%[6],这些贫困居民生活的绝大多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不健全,农民最基本的饮水问题都解决不了。目前村镇一级经济薄弱,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匮乏,导致与农田灌溉相关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不足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水利扶贫需要克服的重点。
1.2 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需要进行水利扶贫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水利设施滞后的偏远地方,立地条件差,开发难度大,偏远地方的扶贫项目投入量要远高于立地条较好的平原地带,然而对于这些水利设施落后的偏远地区,县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及其有限,地方财政投资乏力,再加上需要扶贫开发资助的范围较大,需扶贫资金量也是巨大的,导致我国大部分偏远地区的水利扶贫资金不能满足需要。其次,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按照做大做强的思路进行水利扶贫建设,不断加大项目编制力度,为水利项目的顺利争取和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6]。但由于资金投入的匮乏,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导致与工程基础建设相关的各项配套设施无法按原设计方案完善,水利基础建设并不理想。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各级财政资金的不到位、配套资金的落实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水利扶贫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力资源的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因素都是造成目前水利扶贫工作进展不顺利的因素。
2 PPP水利扶贫模式创新
2.1 PPP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以长期契约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合作模式,旨在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分配风险,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数量、质量和效率。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国家鼓励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正当其时。PPP模式可以明显缓解政府未来几十年面对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这方面的压力,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7]。以供给侧改革结合扶贫攻坚、精准扶贫,地方政府通过PPP开拓新理念,让我们看到了进一步超常规发展的新空间。PPP模式不仅是一个融资模式的创新,更是管理机制的创新,PPP模式更是国家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创新。
2.2 水利扶贫PPP模式创新
根据PPP模式的特点,结合水利扶贫项目的特性,提出水利扶贫的PPP模式。在水利扶贫的PPP模式中主体参与机构有政府与其授权机构、扶贫单位及农业合作社,当地政府或民政部门、水利部门作为项目的实施机构。以扶贫单位控股,政府部门和农业合作社参股的方式成立项目公司,由政府授予扶贫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对扶贫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和运营。国家扶贫资金和专项资金作为公共部门资金,扶贫单位以专项资金入股项目公司,农业合作社以土地和生产资料入股,当地农民可作为员工加入项目公司的生产。扶贫项目公司中的农民合作社可由农民自发根据自身优势提供的资金、专业技术、生产资料等构成。水利扶贫的PPP模式结构见图1。
水利扶贫的PPP模式可以通过扶贫项目公司盈利分红的方式帮助广大贫苦农民脱贫致富,农民提供流转土地作为社会资本进入项目公司可以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资料利用率提高。水利扶贫的PPP模式应注重对资金融通模式的创新。在应用PPP模式进行水利精准扶贫时要加大金融政策宣传、开发相应的信贷产品,充分利用好PPP合作模式[8]。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正确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中。应用PPP模式进行水利精准扶贫时应注重几个关键问题:
2.2.1 扶贫项目优选和打包
在应用PPP模式进行水利扶贫时,应对扶贫项目进行优选,选择适合PPP模式的扶贫项目,在项目选择时可优先考虑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经济林木、绿色蔬菜、绿色养殖、观光农业等项目。项目选定后可对项目进行整体“打包”,统一制定方案、统一进行招标、统一签订合同、统一价格。水利扶贫项目的整体打包招商不仅可以增强规模效益、增强项目吸引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财政负担、提高监管效率[5]。
2.2.2 股权比例设计
扶贫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会直接影响项目的运作效率,不同的股东在PPP模式的运作中呈现出专业化、短期利益或长期战略等不同特点。因此,项目公司股东权益合理分配有利于公司应对PPP项目的阶段性风险、保障项目顺利运行。在组建的扶贫项目公司中农民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扶贫单位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农民也以自然人的身份把土地、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资产评估后作为项目公司股东。扶贫项目公司在股权比例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股东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保证项目建设阶段的资金需求,政府在项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应当低于50%。
2.2.3 利益分配
PPP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是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问题。只有公私双方都认可或者满意的利益分配方案,才能保障合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和PPP项目的成功建设。针对水利扶贫项目公司的股权构架特点,在利益分配时,政府投入的扶贫财政资金不参与利益分配;扶贫单位先期少分配或不分配,后期按股权比例分配;以农民以自己投入的土地、专业技术和生产资料等要素进行利益分配。扶贫项目公司在实际的利益分配中可根据利益分配的投入、风险与收益对称,互惠互利等原则并结合水利扶贫项目的特点进行合理分配[9]。
3 “互联网+”助力PPP模式的水利精准扶贫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互联网+”的概念后,“互联网+”顺势成为时下最热的概念之一,“互联网+”的劲风瞬间席卷了各个传统行业[10]。水利扶贫可抢抓这一时代先机,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扶贫方式,利用“互联网+”助力水利扶贫。PPP模式的水利精准扶贫可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的远程观光、网上采购等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农产品的网上推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减少产品的交易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在产品的销售阶段实现精准扶贫。PPP模式的水利扶贫可利用“互联网+”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流通全过程中,应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市场对接,利用“互联网+”助力PPP模式的水利精准扶贫。
