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黄石市的农业技术人员和菇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将棉籽壳、玉米芯、豆秆、甘蔗渣、棉纺屑、废棉、米糠、麸皮、玉米秆、高粱秆、稻草、麦草、油菜壳、高粱壳等农业废弃物大量应用于平菇栽培,只要栽培管理科学合理,米糠和麸皮、玉米粉的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20%,即1千克米糠或麸皮、玉米粉可生产出1.2千克平菇,棉籽壳和废棉、棉纺屑的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玉米芯、豆秆、甘蔗渣、玉米秆、高粱秆、稻草、麦草、油菜壳、高粱壳、莲子壳的生物转化率可达到70%,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平菇培养料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促进了平菇产业的发展。
一、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主要有五大系列,即棉籽壳系列、玉米芯粉系列、稻草粉系列、豆秆粉系列、甘蔗渣系列等,在培养料配制时都必须再加入0.1%~0.2%的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作为杀菌剂。
1. 棉籽壳系列配方
棉籽壳(包括废棉、棉纺屑)为黄石市平菇栽培用量最大的主料,既可用于平菇栽培,又可用于平菇制备栽培种;既可采用生料栽培,又可采用熟料和发酵料栽培;使用前须暴晒1~2天。其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主要有以下8种:
①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100%。
②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91.7%,麦麸(或米糠、玉米粉)5%,尿素0.3%,石膏粉1%,生石灰粉2%。
③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96%,石膏粉2%,生石灰粉2%。
④棉籽壳48%,废棉(或棉纺屑)48%,石膏粉2%,生石灰粉2%。
⑤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99%,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0.5%,生石灰粉0.5 %。
⑥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98.5%,过磷酸钙0.5%,石膏粉1%。
⑦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78%,麦麸(或米糠、玉米粉)20%,蔗糖1%,石膏粉1%。
⑧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48%,稻草(或麦草、玉米秆、高粱稈、油菜壳)粉50%,碳酸钙2%。
2. 玉米芯粉系列配方
玉米芯粉为黄石市平菇栽培用量仅次于棉籽壳的主料,既可用于平菇栽培,又可用于平菇制备栽培种。生产上一般采用熟料和发酵料,使用前须暴晒4~5天再粉碎,拌料前须先用清水浸泡10~15小时,捞起沥干水方可拌入辅料。其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主要有以下7种:
①玉米芯粉100%。
②玉米芯粉94%, 硝酸磷肥3%, 生石灰粉3%。
③玉米芯粉69.7%,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20%,麦麸(或米糠、玉米粉)5%,尿素0.3%,石膏粉2%,生石灰粉3%。
④玉米芯粉81%,麦麸(或米糠、玉米粉)10%,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3%,石膏2%,生石灰粉4%。
⑤玉米芯粉92.5%,钙镁磷肥4%,尿素0.5%,生石灰粉3%。
⑥玉米芯粉85.5%,麦麸(或米糠、玉米粉)10%,过磷酸钙1%,尿素0.5%,生石灰粉3%。
⑦玉米芯粉97.9%,过磷酸钙1%,尿素0.1%,石膏粉1%。
3. 稻草粉系列配方
稻草(包括麦草、玉米秆、高粱秆、油菜壳、高粱壳、莲子壳)为黄石市平菇栽培来源最广泛的主料,但仅用于平菇栽培,而不用于平菇制种。生产一般采用熟料和发酵料栽培,稻草、麦草、油菜壳、高粱壳、莲子壳使用前须暴晒3~4天,玉米秆、高粱秆使用前须暴晒6~7天,再压扁、粉碎,稻草、麦草、玉米秆、高粱秆在压扁、粉碎前还须切短;拌料前须用1%~2%的生石灰水浸泡20~30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方可拌入其他辅料。其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主要有如下3种:
①稻草(或麦草、玉米秆、高粱秆、油菜壳、高粱壳、莲子壳)粉100%。
②稻草(或麦草、玉米秆、高粱秆、油菜壳、高粱壳、莲子壳)粉68%,豆秆粉30.5%,过磷酸钙1%,尿素0.5%。
③稻草(或麦草、玉米秆、高粱秆、油菜壳、高粱壳、莲子壳)粉58%,玉米芯粉40.5%,过磷酸钙1%,尿素0.5%。
4. 豆秆粉系列配方
豆秆为黄石市平菇栽培来源较广泛的主料,但仅用于平菇栽培,而不用于平菇制种。生产一般采用熟料和发酵料栽培,使用前须暴晒3~4天,再切短、压扁、粉碎;拌料前须用1%~2%的生石灰水浸泡20~30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方可拌入其他辅料。其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豆秆粉88.2%,麦麸(或米糠、玉米粉)5%,过磷酸钙1.5%,尿素0.3%,石膏粉2%,生石灰粉3%。
②豆秆粉75%,棉籽壳(或废棉、棉纺屑)15%,麦麸(或米糠、玉米粉)5%,石膏粉2%,生石灰粉3%。
