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道镜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摘要】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应用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硬镜碎石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PTCS硬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47.4±12.3)min、术中出血量(73.7±16.7)ml、切口长度(0.7±0.1)c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7.6±15.9)min、(124.5±21.6)ml、(10.3±1.2)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 随访期间均无一例病情复发。术前, 两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 两组患者AST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S硬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电子胆道镜;疗效;康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27
肝内胆管结石指的是左右肝管汇合以上部位胆管发生的结石, 具有治疗困难、易复发的特点, 严重还可引起化脓性胆管炎等病症, 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临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以取出结石、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矫正狭窄为原则[1]。以往外科手术治疗往往创伤较大, 还易形成腹腔粘连等并发症, 加之患者常合并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等并发症, 对手术的耐受程度降低, 给治疗增加了难度。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 PTCS)技术引入临床以来, 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方面,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尤其是治疗复杂性结石疗效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探讨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了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其中25例患者采用PTCS硬镜碎石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 女9例;年龄47~65岁, 平均年龄(54.62±4.64)岁;平均结石直径(4.17±0.36)mm;其中左肝管19例、右肝管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7例, 女8例;年龄45~66岁, 平均年龄(55.37±3.59)岁;平均结石直径(4.26±0.41)mm;其中左肝管21例、右肝管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并于术中诊断确认;均符合所行取石手术适应证且无相关禁忌证;均对研究知情同意, 并且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以及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胆管远端扩张>5 mm或合并严重胆管狭窄的患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 即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其后行胃肠吻合术或T管引流术[2]。
研究组患者采用PTCS硬镜碎石术治疗, 方法如下:患者经全身麻醉后, 于右侧肋间隙或剑突下入路穿刺, 实施B超定位后, 在其引导下将穿刺针置入胆管内, 充分扩张胆管, 并将鞘管置入以支撑胆管, 采用硬质电子胆道镜自鞘管进入胆管, 并将结石取出, 对肝内外胆管加以反复冲洗, 直至无残余结石且胆管内泥沙样结石冲洗干净为止, 将16F胆管造瘘管于取石后经鞘管置入, 以充分引流, 将引流管缝合并加以固定。
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卧床及禁食, 期间予以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均需注意每日观察胆汁引流情况, 确保引流通畅, 予以B超或经引流管胆道造影检查, 如未见残留结石, 则可拔管出院。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行B超检查, 观察结石是否复发;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肝功能, 比较两组患者AST、ALT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1例发生腹腔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中3例切口感染, 3例胆汁漏, 并发症发生率为24%;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及肝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 随访期间均无一例病情复发。术前, 两组患者AST及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 两组患者AST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因治疗后残留结石率及复发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导致治疗困难, 以往治疗的方法包括T管引流、胃肠吻合、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 此类手术创伤大, 患者康复较慢[3]。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 电子胆道镜引入肝内胆管检查中, 在电子胆道镜直视下, 可观察结石周围病变情况, 且能辨别胆管结石质地、胆管扩张或狭窄情况, 可在检查中直接对可疑部位取病理活检, 为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4]。PTCS取石指的是改良后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及PTCS结合, 入路后经肝脏刺入肝内胆管, 经扩张后置入鞘管, 用胆道镜即可直接观察肝内胆管结石或病变, 术中经超声及C型臂造影透视引导下治疗, 手术创伤小, 術后恢复快, 避免了腹部手术可能引发的肠粘连等并发症, 操作可反复进行, 增加了结石取净率, 尤其适合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手术耐受差的患者[5-8]。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47.4±12.3)min、术中出血量(73.7±16.7)ml、切口长度(0.7±0.1)c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7.6±15.9)min、(124.5±21.6)ml、(10.3±1.2)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 随访期间均无一例病情复发。术后6个月, 两组患者AST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PTCS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出血量减少, 切口小, 并发症发生率低, 且术后6个月随访ALT、AST指标水平低于实施常规治疗的患者, 提示PTCS手术恢复肝胆生理功能效果更佳, 且达到了微创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PTCS硬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但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多个科室协作手术, 操作较为复杂, 具有一定技术含量, 因此临床还需不断加大该手术技术培训力度, 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平, 陈小伍. 经皮肝穿刺一期硬镜碎石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3(8):1063-1066.
[2]方驰华, 刘文瑛, 范应方, 等.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经硬镜靶向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 中华外科杂志, 2014, 52(2):117-121.
[3]郑明康, 高华国, 肖功亮. 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9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14):107-110.
[4]褚延魁, 王胜智, 刘育蕾, 等. 伴肝硬化胆囊结石(息肉)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疗效评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3(8):1129-1131.
[5]黄海仪, 马瑞红, 乔铁, 等. 硬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的作用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23):95-98.
[6]蒋小峰, 张大伟, 卢海武, 等. 经皮经肝胆道镜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94例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37(8):896-899.
[7]吴桂林, 刘兴木, 何超, 等. 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8例临床分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 17(5):520-522.
[8]杨国春, 陈洪刚, 刘其飞, 等.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8):987-991.
[收稿日期:2018-10-26]
上一篇:烦人的三块小石头
下一篇:最凶险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