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农田水利精准扶贫时,扶贫单位负责开发电子交易平台,开发体验式APP,帮助农民体验网上交易整个过程,并负责市场的推广。经过扶贫项目公司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可由农民自行参与物流配送,不仅给农民提供了工作机会,还省去大量运输资金。“互联网+”模式可以实现远程观光、农产品网上采购等活动,农民还可通过“互联网+”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实时监控,农民不用去现场就可以观测到自己的农场以及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对于农民来说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减少开支。对于消费者来说,“互联网+”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采购平台,“互联网+”更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应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农田水利精准扶贫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利用“互联网+”构建大数据平台。“互联网+”时代,应探索大数据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建立精准扶贫的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实施精细管理、动态监测[11]。“互联网+”时代可利用大数据帮助水利精准扶贫,通过互联网了解“贫困家底”,电脑录入“扶贫信息系统”,建立扶贫信息大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对困难户家庭的收入状况实行动态监测,用信息化全程管理水利扶贫工作。实现水利扶贫的精细化管理。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判别数据是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支撑。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提炼数据中存在的有用信息。深入分析扶贫信息及政策,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②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扶贫。“电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12]。电商扶贫促进贫困人群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开展创新与创业,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13],开展电商农业扶贫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农田水利扶贫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给农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和市场,可以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农民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产品打造适合自己的销售平台,广大贫苦农民可以白手起家开网店,通过“互联网+”销售渠道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产品的展示、销售、运输等一条龙的买卖,这样的销售方式减少了中间的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可以更好的实现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市场上去的问题。
在实施水利精准扶贫时,利用PPP模式建设扶贫项目公司,由扶贫项目公司统一管理政府的扶持资金和农民的土地、资金、专业技术,通过项目公司盈利分红的方式给农民分红,增加农民收入。由扶贫项目公司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流入市场,减少农产品的流转流程,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增加收入。PPP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水利精准扶贫可以帮助广大农民更快地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4 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PPP模式和“互联网+”模式来进行水利精准扶贫。PPP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国家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创新,被广泛运用,然而把PPP模式运用到水利精准扶贫是一种发展趋势。“互联网+”则是对于现有行业信息化的继承,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规模化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现代农业为“互联网+”的生存提供空间, “互联网+”模式则使现代农业发展的更加多彩。“PPP+互联网+”模式的水利精准扶贫是在农田水利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中提出,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而且可以为其他领域的精准扶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公衍勇.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03):75-78.
[2]刘智超,孙辉.浅议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J].中国水利,2015,23:36-38.
[3]王浩宇.水利扶贫取得显著成效[N].中国水利报,2014-10-16001.
[4]谢维,李淼,余增鑫. “十二五”期间水利扶贫工作回顾与新时期水利扶贫工作思考[J].中国水利,2015,23:8-10.
[5]水利部.水利部2016年水利扶贫开发工作方案[EB/OL].[2016-03-07]http:///slzx/slyw/201603/t20160307_
735163.html.
[6]张丹.重庆开县水利扶贫攻坚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水利,2015,23:39-42.
[7]贾康.利用PPP模式助力精准扶贫[J].支点,2016(04):20.
[8]污水处理PPP项目打包招商模式[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5,
11:83-84.
[9]胡丽,张卫国,叶晓甦.基于SHAPELY修正的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149-154.
[10]代成斌,黄玉珊.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J].世界电信,2015(05):63-65,69.
[11]曹普华. “互联网+”时代扶贫怎么更精准[J].西部大开发,2016(Z1):130-134.
[12]陈文浩.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2016(09):70-71.
[13]洪勇.电商扶贫:农村扶贫新路径[J].今日中国,2016(02):62-65.
上一篇:水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