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
【摘要】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急症,主要的发病人群为早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从相关数据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发病率在2%~5%,足月产儿的病死率约占5%。本文主要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7-0152-0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作为一种获得性疾病,在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较为常见,严重威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呕吐、便血等,严重的患儿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腹部X线检查通常以肠壁囊样积气为主,死亡率达10%~50%。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没有解决死亡率高的问题[1-2]。现在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发病原因分析
1.1 肠道感染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因素就是感染,肠道细菌最为常见的就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能够通过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脂多糖对肠道起到直接性作用,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反应,激活更多血小板活化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细胞炎症因子,,对肠壁造成了持续性损害[3]。内毒素多糖脂能够增加患儿体内信号肽分子的活性,增高肠道细胞的黏附性,对肠道上皮重建功能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对上皮细胞的修复造成的。
1.2 早产和喂养不当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多为早产儿,主要是因为早产儿的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肠蠕动较弱,肠内的食物容易出现滞留,加上肠道对于细菌和分子的通透性较高,为细菌侵入到肠壁繁殖提供了条件;在新生儿喂养过程中,若出现渗透浓度太高和增量太快等不合理喂养时,均容易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5]。食物在喂养时的渗透浓度在400 mmol/L以上,均会损伤到新生儿黏膜,若新生儿消化酶活性较低,加上喂养量过快、过大,均会引起乳糖和蛋白消化吸收不全,增加了肠道留滞物,促进了细胞生长。
1.3 肠壁缺氧、缺血和再灌注损伤
新生儿在出生时,若出现缺氧、窒息、酸中毒、低血压等,容易造成机体出现防御反射性的血流重分配,减少了肠系膜的血流量。对肠血流灌注量进行升结,增加了肠壁出血发生率,严重损伤肠黏膜屏障。经过治疗,会改善患儿的肠壁灌注,但是也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增加了继发再灌注损伤,使得肠道的屏障作用进一步降低。此外,贫血也会增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输注去白红细胞容易增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风险[6]。
2 发病的促炎因子及其信号途径分析
2.1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活化的巨噬细胞还有其它的炎症细胞之间因为合成还有分泌而产生的其中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就是TNF-α,能够和TNF受体结合并产生多种反应。有多项临床研究显示TNF-α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肠道炎症损伤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参与作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血清中TNF-α指数有明显上升,而在动物模型中注入细菌脂多糖以及TNF-α时可见动物出现肠坏死,另外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也会由此产生,该因子也是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发挥重要参与作用的炎症介导因子[7-8]。在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之后TNF-α会导致新生儿体内线粒体功能的失调且促进线粒体的凋亡反应。对TNF-α可以使用己酮可可碱进行抑制,该药物能够使得肠坏死程度得到抑制,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TNF-α起着参与作用,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在肠道损伤过程中有重要地位。对TNF-α进行拮抗,可以使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损伤程度降低。
2.2 PAF
PAF是指由大多数的细胞还有组织产生的一种磷脂炎症介导因子,该因子可以导致人体上皮细胞受到损伤甚至凋亡,促使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收缩并使得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有相关研究显示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当中PAF是起到了核心的参与作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当中循环还有肠腔的PAF水平出现了局部升高的情况,而血浆当中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化水解酶此类专门负责对产生PAF抑制作用的因子,指数水平却有所下降。配方奶里面加入PAF-AH能够使得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概率大幅度下降,这个临床结果显示了PAF-AH能够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现的过程中有明显的保护效果。早产儿本身缺乏内源性PAF-AH,这也是导致其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
2.3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的出现,需要促炎和抗炎两者之间信号失去平衡,要避免炎症反应出现需要让肠稳态环境能够维持正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现的时候会有大量的促炎因子数值出现升高,最为典型的诸如巨噬细胞、一氧化碳、氧自由基以及IL-6等,这些促炎因子是人体中较为重要的炎症介导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10]。但是也有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血清当中除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之外,抗炎因子诸如IL-1以及IL-10受体拮抗物的水平数值也有所提升。除此之外肠道上皮细胞自身所分泌出来的保护性细胞因子诸如IL-11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进入急性期的时候,数值也呈现了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能够使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11-12]。
3 临床诊断
早期诊断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成活率,对于其远期预后具有良好的改善力。但是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体征、以及放射学改变等多表现为特异性,增加了其早期诊断的难度[12-1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片、超声检查,X线检查主要应用于肠壁间积气、门静脉积气等病情严重的患儿。随着医疗技术和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能够通过对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速度和比值,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进行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分期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14]。
