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诊断和防治伊氏锥虫病的探讨
摘要:为了保证畜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应要注意对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本文探究牛伊氏锥虫病的病因、症状和流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病情进行阐述。
关键词:牛 ;诊断;伊氏锥虫病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24-01
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牛、水牛、马等家畜的血液和造血器官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是一种一旦流行后果将非常严重的牛疫病。本病的传染来源包括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猪、犬、某些野兽及啮齿动物可以成为保虫宿主。
1牛伊氏锥虫病的基本情况
1.1牛伊氏锥虫病的流行特点
牛伊氏锥虫病病发的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相对来说在夏季即6~10月的发生率比较高,而且牛伊氏锥虫病一旦发生,且开始传播感染时,其传播、流行的速度非常之快,病发的牛的病死率相当之高。牛伊氏锥虫病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健牛与病牛之间的血液接触而进行的,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等都可能使牛感染伊氏锥虫。
1.2牛伊氏锥虫病的病因
导致牛伊氏锥虫病的最主要原因是伊氏锥虫寄生在牛的血液和造血器官当中。伊氏锥虫与大多数寄生虫不同,它的抵抗力与其他寄生虫相比非常之高,不容易就会失去活力,比如在其遭遇干燥的环境或受到阳光的照射的情况下很快死亡,除此之外,普通的消毒药物也能很容易的就将伊氏锥虫杀死。而牛伊氏锥虫病病发则是因为伊氏锥虫在侵入牛体之后,在牛体内迅速分裂繁殖,而锥虫在繁殖生长、死亡的过程中又产生大量毒素和有毒物质,锥虫所产生的毒素和有毒物质在牛的血液和组织器官中对相应的造血红细胞和组织器官造成破坏,最终使牛病发。虫体进入牛的体内最常見的情况是牛的饲料被污水、粪便、粪坑、小水塘等所污染,或者牛食用了带有锥虫的杂草。
1.3牛伊氏锥虫病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牛伊氏锥虫病病发会有5~8d的潜伏期,病发的牛在病发时时最明显的症状是会发热,体温可高至44~45℃,再者是眼结膜出现充血现象,流泪,然后逐渐贫血苍白,出现黄疸。随着病程的不断深入,牛伊氏锥虫病病发的病牛会日渐消瘦、行动无力甚至卧地不起,在后期病牛则会出现肿脚病、表皮溃烂,有时还会出现神经症状和神经麻痹,最后因极度消瘦贫血而死亡。
2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1 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
伊氏锥虫在生活过程中宿主产生溶解锥虫的抗体,最后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会导致牛,红细胞数减少而贫血。毒素可引起低血糖症和酸中毒现象。牛对锥虫的易感性初期多数呈带虫状态而不发病。本病发病季节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间有关,主要症状病牛体温升高且数天后又恢复正常。 经一定时间后,病牛逐渐消瘦。 发生水肿时牛皮肤流出黄色或血色液体, 后结成痂皮脱毛;剖检特征:病牛体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 包膜下肝脏肿大, 肾脏多见有出血斑,心脏外膜有点状出血。通常采用血凝反应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法反复冻融及研磨虫渣,即可制备致敏血细胞。采用经15000倍稀释的鞣酸处理后就能得到鞣化血细胞。 之后把血细胞配制成 3%悬液;或者是利用凝集试验方法。将被检血清用生理盐水或专用 PBS 液作倍比稀释, 同时用 4号针头滴加。并且测定排比对照排的凝集滴度高出 2孔以上者判定为阳性。
2.2做好牛伊氏锥虫病防治
2.2.1积极宣传
只有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牛伊氏锥虫疫病的严重性,才能在牛伊氏锥虫病病发时配合政府相关防控部门进行有效的防治。因此,政府应当利用相关新闻媒体使广大养殖户充分意识到应如何进行养殖,保证牛的养殖环境的卫生,避免牛受到虫体的污染和感染。通过宣传还能使养殖户保证定期的消毒处理、喷洒杀虫药以消灭吸血昆虫、事先准备相关药物、对病牛或已死亡的牛的尸体无害化处理,通过宣传能够使养殖户做好这一系列的防治工作,控制牛伊氏锥虫病的进一步传播和疫情的进一步扩大。
2.2.2做好药物预防
牛伊氏锥虫病是一种破坏性非常之大的传染性疾病,如果想要对牛伊氏锥虫病进行防治最重要且最有效的一点就是发挥药物的强大作用。首先必须重视药物预防环节的工作,尽可能地提高药物的注射预防质量。其次养牛户要注意注射环节中的各个细节,从药物的选择、运输、保管存放到药物的注射都应严格遵循相应的程序,保证药物的安全性,确保药物的顺利注射,从而发挥药物对伊氏锥虫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作用,使药物预防成为防治牛伊氏锥虫病的重要一环。
2.2.3制定检疫制度
一是养牛户需要对自己所养殖的牛进行定期的检查,通过运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牛进行采血监测,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已感染伊氏锥虫的病牛并将其转移和隔离,以免造成牛伊氏锥虫病的流行和大规模的爆发。二是卫生部门应对本区进口的牲畜和畜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实行隔离检验制度。只有完善相应的检疫制度,保证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的实现牛伊氏锥虫疫病的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张文宇,王丽. 关于湖滨湖水牛锥虫病的研究――三、锥虫病传播媒介种群及生态初步观察[J]. 江西科学,2010,04:16-29.
上一篇:苗族蛊文化探源及现代反思
下一篇:猪异食癖的病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