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升降散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口服,1次10 mL,1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1日1剂,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联合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疗效确切。
关键词:加味升降散;复方甘草口服溶液;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035-04
临床上,咳嗽是内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被长期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除呼吸道病毒外,其他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均可能引起感染后咳嗽,其中以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又称为“感冒后咳嗽”。笔者应用加味升降散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与纳入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关于《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修订版)[1]中慢性咳嗽诊断标准及感冒后咳嗽相关描述即感冒症状消失后持续咳嗽时间3~8周,排除由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及胃食管反流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排除肺部结核、炎症、肿瘤及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的感冒后咳嗽综合征。
1.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风邪犯肺证”的定义[2]: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
1.1.3纳入标准①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修订版)诊断标准;②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③年龄18~60岁。
1.1.4排除标准①哮喘、胃食管反流、后鼻漏综合征等引起的咳嗽;②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过敏或有其他过敏性疾病者。
1.2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感冒后咳嗽”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1.2±10.1)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2.1±10.2)岁。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咳嗽严重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3.1对照组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835)1次10 mL,1日3次口服。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药物组成:僵蚕 10 g,蝉蜕6 g,姜黄6 g,大黄3 g,百部10 g,白前10 g,甘草3 g,桔梗10 g(均为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剂)。每日1剂,开水冲服至200 mL,分2次口服。2组均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评价标准
1.4.1咳嗽疗效评价标准[3]痊愈:咳嗽症状消失;显效:咳嗽症状评分减少2分或以上;有效:咳嗽症状评分减少1分;无效:咳嗽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1.4.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积分方法参照卫生部医政司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2]。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不足30%。
1.4.3不良反应的评价记录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并判断这些反应是否与用药有关。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
2结果
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见表2。
3讨论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咳嗽对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1]。长期咳嗽还可导致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和呼吸等系统的并发症[4],且慢性咳嗽的发病率逐步增高,严重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医疗花费,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咳嗽在呼吸科门诊较为常见,病因目前不详,涉及面广,不仅仅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还与其他系统的疾病有关。治疗上对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短期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故本实验选用含有抗组胺药物的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作为对照治疗组。
中医学认为,感冒后咳嗽属于“外感咳嗽病”范畴。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咽喉为其门户,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外感六淫之邪,又以风邪为先导,同时可夹杂寒、热、燥、湿等,未能及时表散,或止咳化痰药杂投、或苦寒清热药盲目使用、或敛肺收涩药误用,致外邪留恋,内伏于肺,肺失宣降,上逆而咳,所以感冒后咳嗽的中医证候特点之一为表邪未尽。《医学心悟》云:“肺为娇脏,攻击之剂,即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风邪易于燥化,病久易于津伤,久咳伤(肺)气,导致风邪羁留体内之风邪伏肺,遇感而发,或触动内风而咳嗽反复,迁延不愈[5]。病久风邪挟燥痰入于肺络,邪郁肺络,宣发肃降不利,因而临证见干咳、久咳、咽痒诸症。肖立成认为本病主要是风邪犯肺,肺气失宣,尽管感冒表证已解,但风邪未尽,肺气宣降失司,故咳嗽迁延不愈[4]。故感冒后咳嗽的病因病机为发病初期过用寒凉中药、宣透不足,或滥用抗生素,致风寒未得彻底透发,余邪未尽,伏留于肺,遏阻肺气,或风寒郁而化热,致肺失宣肃而上逆作咳。故本病病机以风为主。
加减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白前、百部、甘草组成。其中僵蚕、蝉蜕、姜黄、大黄为升降散原方,该方出自《伤寒温疫条辨》。僵蚕《本草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牙痛……一切金疮,疔肿风痔”[6]。其具有明显的化痰散风作用;《本草拾遗》:“蝉蜕,研,一钱匕,井花水服,主哑病”;僵蚕与蝉蜕相配能袪风解痉、散逆浊结滞之痰而宣发肺气。《药性论》大黄,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本草述》:姜黄,试阅方书诸证之主治,如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腹胁肩背及臂痛、痹、疝,虽所投有多寡,然何莫非以气为其所治之的,未有专为治血而用兹味,如《本草》所说也。大黄、姜黄合用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四药两两相伍,一升一降,可使阳升阴降,气机得化,内外通和;百部、白前两味药选自止嗽散,《本草述》:“百部,乃先哲多谓其能治久嗽,损庵所云,治久嗽用以保肺者也。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人,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固为其虚而定有热也,岂浸无区别乎哉!”。陶弘景“白前,出近道。似细辛而大,色白易折。主气嗽方多用之。”百部白前合用,取其解痉、缓急止咳之功;诸药合用,可奏 “疏风清肺、降逆止咳”之功,既无攻伐过当之虞,又有启门逐寇之势,比较切合感冒后咳嗽之病机。
观察结果表明,加味升降散联合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100%,痊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6.
[3]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4]钟南山,赖克方.重视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7.
[5]肖立成.疏风宣肺法治疗感冒后咳嗽110例[J].山西中医,2008,24(10):10.
[6]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