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38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蓝光照射组(蓝光组)、单纯常乐康治疗组(常乐康组)和常乐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组(联合组),每组各38例,疗程5~7d。观察各组患儿临床症状变化及血清总胆红素变化。结果 治疗前各组间血清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Tbil均呈下降趋势,治疗5d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间Tbil无统计学差异[(182.45±18.56)vs(183.45±18.65),t=-0.948,P>0.05],而联合组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156.34±14.78)vs(182.45±18.56),(156.34±14.78)vs(183.45±18.65),t值分别为6.324及7.226,均P<0.05]。联合组(3.86±1.33)血清Tbil降至正常所需天数较蓝光组(5.82±1.65)和常乐康组(5.78±1.62)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07及8.924,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4% vs 71.05%,94.74% vs 73.68%,x2=11.586,P=0.021)。结论 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优于单用蓝光照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蓝光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90-0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其主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而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过多积聚,可引起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可以透过生物膜及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胆红素性脑病(即核黄疸)[1]。一旦出现核黄疸,其病死率极高,及时治疗后存活的患儿也大多遗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状。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公认的有效方法[2],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妈咪爱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3]。我院近年来在蓝光照射基础上联合应用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11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4]。排除严重溶血性贫血、达到或超过换血标准及合并颅内感染及胆道闭锁者。其中男59例,女55例;早产儿22例,足月儿92例;日龄2~24d,体重1.6~4.4kg;黄疸出现时间1~13d,平均(7.4±2.6)d;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282~388µmol/L,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114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蓝光照射组(蓝光组)、单纯常乐康治疗组(常乐康组)和常乐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组(联合组),每组各38例。蓝光组男18例,女20例,早产儿7例,足月儿31例,日龄2~23d,体重1.6~4.2kg,黄疸出现时间2~13d,平均(7.2±2.8)d;常乐康组男20例,女18例,早产儿8例,足月儿30例,日龄1~224d,体重1.8~4.3kg,黄疸出现时间1.0~12.5d,平均(7.4±2.3)d;联合组男21例,女17例,早产儿7例,足月儿31例,日龄1~23d,体重1.6~4.4kg;黄疸出现时间1~13d,平均(7.5±2.7)d;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体重、病程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给予营养支持、保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肝等常规治疗措施。蓝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蓝光照射,照射采用双面光疗箱,温度设置在30~32℃,相对湿度55%~65%。患儿的双眼及生殖器用黑布遮盖,调整灯光距患儿20~25cm,确保患儿皮肤均匀受光,每天持续照射8~12h,直至黄疸消退。常乐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商品名:常乐康,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20020015),口服1.0g/次,每日3次,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调匀后喂服,直至黄疸消退。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蓝光照射和常乐康,方法同上,疗程5~7d。记录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
1.3 疗效评价[5]
痊愈:患儿皮肤黏膜黄染消退,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有效:皮肤黄染部分消退,临床症状较前好转,血清总胆红素较前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内;无效:黄染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血清胆红素下降不明显。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用()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U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Tbil变化比较
治疗前各组间血清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Tbil均呈下降趋势,治疗5d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间Tbil无统计学差异[(182.45±18.56)vs(183.45±18.65),t=-0.948,P>0.05],而联合组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156.34±14.78)vs(182.45±18.56),(156.34±14.78)vs(183.45±18.65),t值分别为6.324及7.226,均P<0.05]。联合组(3.86±1.33)血清Tbil降至正常所需天数较蓝光组(5.82±1.65)和常乐康组(5.78±1.62)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07及8.924,均P<0.05)。具体见表1。
2.2 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4% vs 71.05%,94.74% vs 73.68%,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文献报道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高达住院新生儿的30%~50%[4]。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大部分生理性黄疸可在短时间内消退,而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现时间早、胆红素上升水平高、病情较重,若不及时治疗后果极为严重,尤其是对神经系统损害较大。因此在患儿出生后应及时监测胆红素变化,一旦确诊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肝脏内Y蛋白较少,微粒体内葡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对结核性胆红素的排泄能力低下,导致新生儿摄取、结合及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只有成人的1%~2%[6]。当新生儿血清间接胆红素异常升高时可导致脑损害,即核黄疸,死亡率高达50%~75%。有报道称监测出生后24h胆红素可以提高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及时给予适当治疗[1]。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机制是利用波长为420~460nm的蓝光照射患儿皮肤,促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核性胆红素,结核性胆红素的毒性低,而且水溶性较好,易于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达到治疗目的。而且,蓝光照射方法简单,属于非药物治疗,易于为患儿接受,操作简单,方便、无创[7]。据报道间接蓝光照射与连续照射可获得同样的疗效,且简短照射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连续照射使患儿与父母完全分离,易造成患儿苦恼等,家长也难以接受[2]。本研究中单纯蓝光照射组给予蓝光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治疗5~7d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71.05%(27/38)。
常乐康是一种复方乳酸菌营养剂,富含酪酸梭菌、双歧杆菌等物质,到达肠道后可以迅速进入繁殖期,分解氧化性物质,降低肠道内氧化还原电位,创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胃肠道的正常菌群状态,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促进胆红素排出,从而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目的[8]。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调整菌群,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发挥生理功能;(2)降低肠道pH值,促进胆红素排泄;(3)降低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4)增强肝酶活性,加强对胆红素的摄取和转化功能。本研究中常乐康组经治疗后胆红素较前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73.68(28/38),其效果与单纯蓝光照射无统计学差异。而联合组同时应用了蓝光照射和常乐康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4.74%(3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黄疸消退时间联合组也明显短于另外两组。
综上所述,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优于单用蓝光照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秋月,王竹颖,李颖翠.生后24h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5):463-467.
[2] 龙向京.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8(3):59-60.
[3] 王丹.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70-71.
[4] 吴伟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方法近况[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24-1826.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187.
[6] 赵国庆,高峻.单纯蓝光与蓝光加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4(3):32-33.
[7] 陈素萍.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93例[J].中国药业,2012,21(8):86-87.
[8] 蒙传开.常乐康辅助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137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9,20(6):63-64.
(收稿日期:2013-08-05)
上一篇:给药用水有讲究
下一篇:过敏性紫癜18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