5. 甘蔗渣系列配方
甘蔗渣为黄石市平菇栽培经常应用的主料,但仅用于平菇栽培,而不用于平菇制种。生产一般采用熟料和发酵料栽培,使用前须暴晒6~7天,再切短、压扁、粉碎;拌料前须用1%~2%的生石灰水浸泡20~30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方可拌入其他辅料。其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主要有以下3种:
①甘蔗渣84.7%,麦麸(或米糠、玉米粉)10%,尿素0.3%,石膏粉2%,生石灰粉3%。
②甘蔗渣80%,麦麸(或米糠、玉米粉)15%,过磷酸钙1%,石膏粉1%,生石灰粉3%。
③甘蔗渣65%,麦麸(或米糠、玉米粉)15%,阔叶树锯木屑15%,石膏粉2%,生石灰粉3%。
二、培养料的常用配制技术
1. 生料配制技术
生料配制时,培养料不经过高温灭菌,不经过发酵处理,在自然条件下,直接给培养料的主料和辅料及杀菌剂加入干净卫生清水充分搅拌均匀,然后装袋或铺料即可接种。配制好的培养料pH值最好在7.5~8.5;培养料的含水量最好在60%~68%,即用手捏培养料,手指缝间有水而不滴为宜,包括部分主料浸泡时所吸收水量在内,一般每配制100千克培养料需干净卫生清水120~150升。但只有晚秋和冬季棉籽壳、废棉、棉纺屑3种作为培养料的主料,用于平菇栽培时适用于生料配制技术。生料配制要求主料和辅料新鲜、干燥、无虫蛀、无杂菌、无霉变、无结块。
2. 熟料配制技术
熟料配制时,给培养料的主料和辅料及杀菌剂加入干净卫生清水充分搅拌均匀,使配制好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68%(判断方法同上文),包括部分主料浸泡时所吸收水量在内,一般每配制100千克培养料需干净卫生清水120~150升。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长40~50厘米、宽17~25厘米、厚0.03毫米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筒。然后进行常压蒸汽高温灭菌,培养料灭菌期间要保持100℃以上料温连续12小时以上,中间不得降低料温,使培养料灭菌彻底,高温灭菌完毕并冷却后即可接种。熟料配制技术一般适用于高温季节和病虫害高发区。
3. 发酵料配制技术
发酵料配制技术是黄石市大面积栽培平菇最常用的培养料配制技术,此技术是依据巴斯德消毒原理,在保持培养料堆良好通气的条件下,促使培养料堆内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生物热,使培养料的温度升至60~70℃,以杀死绝大部分害虫和杂菌,并分解大分子物质,改良培养料的理化性状,使培养料的营养物质更有利于平菇菌丝吸收利用。
①培养料混合与建堆。选择避风遮阳、地面平坦的水泥地面,先按配方给培养料的主料和辅料及杀菌剂加入干净卫生清水充分搅拌均匀,使配制好的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0%~68%(判断方法同上文)。再建成底部宽1.3~1.5米、顶部宽0.8~1.2米、高0.8~1.2米、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每堆培养料冬季不少于500千克,夏季不少于300千克;如果每堆培养料用量过少,发酵时料温就难以升高,起不到发酵的效果。堆料时不要压紧压实,只需在表面稍加拍平后,用直径5~6厘米的木棒,前后左右每隔30 厘米自上而下打一个透气孔,透气孔要均匀分布,以改善培养料堆的透气性;在培养料堆内插上温度计,接着在培养料堆顶部覆盖草帘或麻袋等保温透气物;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培养料堆要用塑料薄膜覆盖,注意雨后一定要及时揭开薄膜,晴天和阴天不可覆盖塑料薄膜,以控制发生厌氧发酵。
②翻堆。培养料建堆后,由于培养料堆内中高温型好气性菌类活动产生代谢热,培养料堆的温度会逐渐升高,高温季节约需24小时、低温季节约需48小时,培养料堆顶部以下20厘米处的温度就会升到65℃以上,当保持65℃以上24小時即可进行翻堆。
翻堆后按照原来的标准重新建堆,稍加拍平后打孔、覆盖,以继续发酵。重新建堆后,培养料堆中氧气充足,微生物活动旺盛,当培养料堆顶部以下20厘米处的温度达到65℃以上保持24小时,进行第二次翻堆,以后还要如此反复翻堆、建堆1~3次,棉籽壳、废棉、棉纺屑系列配方的培养料共需翻堆、建堆3~4次,其他系列配方的培养料共需翻堆、建堆4~5次。翻堆时常常发现堆底中心原料颜色变浅、发酸,这是底部通气不良、厌氧发酵的结果,培养料重新建堆时,加强通气即可消除;翻堆时如果发现培养料中出现大量白色粗壮线状菌丝,这不是杂菌,而是嗜热放线菌,是堆料温度较高和水分偏干所引起的反应,不必担心。一般情况下,棉籽壳、废棉、棉纺屑系列配方的培养料的发酵需5~7 天,其他系列配方的培养料的发酵需7~9天;如果温度较低时,发酵所需时间则适当延长。
③发酵料标准。发酵好的培养料松散、有弹性、无异味、稍带褐色、含水量在60%~68%、不发黏、质感好,培养料堆上有适皱的白色放线菌菌丝。
④发酵注意事项。a.培养料堆顶部以下20厘米处的温度达到65℃以上并维持24 小时以上才能翻堆,以杀死有害的细菌、霉菌和害虫的卵、幼虫。b.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料堆内温度分布规律是表面一薄层受外界影响较大,温度偏低;中部绝大部分培养料温度较高,发酵较快;底部透气不良,温度较低,发酵较差:所以,在翻堆时必须做到上下内外均匀。c.根据发酵过程中培养料堆内温度分布规律,每次投料量较大时,第三或第四次翻堆后,可结合翻堆取出中部发酵好的培养料,先行装袋或铺料进行平菇接种栽培,表层和底层的培养料翻堆均匀后继续建堆发酵。d.培养料接种前,如果发现堆料水分耗失严重,培养料含水量不足60%时,可用pH值7.5~8的生石灰水加以调节,但不可添加生水,以免感染杂菌。
(作者联系地址:戴桂荣 湖北省黄石市磁湖东路2号 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余成思 张 蜜 冯 昭 黄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邮编:435002)