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CT诊断18例回顾分析
【摘要】CT是诊断胰头癌的重要手段。CT诊断胰头癌的关键是掌握病变的病理解剖和CT的直接及间接征象。
【关键词】胰头癌,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507-01
胰头癌是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头癌是胰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胰腺癌的70%。胰头癌的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因临床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早期临床诊断十分困难,而胰腺血供又较丰富,周边淋巴组织 ,易发生转移,预后差,病死率高。影像学的广泛临床应用,尤其是高分辨CT扫描仪的运用, 大提高了胰头癌的早期诊断,提高了肿瘤的手术切除机会,使无病生存率大大提高.本文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CT扫描18例胰头癌的CT影像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8例胰头癌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8~73岁,平均52.4岁。临床表现腹痛15例,黄疸18例,病程12天~8个月,多数在3个月。患者检查前一日常规进行腹腔肠道准备,查前1/2个小时服1~1.5%泛影葡胺(500~1000ml),扫描前再服200~300ml,扫描取仰卧位,平扫肝脏,包括胰腺及其病灶区。层厚、层距均为10mm,增强扫描时从胰腺或胰腺病变区上层,以层厚5mm、层距5mm,向下连续扫描,而后回扫肝脏,必要时作病灶区补扫。造影剂多为欧乃派克100 ml,采用团注法快速静脉注射,速度2.0ml/s,注射60ml后开始扫描。
2结果
18例平扫显示:(1)胰头形态改变:增大(100%),不规则,大小3.8cm×5.2cm~8.5cm×6.6cm,有3例肿块大小测量与手术所见差距较大;伴胰体尾萎缩6例(33.3%)。(2)密度:与正常胰腺比较表现为略低密度者4例(22.2%);等密度者3例(16.7%);11例表现为低密度或低等密度混杂病灶(61.1%)。(3)增强表现:在增强早期能理想地显示胰头相对低密度病灶者15例(83.3%);2例为略低密度(11.1%);1例等密度(5.6%)。(4)胰胆管改变:胆管扩张18例(100%),5例见胰管扩张(27.8%)。(5)周围浸润:周围脂肪模糊消失者8例(44.4%),其中1例与周围淋巴结等融合成较大的肿块,1例显示十二指肠明显受累,见十二指肠降部胰头侧肠壁不规则增厚(该例为服水法),另有2例消瘦无法判断有否周边浸润;有9例与肠系膜上动、静脉等血管关系紧密(50%);6例伴有肝和/或淋巴结转移(33.3%)。
3讨论
3.1 近年来胰头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胰头癌已成为消化系统的第二位恶性肿瘤,在美国占肿瘤病死率的第四位。诊断胰头癌的方法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近几年,随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胰头癌的检出率已大大提高,手术切除机会相应增多。因此,分析胰头癌的影像特征已成为有效防治胰头癌的关键所在。
3.2胰头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胰头的形态和密度改变。本组18例中胰头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其大小范围在3.8cm×5.2cm~8.5cm×6.6cm之间,有6例患者出现胰体尾萎缩。平扫时可表现为略低密度(22.2%)、等密度(16.7%)病灶,出现坏死时可为低密度或低等密度混杂病灶(61.1%)。胰头癌胰周及血管浸润的征象有胰头与周围脏器的脂肪层消失,肿块侵犯周边脏器、血管。本组有44.4%的病例出现胰周脂肪间隙消失,1例可见明显十二指肠侵犯;50%病例可见肿块浸润包绕肠系膜上动静脉等,见血管变细、僵硬、边缘不整等改变,但部分病例(本组3例)由于消瘦,脂肪层显示不清而影响胰头癌周围浸润的判断。胰头癌常常侵犯压迫胆总管下端,引起以上胆总管、胆囊、肝总管、肝内胆管扩张,扩张的胆总管在胰头处突然截断变形,本组18例均有此征象,部分病例胆囊不扩张,胆囊壁增厚,考虑伴有慢性胆囊炎。本组有27.8%的病例伴有胰管的扩张,为光滑的带状扩张或串珠样改变。
3.3 胰头癌的病灶显示:我们常规要求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查前1/2个小时服1~1.5%泛影葡胺(500~1000ml),扫描前再服200~300 ml,本组有3例肿块大小的测量与手术所见差距较大,回顾CT片,有2例与肠道准备不佳,病灶边界无法确定有关,1例肿块与周围淋巴结融合。团注法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是常规CT胰腺检查的最佳方法。我们选择注射造影剂速度为2.0ml/s、注射总量为100 ml,注射60 ml后开始扫描。胰腺为富血管的脏器,增强时强化明显,而胰腺癌多为相对少血管的肿块,平扫时胰腺与胰腺癌密度差较小,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出现坏死时可表现为低密度或低等密度混杂肿块,形态和边界均不清楚,增强早期(动脉期)胰腺即有明显强化而癌组织增强较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则肿块大小、形态和边缘浸润情况可清楚显示,但到了实质期两者密度缩小,肿块显示明显不如前,本组病例多有1~4层在动脉期或实质早期,病灶显示尚好,但有部分病例(19.0%)扫描到达病变区时,已是增强的实质期,病灶显示不理想,结合胰头增大,平扫见略低度灶,仍诊断为胰头癌。因此,对于胰腺的常规CT扫描,仍应强调团注法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4鉴别诊断
4.1与慢性胰腺炎相鉴别:多数慢性胰腺炎在影像表现典型,容易诊断。少数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局限性肿大,特别是位于胰头部的胰腺增大与胰头癌极为相似.后者多表现为胰腺萎缩,钙化发生率较癌者多见,特别是沿胰管走行分布的钙化是慢性胰腺炎的特点。
4.2与急性胰腺炎相鉴别:后者可有暴饮暴食病史或胆道疾病病史,胰腺明显肿胀,密度可不均匀,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实质不均匀轻度强化。胰腺周围如肾前筋膜、侧锥筋膜多增厚,浑浊。实验室检查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有助于鉴别诊断。
4.3与壶腹癌相鉴别:胆总管末端与主胰管末端汇合,在十二指肠壁内形成膨大的Vater壶腹,开口在十二指肠乳头段,该区发生的肿瘤称壶腹癌。病理上以腺癌多见。一般壶腹癌生长速度较慢,肿块不大,但由于所在位置,很快阻塞胆总管和主胰管,所以临床上早期有黄疸。在CT横断面上图像上,十二指肠降部充盈可很好衬托肿块,而胰头可不增大或仅钩突下部轻度隆突。壶腹段梗阻扩张的胆管末环位于胰头钩突部,主胰管显著扩张,胆囊肿大。增强扫描肿块轻度强化,其幅度一般较胰头癌高。但是若肿块较大则很难区分。
综上所述,胰头癌的CT直接征象是胰头大小、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间接征象是胰管、胆管的扩张、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周围血管的改变。 CT仍是目前诊断胰头癌十分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采用团注法薄层动态CT。
参考文献
[1]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4,464.
[2]周康荣,主编.腹部CT.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1993,114.
[3]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1996.5
上一篇: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下一篇:几种常见的生活方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