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问题
[摘要]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建筑业的兴旺,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又激发了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根据企业相关岗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培养目标,构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及相应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工程管理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关于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我校(武汉工程大学)将工程管理专业归口为城市建设与规划学院,并于2000年开始按新专业目录招生。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与房地产开发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业务要求
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就业市场出现过剩和稀缺的怪象,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用人要求高,特别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大量毕业生被企业拒之门外。二是企业的用人标准越来越高,侧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际业务能力。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人才培养上改变思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在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电力建设单位、投资与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相关工作或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管理人才。
(二)基本业务要求
从社会发展与人才使用来看,工程领域推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便于提高工程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和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基本业务强调“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要求”,便于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和实践中与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训练相结合。
因此,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业务要求体现在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目前,国内已有约200多所高校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其中有近十所高校通过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据统计,这些高校已为社会输送近5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多数已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面对国际竞争压力,这就对我国工程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培养模式单一,培养人才的手段落后
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以教师授课为主,辅之少量的教学实践环节(如实习和毕业设计) ,工程管理学生实践训练明显不足。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以这种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满足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势必很难胜任工作,急需加以改进和调整。
(二)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很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
很多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不清楚该专业是应侧重工程教育,还是应侧重管理知识教育,因此各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归属院系不同,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差别,如在清华大学中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技术类的专业课占19.69%,但在天津大学占22. 61%,同济大学为18.86%,重庆大学为31.02%。我校为35.6%。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高校对工程管理专业认识的不统一现象。
(三)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是:一些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连基本的施工图都看不懂,更不要说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了。用人单位的意见直接暴露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一味地让学生只死读书本、死记硬背理论。这样的毕业生一旦奔赴工作岗位,能力势必大打折扣。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学生将来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脱节
建设部自1996年在工程监理领域率先推行注册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以来,到目前为止,仅建设领域的各种注册职业资格有十几种之多,其中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虽然职业资格种类繁多,但考核知识体系有很大的相似性,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有密切的联系。
针对目前工程管理学生实践训练不足,实践能力差等的情况,提出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善于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途径。
三、改革教学,培养应用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应用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总体方案是,树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健康、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成才氛围。按照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鼓励创新和发展个性的原则,优化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搞好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定位。
(一)构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是由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大知识平台作为支撑,专业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三控三管一协调”,即质量控制、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根据就业去向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人才类型。我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多年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目标。普通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决定着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科专业建设的情况是普通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为提高本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实习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革,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总体上来说,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养见表1。
(二)优化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学生培养模式
学习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差等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学工交替的教学模式。采用“3+l”的教学模式,即通过3年完成理论课、基础课和技术平台课教学,用1年时间进行工程管理实践,并完成相应的课题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在“3 +1”人才培养模式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专业课教学中积极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其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邀请具有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经验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人士到学校作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使学生及时获得新知识和新信息;最后,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比重。对1年的校外实践环节,应积极引进一种基于行动的自我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模式,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沿用“九州通”模式,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九州通”模式是九州通药业在我校管理学院采用订单式培养的试点,现以扩大到化工与制药学院及相关学院,由学校根据九州通药业需要的人才素质特征采用有针对性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同时九州通也参与学生培养。学生毕业直接就业于九州通。这样,学生上岗时间短,用人单位也节约了新员工培养成本。对于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完全可以考虑采用订单式培养,这样也符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计划。
(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设计环节,构建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可以是真题真做,也可以是假题真做,可以在校内做,也可以在校外单位做。导师和学生都可以联系校外单位,如政府部门、设计院、各专业公司等,参与他们的实际工作。由他们出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并派项目管理专家指导,形成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制,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具体工作的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工作量和进度控制。这样,等于学生提前进入了社会,提高其适应社会、与人交往的能力。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留在了原单位工作,这给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学校定期聘请用人单位来介绍本专业的就业状况,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以及往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动力。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直接实行定单式培养,即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近期及长远需要来设置或撤消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决定增减课程、修改培养方案。
2.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1)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和考试制度,创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环境。考试方式应结合课程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手段,如采用撰写专题报告、学生专题辩论赛等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改革:变传统的验证式实验为启发式、科研式实验,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型实验,增加自选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高校一方面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另一方面,应把对学生实习质量考察摆在重要地位,通过将实习成绩计入综合考评,细化、量化实习成绩等级评定等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实习的效果。
(4)构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促进创新基地建设。可采取组织工程管理专业论坛、开展与工程管理领域相关的调研和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等方式促进学生创新,并将是否参与创新、是否取得阶段性成果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构筑实践经验丰富、应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要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拓宽专业教育、扩大教育规模,师资力量是关键。因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构筑应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应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年富力强的知名学者、教授,重点引进学历高、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师职业的人才,特别是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与实践水平,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
4.增强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知度
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是适应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巨型和大型项目将越来越多,对工程管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同时,工程管理是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的进行学科拼接,必须注重融合。工程管理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还要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即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同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济学知识,最后利用现代管理方法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
总之,我们将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为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汪文雄,杨钢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12).
[2]刘卫星,屈成忠,冯丽杰.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8,(4).
[3]郑勇强,李海英.加强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时代特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