4 治疗
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应对方式,当前主要是在预防措施方面,而其中合理喂养作用非常重要[15-16]。首先建议的是推广母乳喂养的意识,在母乳中存在着诸如表皮生长因子等对肠上皮细胞有着保护效果的高水平活性因子,喂养新生儿初乳能够使得肠道成熟时间更快,提高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对抗能力。而早期喂养也有明显益处,在稳定且风险较低的早产儿当中应该从其出生之后的第1天便开始喂养。就算是高危的早产儿也尽量要在出生之后的第1天便开始进行喂养,主要是因为早期喂养不但安全性较高且还能够使得早产相关疾病的发病概率得以下降[17]。
对于本身存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对其应用左型精氨酸有着一定的临床防范效果。肠内应用碱性磷酸酶,能够有效的抑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程进展。除此之外,奥美拉唑还有维生素E都能够使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程度有所缓解,动物实验中,对新生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鼠应用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1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剖腹手术治疗和腹腔引流治疗,针对低体重患儿、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及合并穿孔患儿,可以给予腹膜引流治疗[19]。相关文献报道,在存活的患儿中,不需要进行剖腹手术治疗的患儿占64%,合并腹膜炎、气腹等病情严重患儿,先给予腹腔引流治疗,存活率达82%,腹腔引流虽然能够提高存活率,但预后较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明确手术指征,对显微镜剖腹手术进行严格观察,根据患儿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等,对胃肠道喂养的时间进行确定。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面临的一个挑战,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呕吐、便血等,严重的患儿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腹部X线检查通常以肠壁囊样积气为主,死亡率达10%~50%。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没有解决死亡率高的问题。从患儿的发病机制出发,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进行进一步了解认识,通过早期的临床诊断,找出预防和治疗对策,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死亡率及发病率[20]。预防性使用罗伊乳杆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为日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的预防做基础,为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提高更为有效地新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婉娴.12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杨蕾,张冰,刘朝阳.4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24(3):27-28.
[3] Balázs Nagy.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ulipristal acetate tablet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symptoms of uterine fibroids.[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 ology,2014,12(3):229.
[4] Jamie D C.Ulipristal acetate[J].Drugs,2012,72(8):114.
[5]范跃,黄良富,李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6例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21(5):69-70.
[6]陈锦金.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22(7):84-85.
[7]冯奇科,熊天德.3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学诊断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4):172.
[8]党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5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2):173-174.
[9] Froeling V.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to treat uterine adenomyosis with or without uterine leiomyomata:results of symptom control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40 months after treatment.[J].Cardio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2,47(3):1053-1059.
[10] Tristan M.Mifepristone for uterine fibroids[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line),2012,8(6):97-99.
[11]陈丹,黄西林,李小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18(5):563-567.
[12]姜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1,15(17):121-122.
[13]李德渊,李晋辉,母得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1,16(5):103-104.
[14] Kohi M P.A pilot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MR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for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J].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4,25(3):23-25.
[15] Cheng-Chiu Huang.Lhx1 is required in Müllerian duct epithelium for uterine development[J].Developmental Biology,2014,8(13):341-342.
[16]张素香,李建军.坏死性结肠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1例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6):114.
[17]廖君左,王城周,柯均,等.进奥曲肽维持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24.
[18]吴海涛,杨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98.
[19]李保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223-225.
[20]林泽军,陈伟霞,吕爱君,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991.
(收稿日期:2014-05-13)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抗生素治腹泻三“宜”三“忌”
下一篇:X线对小儿肠套叠诊断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